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玲玲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人口老龄化
  • 3篇老龄化
  • 2篇影响因素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人口
  • 1篇时空分异
  • 1篇市域
  • 1篇图片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收入
  • 1篇网站
  • 1篇小兴安岭林区
  • 1篇林区
  • 1篇旅游
  • 1篇旅游网
  • 1篇旅游网站

机构

  • 7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7篇姚玲玲
  • 6篇吴相利
  • 1篇陈晓红
  • 1篇曲玥
  • 1篇王秀
  • 1篇李阳

传媒

  • 3篇统计与咨询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旅游论坛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林城伊春高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城镇与乡村老龄化程度、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口结构及老年人口中男女比例差异等方面,对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与黑龙江省和全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伊春市人口老龄化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且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老龄化问题凸显,发展养老产业,提高老龄人口服务质量、转型经济发展模式,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水平的任务迫切。
姚玲玲吴相利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大、小兴安岭林区人口高度老龄化及对策研究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林区高度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林区在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表现,因而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姚玲玲吴相利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
基于中美省、州旅游官网的图片使用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图片是旅游网站信息传达的重要元素。以中国和美国省、州政府官方旅游网站为研究样本,以网站首页页首使用图片为研究素材,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图片数量、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以探求异同获取借鉴。比较结果表明:(1)中国与美国官方旅游网站中旅游图片使用数量差别不大,但选取图片的自然和人文主题比例、景观与场景类比例、游客主题体现、游客参与性体现、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2)美国体现人文景观、场景、游客主题、参与性主题、局部特写的图片比例远高于中国,体现出美国游客更注重人文景观、人的参与和深度旅游体验的市场特征。美国官方旅游网站图片使用对我国旅游官网图片选择与编辑设计具有启发意义。
吴相利姚玲玲
关键词:旅游网站图片
东北地区老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基于全国第五、六次分县人口普查数据,运用集中指数、分布重心、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2000-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探索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东北地区老年人口呈集中分布格局,集中趋势逐渐加强;(2)2000-2010年吉林省人口老龄化重心在农安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3)2000-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揭示了东北地区老年人口系数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4)2000年人口因素是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子,2010年是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充分认识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能为区域人口发展、养老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满姗吴相利姚玲玲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时空演变分析
2017年
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本文通过比较分析1993-2014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发现黑龙江省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地区间差距在不断扩大,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异系数也不断增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中低收入区进入到高收入区等级,体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平衡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异比重,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吴相利曲玥姚玲玲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例被引量:46
2017年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8、2011和2014年为评价时点,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指标的方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大多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质量,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差异显著;(2)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均处在颉颃耦合阶段,以中等强度耦合为主,高强度耦合城市渐少;(3)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协调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呈典型"T"型地域分布特征,与优质协调存在一定差距,但呈不断优化态势;(4)城市间的协调性呈弱相似属性随机分布状态,集聚状态趋好但远不及最佳规模效应;协调性的次热点区数增加,冷点区数减少,冷热点演变渐趋稳定,热点区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和南部。
王秀姚玲玲李阳陈晓红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
基于市域层面的黑龙江省城市化质量评价研究
2017年
城市化质量涵盖了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环境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全面认识城市化发展态势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对城市发展状况的全面性反映。科学认识城市化质量是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城市建设决策的重要参考。
吴相利张景鸣姚玲玲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