郭夏娟
- 作品数:50 被引量:287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个体行政道德的发展与伦理责任模式被引量:6
- 2003年
- 个体行政道德发展经历三阶段:前道德阶段、习惯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在这三个阶段,行政个体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责任感,不断地协调“私人角色”与“公共角色”之间的关系。行政人员要在公共服务中超越私人情感与利益,形成自律道德与高度责任感,必须在履行行政责任过程中完成结果正义和程序正义这两种责任模式的顺利转换。
- 郭夏娟李劲松
- 关键词:道德责任感
- 性别与城市社区安全:“低阶政治”视域中的女性参与被引量:16
- 2011年
-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运用调查数据,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审视女性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安全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女性参与城市社区安全的历程与中国"社区建设"的历史相一致;女性在城市社区治理权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普通女性成为城市社区安全事务的主要参与者。女性以特有的热情与关怀,长期承担着维护城市社区安全的使命,对地区安全、国家安全乃至全球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也证明,长期生活于"私人家庭"的女性,同样有能力参与公共的安全事务。
- 郭夏娟
- 关键词:性别社区建设
- 从边缘到中心:社会治理中“三位一体”的道德调控
- 2017年
- 在当今的治理转型中,政府单一控制的道德调控正在逐渐失效,强调国家主导道德调控的观点受到多元调控理论的批评。实践中,政府、社会与个人"三位一体"的新型道德调控模式应运而生。基于对浙江省德清县道德调控创新模式的分析,发现与政府主导道德建设的传统模式不同,新型道德调控模式源自民间和社会的自主推动且以社会为中心;其运行机制依赖于社会力量而非政府权力;这种多主体、多途径参与的道德调控对政府治理转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发展,还促进了社会多方协作、政府和公民新型关系的形成。
- 郭夏娟杨麒君
-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中心
- “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两种正义观的伦理基础及其模糊性被引量:6
- 2011年
- 在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与罗尔斯"正义论"两种立场迥异的分配正义观中,两个社会群体分别成为各自伦理判断的基础,即"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然而,两者都未能确定无疑地界定谁是真正的"最大多数人"或"最少受惠者",导致两种分配伦理原则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功利主义用"最大多数人"替代"全体人",致使其界定的"最大幸福"含义模糊不清,据此,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很难准确判断特定的受惠对象,最终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换取"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罗尔斯则将正义原则建立在"最少受惠者"利益基础之上,克服了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不确定性,以收入指标确定"最少受惠者"地位,但对个人标准的表述却又过于具体与特殊,以至于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标准,同样给决策者以模棱两可的信息。由于两种正义观的理论矛盾并非通过其自身的理论修正可以克服,因而需要在冲突中相互吸收与融合才能得以消解。
- 郭夏娟
- 关键词:分配正义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
- 对行政监督体系的道德思考被引量:1
- 1997年
- 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体制没有产生理想的监督效果,主要表现在现有的监督机制运行不畅。这和监督体系中缺少道德监督机制有关。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没有道德监督机构,因而道德监督对政府行政人员道德行为的调节无法起到实质性作用。行政监督因缺乏行为主体的内在驱动力而导致监督效率不高。有效的监督体系应是外监系统、内监系统和道德监督系统三者的有机结合。所以,有必要在现有监督体制中建立相对独立的道德监督机构,强化道德监督的内在机制,把完善监督体制与确立行政道德监督机制视为一体两面的同一过程,从制度保证到舆论监督,由外而内地完善行政监督体系。
- 郭夏娟
- 关键词:行政监督
-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道德调控——来自杭州市德加社区的实践被引量:2
- 2005年
- 我国城市的现代社区作为一种共同体形式,有别于传统的单位型和熟人型社区,传统的道德调控手段与方法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德加社区通过现代化的网络途径,运用网络民主协商、道德模拟法庭等形式进行道德评判,克服了现代社区道德信息难以传递的困境,成功地将现代网络手段与传统道德评判结合起来,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来自德加社区的道德实践见证了道德调控在现代社区治理中的有效性。
- 郭夏娟吴理俊
- 关键词:城市道德调控
- 女性赋权何以可能?——参与式性别预算的创新路径被引量:4
- 2015年
- 参与式性别预算对女性赋权是否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以温岭性别预算为例,通过问卷、观察与项目评估,从性别预算过程中女性的平等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以及参与效果三个维度考察女性赋权的过程与成效,发现女性在性别预算审议中的参与促进了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女性参与财政预算审议能力并不低于男性;对项目受益人的性别评估发现,性别预算使得财政资源分配更趋平等合理。因此,参与式性别预算因其平等的制度设计、鼓励女性参与和自由的表达机制,为女性赋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 郭夏娟
- 腐败容忍度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比较的视角被引量:22
- 2013年
- 当前我国大陆公众的腐败容忍度究竟如何,通过对高校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公职人员为主)的问卷调查发现:一,在校学生与在职人员的腐败容忍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二,人们对政府腐败更不能容忍,其具体的容忍值可划分为三个等级:较低容忍腐败(y<3)主要是危害公众安全和官员私生活混乱的腐败;中度容忍腐败(34)主要是集体性腐败和被动型腐败。三,低腐败容忍度并未带来高反腐积极性,人们对腐败的关注度较高,但总体参与度较低,且反腐意愿不受教育程度影响。四,收入水平和利益相关度直接影响人们的腐败容忍度,个人收入越高,腐败容忍度越高;而利益相关度与腐败容忍度呈正相关。
- 郭夏娟张姗姗
- 参与式性别预算:温岭的“嵌入式”发展模式被引量:5
- 2015年
- 在国际社会普遍将性别意识纳入主流政策的背景下,中国顺应国际趋势,于2005年引入性别预算,至今已有十年的实践。浙江温岭的"参与式性别预算"是其参与式预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独创性体现在从制度上保障女性在财政预算中的平等参与,通过预算促进公共资源在两性之间的公正分配。温岭模式包括多元主体参与、多种途径并用监督与评估政府预算项目的实施成效,这种创新途径与当今国际社会的性别预算具有一致性。
- 郭夏娟
- 关键词:参与式预算女性参与性别平等
-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学方法论
- 2004年
- 女性主义介入国际政治学领域首先面对的是极具统治性的传统政治理论,这意味着,只有破除传统国际政治学划定的学科界限,解除诸多理论建构的前提条件,才能获得属于女性的学术领地.由于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上,全然无视女性的存在,以至于只有转换视角,从方法论上重新审视其合理性,通过女性主义的经验论方法、立场论方法和后现代主义方法,革除传统政治视角与方法中的陋习,才有可能找到国际政治理论研究的"女性视角",发掘属于女性的研究领域.
- 郭夏娟
- 关键词:女性主义国际政治学经验论霸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