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强
- 作品数:16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调查分析
- 2021年
- 目的调查分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1起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为探讨主要危险因素,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烟台市福山区1起人间布病疫情数据,信息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山东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医疗机构诊治病历。对疫情概况、病例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起疫情排查报告病例密切接触者及同村从业人员48例,均开展布病血清学检测,3例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2例出现症状且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且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诊断为隐性感染者。本起疫情涉及的3例确诊病例、1例隐性感染者均有与病羊密切接触史,且无防护措施。排查该区重点人群70人,均开展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样166份,其中阳性标本21份。结论本次疫情的传染源为未经检疫的病羊,主要暴露因素是个人无防护接触染疫病羊。加强畜间布病监测及检疫管理,提高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疫情低发区医疗机构诊断能力等是防控关键。
- 冷启艳李秀燕高珊珊许红玉王桂强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
- 2016—2017年烟台市水果中22种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情况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了解烟台市售水果中22种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水平及其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风险。方法于2016—2017年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居民消费量较大的14个品种563份样品。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标准操作程序,对水果中16种杀菌剂和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进行检测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烟台市售水果22种农药残留检出率为40. 1%(226/563),均未超出GB 2763—2016限量值。14种水果中检出农药残留,圣女果、草莓、葡萄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5. 7%(45/47)、84. 9%(45/53)和83. 3%(25/30)。共检出11种农药残留,多菌灵、嘧霉胺、烯酰吗啉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2. 7%(128/563)、17. 8%(100/563)和11. 4%(64/563)。不同监测年度和不同季节样品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农贸市场样品检出率高于商场超市和水果专营店总检出率(P <0. 05)。结论烟台市售水果存在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污染,含量水平处于安全范围。
- 张桂芳张晓瑜张艺王志昱王桂强
- 关键词:水果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安全
- 乙型肝炎疫苗高覆盖率对接种人群发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高免疫覆盖率的免疫效果.方法 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接种报告、乙肝血清学流行率调查结果,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历年乙肝发病的疫情报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并与接种前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92—2011年(乙肝疫苗接种20年)烟台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下降了86.84%.5-14岁发病高峰被削平.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0年13.59%,降至2006年4.61%,从乙肝高度流行区降到了中度流行区.同期0-15岁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2.67%降至0.82%,降幅达到93.53%.结论 乙肝疫苗高覆盖率接种有显著的免疫保护效果,应继续坚持.
- 王桂强赵旭明李秀燕崔伟红刘涛李娜李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
- 2009~2011年烟台市龙口监测点蚊密度监测资料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掌握烟台市蚊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制定蚊类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烟台市的龙口监测点蚊虫密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烟台市监测点累计捕获蚊类7 652只,平均蚊密度为2.36只/(灯.h)。蚊虫平均密度[只/(灯.h)],牲畜棚为5.62,农户为1.67,公园为1.85,居民区为1.34,医院为1.33;2009年为2.45,2010年为2.72,2011年为1.91;5~10月分别为0.26、2.57、3.21、4.32、3.12、0.70。捕获的7 652只蚊类中,淡色库蚊占68.86%,三带喙库蚊占6.43%,中华按蚊占17.39%,白纹伊蚊占7.32%。[结论]2009~2011年烟台市龙口监测点的牲畜棚为蚊类主要孳生场所,7~9月为蚊密度高峰季节,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与中华按蚊。
- 于涛孙晓东王桂强王德杰杨秀山孙坚强
- 关键词:蚊类
- 2016年烟台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0
- 2017年
- 目的了解烟台市2016年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2016年烟台市30家哨点医院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烟台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4 941例,6-9月发病相对较多(55.07%),14~3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2.95%),农村居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居民,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1.35%)。报告的可疑暴露食品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比例最大(25.40%)。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病原体阳性检出40例(19.80%),诺如病毒专项检出21例(9.25%)。结论食源性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乡村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城市,主要以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为主。需加强烟台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积极开展有效的防控措施。
