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干预
  • 1篇稻米
  • 1篇稻米加工
  • 1篇行为干预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血脂异常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改善
  • 1篇营养米
  • 1篇营养失衡
  • 1篇营养素
  • 1篇营养元素
  • 1篇源性疾病
  • 1篇运动干预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机构

  • 4篇上海市浦东新...
  • 3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柏品清
  • 5篇胡卉
  • 4篇任亚萍
  • 2篇沈惠平
  • 1篇邵祥龙
  • 1篇章溢峰
  • 1篇解辉

传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健康之家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运动及行为干预改善儿童超重和肥胖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探索运动及健康行为指导联合干预模式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儿童超重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6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3所小学二~四年级466名超重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其中2所学校为干预校,1所作为对照校。干预校超重肥胖儿童开展为期3个月的运动及健康行为指导干预,对照校超重肥胖儿童仅采取常规的健康宣教及基本体重监测管理。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体能指标测试。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年级和性别分层分析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校相比,干预校超重肥胖儿童的体质量指数(BMI)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年级和性别分层分析显示,二、四年级和男女生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2.33、2.64、2.25,P<0.05);干预校超重肥胖儿童腰围(t=1.77、2.34、3.01、3.16、2.72)和腰围身高比(t=2.71、3.19、4.16、4.47、4.14)在二、三、四各年级和男女间的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校超重肥胖儿童干预后较干预前血压下降更明显,收缩压二、三年级和男女生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2.83、3.03、2.59,P<0.05),舒张压二、四年级和男生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3.88、4.10,P<0.05)。结论运动及健康行为干预对儿童超重肥胖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较好。
鹿文英柏品清徐划萍任亚萍胡卉解辉
关键词:超重肥胖运动干预健康教育儿童
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市售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地区市售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12月浦东新区连续监测的501件水产品中7种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501份水产品样本中7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总体检出率为32.9%(165/501)。检出率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副溶血性弧菌(31.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2%)和沙门菌(0.4%)。市售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8—11月份相对较高。淡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总体检出率明显高于海水产品(45.6%vs 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40,P<0.001)。结论浦东新区市售水产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尤其是夏季更为严重,其中副溶血性弧菌依然是最主要的致病菌。
邵祥龙傅灵菲章溢峰胡卉沈惠平柏品清
关键词:水产品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
什么是"复合营养米"
2023年
稻米大约有2/3的营养素分布于米胚、皮层中,而稻米加工精度高,会导致营养素损失增加.如果长期食用精致米面,忽视营养改善情况,会使得人体营养失衡,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比如临床中常见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就和缺乏微量营养元素有密切关系.
柏品清任亚萍胡卉邬天凤
关键词:微量营养元素营养失衡稻米加工营养改善营养素
上海市浦东新区1~3年级小学生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1~3年级小学生伤害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为制定小学生伤害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照地理区域划分,在浦东新区城区和郊区分别抽取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并随机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给干预组1~3年级学生开展预防伤害的安全教育和防范措施,采用χ^(2)检验分析伤害发生率和类型的变化,采用t检验和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DID)模型分析1~3年级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伤害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得分变化情况。结果经伤害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1~3年级小学生的伤害发生率降为16.50%,低于干预前的24.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832,P<0.05),且干预组1~3年级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2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84,P<0.05);双重差分效应值为-0.062,且呈现出显著性(P<0.05)。干预前后1~3年级小学生第一、二位伤害类型均为跌倒/坠落伤和碰撞/挤压伤,第一、二位伤害发生部位均为手指/脚趾和下肢。干预前伤害地点主要在学校(27.89%)和家中(37.77%),干预后以校外其他公共场所(43.62%)为主。干预后干预组1~3年级小学生和监护人KAP评分分别是42.52±4.68和23.33±1.74,高于干预前的40.83±3.25和22.08±2.10(t=9.051,P<0.05;t=13.989,P<0.05),且高于对照组(t=5.749,P<0.05;t=13.840,P<0.05);监护人和1~3年级小学生双重差分效应值分别为1.091和0.78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预防伤害的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小学生伤害的发生率,成效明显。强化学校、家庭对小学生伤害安全的教育及防范措施,是预防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有效途径。
邬天凤柏品清任亚萍任亚萍鹿文英胡卉沈惠平
关键词:干预效果小学生
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女生血脂水平状况及其与青春期发育关联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索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女生血脂水平与青春期发育的关系,为青春期血脂异常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在浦东新区抽取一年级女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年后对该人群进行随访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项目同基线。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脂水平和不同青春发育分期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女生932人,其中6~7岁血脂水平TC、TG、HDL-C、LDL-C分别为4.15、1.02、1.52和2.17mmol/L。2年后随访时(8~9岁)四项指标分别为 4.57、0.76、1.66和2.64mmol/L。基线时受检对象血脂异常检出率19.96%,随访时为19.42%。基线和随访调查均显示,女生TG和HDL-C水平在不同青春期发育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女生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青春期女生血脂水平在不同青春期发育会有不同,在评估青春期女生血脂水平时应考虑不同青春发育分期的影响。
任亚萍秦存胡卉胡卉柏品清
关键词:血脂水平血脂异常青春期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