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

作品数:3 被引量:8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社会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时空分异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县域
  • 1篇集约利用
  • 1篇城镇化
  • 1篇脆弱性
  • 1篇12

机构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篇陈晓红
  • 2篇王秀
  • 1篇姚玲玲
  • 1篇李阳

传媒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地理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文明的县域环境—经济—社会耦合脆弱性与协调性研究——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例被引量:37
2018年
选取2005—2015年齐齐哈尔市县域环境、经济和社会数据,构建包含三大子系统,9项要素,27个指标的县域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细分判别标准对其生态文明及内部三大子系统的协调性进行评价;采用脆弱性模型对2015年县域环境、经济与社会的脆弱性分级;运用ArcGIS对2015年生态文明指数和内部协调性可视化对比。结果表明:(1)齐齐哈尔多数县域生态文明质量逐年提升,但远未达良好水平;(2)县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失调发展年份居多,协调年份极少,社会滞后型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类型;(3)县域耦合脆弱性问题严峻,部分县域脆弱性出现两极分化;(4)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三大子系统耦合协调程度不匹配现象严重,协调度有待提升。
陈晓红周宏浩王秀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例被引量:46
2017年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8、2011和2014年为评价时点,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指标的方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大多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质量,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差异显著;(2)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均处在颉颃耦合阶段,以中等强度耦合为主,高强度耦合城市渐少;(3)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协调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呈典型"T"型地域分布特征,与优质协调存在一定差距,但呈不断优化态势;(4)城市间的协调性呈弱相似属性随机分布状态,集聚状态趋好但远不及最佳规模效应;协调性的次热点区数增加,冷点区数减少,冷热点演变渐趋稳定,热点区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和南部。
王秀姚玲玲李阳陈晓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