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传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星形
  • 2篇腰椎
  • 2篇硬脑膜
  • 2篇切开
  • 2篇人工补片
  • 2篇注射
  • 2篇疗效
  • 2篇脑膜
  • 2篇减张
  • 2篇补片
  • 1篇性感
  • 1篇修补术
  • 1篇血源
  • 1篇血源性
  • 1篇血源性感染
  • 1篇血肿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引流

机构

  • 10篇福建省人民医...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10篇张传玲
  • 8篇陈新
  • 3篇王伟功
  • 3篇朱美
  • 2篇毛巧云
  • 2篇陈雪英
  • 2篇吴晖
  • 1篇林信民
  • 1篇许亚晔
  • 1篇曾秋卿
  • 1篇王琪鸿
  • 1篇石树培
  • 1篇陈新民

传媒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同阶段创伤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时机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创伤性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副反应。方法将21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早期治疗组(确诊后72h以内开始治疗)、治疗组(确诊后72h^7d开始)、晚期治疗组(确诊7d后开始)。均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每日200m L进行14连续天治疗,除了治疗时机不同之外所有治疗均相同。治疗前后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T影像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随访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级,对比中远期疗效。结果早期治疗组与中期治疗组总有效率、中远期预后优良率无差异(P>0.05)分别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早期治疗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最高,中期治疗组与晚期治疗组之间无差异(P>0.05)且分别显著低于早期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治疗与中期治疗均可取得较满意的总有效率,晚期治疗则疗效较差;早期治疗发生不良反应较多且较严重,中、晚期治疗较为安全。综合认为:确诊后72h至7d开始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最好、副反应最少。
张传玲陈新朱美吴晖许亚晔
关键词:创伤性脑梗死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疗效副反应
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型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中运用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脑膜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型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对21例因各种原因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者(观察组),均做硬脑膜放射状切开减张,采用...
陈新张传玲
关键词:人工硬脑膜
文献传递
开颅术后超迟发型脑脓肿成因分析(附术后三年半脑脓肿形成1例报道)
陈新朱美张传玲
术域远端矢状窦预暴露控制上矢状窦修补术中出血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修补术中控制出血的方法。方法对13例上矢状窦修补术进行改良,在上矢状窦破裂处(术域)远端预暴露上矢状窦并适度阻断。结果修补过程中无大出血,均无须术中输血,均一次性修补成功,术后复查无再出血、继发血肿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结论对于上矢状窦破裂修补术,行术域远端上矢状窦预暴露并适度压迫阻断,可有效控制修补术中出血。
陈新张传玲朱美王琪鸿王伟功
关键词:控制出血
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对21例因各种原因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观察组),做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人工补片(neumpateh)相应裁制成星形,进行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与21例单纯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6、24、48、72h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7/21)比14.29%(3/21),33.33%(7/21)比19.05%(4/21)、61.90%(13/21)比28.57%(6/21)、61.90%(13/21)比38.10%(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癫痫发生率[分别为0、0、47.6%(1/21)]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29%(3/21)、14.29%(3/21)、19.05%(4/21)](P〈0.05),两组皮下或硬脑膜下积液、脑膨出、脑室穿通畸形、脑组织骨窗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分别为19.05%(4/21)、0、4.76%(1/21)、0,对照组分别为23.81%(5/21)、9.52%(2,21)、9.52%(2/21)、4.76%(1/21)](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OS)评定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率[85.71%(18/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中.重残率[23.81%(5/21)]明显高于观察组[9.52%(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能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硬脑膜放射状减张切开加星形人工补片硬脑膜囊扩大成形术能够提高减压显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陈新张传玲
一种可连接急救担架的自动颈椎牵引支架的设计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设计一种能与在用的铲式担架进行简易连接的颈椎牵引支架,使颈椎及上段胸椎损伤的患者在院前急救、转运、入院检查以及术前准备阶段均能获得早期、持续及自动的颈椎牵引,实现治疗前颈椎牵引,以改善预后。方法:1采用组合滑轮与弹簧绳钩代替普通牵引所使用的重锤;2通过对接式齿轮连接块,可将牵引支架固定在担架上;3调整连接块上的齿轮状卡槽,以改变牵引的方向。结果:牵引力预实验使用ES-58拉伸弹簧系列,弹簧绳钩挂15 cm距离可产生0.75 kg牵引力,双侧共1.5 kg牵引力;17 cm距离双侧可产生4.0 kg牵引力;18 cm距离双侧可产生5.0 kg牵引力。结论:此装置拆卸简便,不影响担架在其他场合的使用,除常规医疗救护外,尤其适用于应急救灾与军事医学救治。
陈新张传玲吴晖林信民石树培王伟功
锥颅引流术与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CSDH患者41例,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24例(锥颅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17例(钻孔组)。结果锥颅组治愈15例,好转8例,失败1例;总有效率为95.8%(23/24)。钻孔组治愈16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感染或癫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气颅总、疼痛的总发生率两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锥颅组气颅、疼痛持续>72 h、手术相关出血、拔管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钻孔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治疗CSDH,但钻孔引流术较锥颅引流术引流更为彻底、通畅,出血、疼痛、术后血肿残余等并发症少。
陈新张传玲王伟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颅引流术钻孔引流术疗效
可连接铲式担架的颈、腰椎急救/转运自动牵引支架的改良设计
[目的]设计一种能与现有铲式担架简易连接的颈椎、腰椎牵引支架,使颈椎、上段胸椎及腰椎损伤的患者在院前急救、转运阶段以及入院检查、术前准备阶段均能获得早期、持续、自动的颈椎牵引,避免二次损害,实现治疗前移以改善预后。
陈新张传玲
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2005年
胶原酶是从溶液组织梭状芽胞杆菌的发酵液中提取而成,它具有溶解胶原纤维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效果、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陈雪英毛巧云张传玲陈新民
关键词:胶原酶注射手术配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增强手术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护对策,减少了血源性感染,改善了护士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增强防护意识,减少或消除造成血源性感染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张传玲陈雪英毛巧云曾秋卿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