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晶晶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大叶
  • 1篇丹皮
  • 1篇丹皮酚
  • 1篇正丁醇
  • 1篇正丁醇部位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酰胺
  • 1篇酰胺类化合物
  • 1篇落花生
  • 1篇类化合物
  • 1篇胡椒
  • 1篇胡椒属
  • 1篇花生
  • 1篇化合物
  • 1篇黄酮
  • 1篇挥发性

机构

  • 4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4篇何晶晶
  • 3篇钱伏刚
  • 3篇解静
  • 1篇靳涛
  • 1篇邵衣慈
  • 1篇宋钟娟
  • 1篇韩竹箴
  • 1篇吴飞
  • 1篇王国华
  • 1篇钱程

传媒

  • 2篇中草药
  • 1篇中成药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落花生枝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落花生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落花生枝叶水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本实验主要研究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的4个降倍半萜类化合物:落花生苷A(arachiside A,Ⅰ)、狗筋蔓内酯(cucubalactone,Ⅱ)、长春花苷(roseoside,Ⅲ)、柑橘苷A(citroside A,Ⅳ)。结论化合物Ⅰ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落花生苷A(arachiside A),化合物Ⅱ~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何晶晶解静韩竹箴邵衣慈钱伏刚
天然丹皮酚与合成丹皮酚的鉴别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天然丹皮酚与合成丹皮酚的鉴别方法。方法:以3种不同产地天然丹皮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天然丹皮酚。以间苯二酚为原料,分别经过乙酸乙酰化和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得到合成丹皮酚,以水蒸汽蒸馏法进行纯化。采用HPLC法、薄层色谱(TLC)、气相-质谱法(GC-MS)对天然丹皮酚与合成丹皮酚进行鉴别。结果:天然丹皮酚与合成丹皮酚的HPLC色谱图中,杂质的出峰时间有明显差别;在TLC谱图中合成丹皮酚有杂质斑点;在GC-MS谱图中合成丹皮酚有杂质峰(2,4-二甲氧基苯乙酮)。以上3种方法均能鉴别天然丹皮酚与合成丹皮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可用于鉴别天然丹皮酚与合成丹皮酚。
钱程何晶晶吴飞宋钟娟
关键词:丹皮酚质谱法
大叶蒟叶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大叶蒟Piper laetispicum叶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叶蒟的叶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E,4E)-N-isobu-tyl-11-phenylundecadienamide(Ⅰ)、(2E,4E)-N-isobutyl-15-phenylpentadecadienamide(Ⅱ)、大叶蒟素(lae-tispicine,Ⅲ)、(2E,4E)-N-isobutyl-7-(3′,4′-methylene-dioxyphenyl)heptadienamide(Ⅳ)、短穗胡椒酰胺A(brach-ystamide A,Ⅴ)、dihydropipercide(Ⅵ)、粗梗胡椒酰胺A[(pipermacramide A,2E,4E)-N-isobutyleicosadienamide,Ⅶ]、(+)-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Ⅷ]、d-芝麻素(d-sesamin,Ⅸ)、胡椒醇(piperitol,Ⅹ)、牡荆苷(vitexin,Ⅺ)、vitexin-2″-O-β-D-glucoside(ⅩⅡ)、N-p-coumaroyltyramine(ⅩⅢ)、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ⅩⅣ)、豆甾醇(stigmas-terol,ⅩⅤ)、正三十二醇(1-dotriacontanol,ⅩⅥ)。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获得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Ⅴ、Ⅵ、Ⅷ为首次从大叶蒟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Ⅺ、ⅩⅡ和ⅩⅥ为首次从胡椒属中分离得到。
解静靳涛何晶晶钱伏刚
关键词:胡椒属酰胺类化合物黄酮
落花生茎叶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何晶晶解静王国华钱伏刚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GC-M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