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
-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起旅游团聚集性腹泻疫情回顾性队列流行病学调查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一起旅游团聚集性腹泻疫情的致病因素,提出旅游团聚集性疫情的防控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开展个案访谈,采集有关生物标本和样品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相关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本起疫情的罹患率43.4%(23/53),临床症状以腹泻(95.6%)、腹痛(60.9%)、呕吐(56.5%)为主。发病时间集中在8月20日0~1时之间,平均潜伏期为6.5 h。采集12份样品和4份生物标本,其中1份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某美食城19日晚餐提供的套餐是可疑危险食物[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2.84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32~6.562]。结论该起旅游团聚集性腹泻符合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特点。可疑食物是8月19日晚餐时在某美食城食用的套餐,致病因素可能与食物交叉污染、室温下放置较长时间导致细菌增殖有关。
- 苏彦萍江南周景林高静王双王艳春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回顾性队列研究
- 健康教育对北京市通州区348名中小学生预包装营养标签认知行为的效果评估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城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1月随机选择城区6所中小学校,在一~七年级中整群抽样确定13个班级,通过干预前后比较营养标签认知情况。在学期初开展营养标签摸底问卷调查,在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在学期末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校园健康教育干预使城区中小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由75.86%达到97.08%,行为形成率由44.06%达到57.53%。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学生阅读营养标签最关注的是蛋白质,干预后最关注的是能量。钠的关注率在干预前后的应答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园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营养标签健康教育,学生对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内容关注率及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对科学选择零食,提高健康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 苏彦萍王鹏于德河江南王双高静王艳春刘晓峰
- 关键词:营养标签健康教育
- 2014-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零售散装即食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零售散装即食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开展采样、运输及实验室检测。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食品种类、不同采样环节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结果2014-2018年监测493份散装即食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3.85%(19/49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3.04%(15/49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0.63%(2/317)、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0.39%(1/259)、沙门菌检出率为0.26%(1/386),4种致病菌检出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1,P=0.01)。不同食品种类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50,P=0.401)。结论北京市通州区5类散装即食食品中均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主要高危食品是熟肉制品,主要食源性致病菌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此类高风险的食品应加强监测和监管,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苏彦萍高静江南王双周景林赵凤玲王艳春张国峰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 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血尿酸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血尿酸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青少年高尿酸血症(HUA)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通州区3个城区和3个乡镇的4所中学与4所小学共1 4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体格和血液检查,并对血尿酸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州区中小学生血尿酸水平呈偏态分布,中位值为296.0 mol/L,四分位距为96.0 mol/L,高尿酸血症总检出率为14.83%(220/1 483)。单因素分析显示,中学生、乡镇学生、男生、家庭用餐学生、高三酰甘油学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HDL-C)学生、肥胖学生的血清尿酸水平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U值分别为119 938,229 525,212 043,156 347,42 052,63 375,33.49,P值均<0.05);高年龄段、中学生、乡镇学生、超重或肥胖以及低HDL-C的学生HUA检出率较高(χ2值分别为614.55,73.20,6.16,30.56,14.5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年龄段、男生、低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超重和肥胖均与HUA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通州区中小学生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患病风险和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特征,应加强针对性防控措施。
- 江南王双武昌
- 关键词:尿酸血液化学分析高尿酸血症
- 北京市通州区6~14岁中小学生体质指数对血脂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6~14岁中小学生体质指数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通州区监测哨点的8所中小学校6~14岁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对北京市通州区514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68人、女生246人。血脂异常人数115例,异常率为22.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1.726)、超重/肥胖(OR=1.154)的中小学生发生血脂异常的可能性越高,且BMI与血清TG、LDL-C水平呈正相关(r=0.331、0.131),与血清HDL-C水平呈负相关(r=-0.303)。结论通州区6~14岁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率较高,年龄和超重/肥胖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BMI影响血清TG、LDL-C、HDL-C水平。
- 苏彦萍王鹏高静江南王双张扬王艳春刘晓峰
- 关键词:血脂异常人体质量指数