- 孙月琳王桂强邢玉芳宫春波董峰光王朝霞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 烟台市2019-2023年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烟台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的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教学环境卫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2023年对全市1692所中小学校的教学环境卫生开展监测和评价。结果除课桌椅分配符合率外,其他项目的5年整体合格率为67.07%,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32,P<0.05)。总体合格率较高的为黑板尺寸(85.88%)、黑板面照度均匀度(80.56%)、噪声(75.12%),合格率较低的为课桌椅分配符合率(45.92%)、黑板面平均照度(44.21%)、黑板反射比(43.56%)。人均面积、黑板反射比、课桌面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和课桌椅分配合格率均为中学高于小学(P<0.05)。黑板反射比、噪声和课桌椅分配合格率均为乡村学校高于城区学校(均P<0.05);黑板面平均照度、黑板面照度均匀度和桌面平均照度和噪声合格率均为城区学校高于乡村学校(P值均<0.05)。结论烟台市中小学校的黑板采光和照明、课桌椅配备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教学条件的改善,提升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的卫生水平。
- 孙月琳王飞周子琳刘磊朱宝增王桂强
- 关键词:学校卫生教学环境卫生监测
- 2013-2019年烟台市学校及托幼机构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分析烟台市2013-2019年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2019年烟台市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9年烟台市累计报告18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18种17 695例,年报告发病率208.88/10万-417.53/10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537.139,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3种3 884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59.621,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5种13 811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12.310,P<0.001)。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猩红热(52.47/10万)、痢疾(7.81/10万)、肺结核(4.28/10万);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159.69/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1.93/10万)、流行性腮腺炎(22.70/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44.223和547.287,均P<0.001);分别占报告病例的67.47%和31.69%。手足口病、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5 105.173,2 885.682,7.756,556.594,120.648,均P<0.05)。结论烟台市托幼机构、中小学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是重点防控传染病,尤其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 高珊珊冷启艳李秀燕王桂强许红玉
- 关键词: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
- 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烟台市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布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来自全民健康保障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和山东省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2019年烟台市人间布病疫情资料、人口学数据和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三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感染途径等。结果2019年,烟台市报告布病病例158例,年发病率为2.22/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4-6月,占43.67%(69/158)。除长岛县外,其余12个市区均有布病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为莱州市,占39.87%(63/158)。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1∶1.0(107∶51)。发病年龄以40~69岁为主,占75.95%(120/15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54%(132/158)。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14例)、肌肉关节酸痛(107例)、乏力(95例)、多汗(85例)。有明确牲畜接触史者占58.86%(93/158),主要接触方式为养殖(68例)、屠宰(26例)。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者占18.28%(17/93),以戴手套为主,占76.47%(13/17)。接触后洗手的占91.40%(85/93),其中,仅用清水洗的占37.65%(32/85);用肥皂洗的占62.35%(53/85)。接触后换洗衣物的占82.80%(77/93)。结论烟台市布病重点人群个人防护意识和能力较低,提高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有效性是今后防控的重要举措。
- 冷启艳高珊珊李秀燕许红玉韩建鑫王桂强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数据分析
- 2008-2012年烟台市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托幼机构因空间相对封闭,幼儿接触密切频繁,易造成传染病的迅速传播。并且幼儿免疫力相对低下,因此,托幼机构已成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感和麻疹等传染病的高发场所[1],容易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此文通过对烟台市2008-2012年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李秀燕王桂强刘涛
- 关键词:托幼儿童传染病发病趋势
- 烟台市2017-2018年百日咳经济负担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烟台市2017-2018年百日咳经济负担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烟台市2017-2018年百日咳报告病例,通过访谈和医院收费系统收集病例的医疗费用和间接花费,分析平均经济负担和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百日咳病例106例,其中门诊、住院病例分别为25例、81例。所有病例的平均(中位数)总经济负担为8603元,平均(中位数)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分别为5394元、288元、1080元。门诊、住院病例的总平均(中位数)经济负担为1253元、10580元。农村、城市病例分别为5353元、10148元(Z=2.69,P=0.007),<1岁、1-9岁、>9岁病例分别为11516元、8830元、1825元(Z=37.88,P<0.001),初诊医疗机构为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及以上分别为1820元、10918元(Z=5.83,P<0.001),就诊1次、2次、≥3次病例分别为7165元、7105元、11780元(Z=11.06,P=0.004)。结论烟台市百日咳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城市地区、初诊医疗机构级别高、就诊次数多的小年龄组儿童经济负担较重。
- 崔伟红李娜郑亚明尹遵栋李艺星王桂强
- 关键词:百日咳经济负担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