- 北京市通州区孕妇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现况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孕妇对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行为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孕妇合理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提供依据。方法抽样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2所公立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体检的1181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现况调查,分析孕妇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孕妇对叶酸及复合叶酸、钙、铁的有效使用率较高,分别为55.3%、39.3%、21.7%;不同孕周、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对孕妇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率均有影响,其中叶酸及复合叶酸(58.3%)、维生素D(16.4%)、钙(43.3%)、铁(24.9%)和复合维生素(26.3%)在孕晚期女性中使用率较高(P<0.05);叶酸及复合叶酸(62.8%)、B族维生素(15.5%)、维生素D(19.7%)等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孕妇中使用率较高(P<0.05);B族维生素(15.2%)和钙(44.2%)在家庭年均收入≥50000元的孕妇中使用率最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孕产经验和文化程度较高是影响叶酸及复合叶酸使用的促进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孕期女性对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率较高,但需要针对人群的不同特征开展营养宣教,帮助孕妇科学、合理地选择营养素补充剂。
- 王双江南刘波
- 关键词:孕妇营养素补充剂知信行叶酸
- 2015-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水平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1)目的:了解2015-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趋势,为做好通州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北京市通州区4所小学和4所初中的一、三、五和初一年级,在2015、2017和2019年分别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25-(OH)D]水平;(3)结果:2015-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3.11±7.22)(17.66±7.27)(20.83±6.64)ng/mL;缺乏率分别为13.5%,40.7%,19.9%。2015年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率在年级、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2017-2019年维生素D缺乏率在性别、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9年维生素D缺乏率在体质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结论:北京市开展的“营在校园”计划对改善通州区中小学生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效果明显,建议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并给与干预措施。
- 王双江南张雷高静
- 关键词:维生素D
- 北京市通州区2015、2017年6~13岁学生呼吸机能水平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学生肺活量变化趋势,为提高学生的呼吸机能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5和2017年6~13岁学生健康监测数据,采用肺活量及肺活量体重指数(VCWI)分析其呼吸机能变化趋势。结果通州区6~13岁一、三、五年级和初一年级学生2015、2017年的整体肺活量在及格水平(60.0~79.9分),男生肺活量和VCWI均高于女生,男女生肺活量和VCWI均随年级增长而上升;城乡学生肺活量和VCWI整体均随年级增长而上升,城乡部分年级学生的肺活量和VCWI有差异。结论通州区6~13岁学生呼吸机能整体呈增长趋势,建议进一步优化体育评估措施,推广成效显著的体育措施。
- 王双张雷江南高静
- 关键词:学生体质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
-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零食行为与家庭相关因素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零食行为,并探索限制食用类零食行为与家庭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9~11月采用方便抽样和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城镇、农村中小学校各4所,调查对象为6~13岁学龄儿童家长,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零食行为、家庭因素等。探索家庭相关因素与学龄儿童限制食用类零食消费行为的关系。结果北京市通州区1274名6~13岁儿童每周有零食消费行为的占99.84%,食用限制食用类零食的占96.78%。限制类零食每周食用次数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8.00(4.00~13.00)次,其中食用次数≥7次/周占59.37%。单因素分析显示:学生年龄、居住地、家长文化程度、购买零食饮料由谁决定、睡前0.5 h或正餐前后1 h吃零食习惯与限制类零食每周食用次数及食用次数≥7次/周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年龄(OR=1.78,95%CI:1.17~2.71)、购买零食饮料由谁决定(OR=1.83,95%CI:1.23~2.64)、正餐前后1 h吃零食习惯(OR=2.56,95%CI:1.14~5.73)与学龄儿童过多食用限制类零食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限制食用类零食每周食用次数比例较高,存在健康风险。
- 苏彦萍王鹏江南甄雪芳马静贾桂君高静王双王艳春
- 关键词:零食家庭因素
- 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儿童主观体型认知与减重行为分析
- 2022年
-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及其家长对学生体型认知和体质指数(BMI)评价结果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提供参考。方法2018-04/05采用方便抽样和分层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城镇、农村中小学校各4所,调查对象为6~13岁学龄儿童及其家长,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对学龄儿童体型的评价,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体型认知与BMI评价指标的相关率。检验准为α=0.05。结果2411名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36.42%。自我评价为肥胖的占25.88%,家长评价为肥胖的为26.61%。不同性别之间BMI评价(χ^(2)=46.004,P<0.001)、自我评价(χ^(2)=26.621,P<0.001)及家长评价(χ^(2)=38.78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与BMI指标相关率分别为44.46%、44.71%。肥胖儿童被自我及家长低估的比例分别为36.56%、34.74%。肥胖人群控制体重的比例为68.68%,不同性别、年龄之间控制体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χ^(2)=4.724,P=0.031;年龄:χ^(2)=9.632,P=0.022)。结论学龄儿童体体型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与BMI评价结果相关性较差,肥胖低估是体型认知的主要问题。应积极改善学生和家长对体型认知偏倚,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 苏彦萍王鹏江南高静王双王艳春
- 关键词:体型体质指数学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