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功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颈椎
  • 1篇修补术
  • 1篇血肿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预后
  • 1篇远端
  • 1篇治疗慢性硬膜...
  • 1篇上矢状
  • 1篇上矢状窦
  • 1篇矢状
  • 1篇矢状窦
  • 1篇术中出血
  • 1篇牵引器
  • 1篇中型颅脑损伤
  • 1篇锥颅
  • 1篇锥颅引流

机构

  • 4篇福建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伟功
  • 4篇陈新
  • 3篇张传玲
  • 2篇林信民
  • 2篇石树培
  • 2篇吴晖
  • 1篇王琪鸿
  • 1篇朱美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术域远端矢状窦预暴露控制上矢状窦修补术中出血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修补术中控制出血的方法。方法对13例上矢状窦修补术进行改良,在上矢状窦破裂处(术域)远端预暴露上矢状窦并适度阻断。结果修补过程中无大出血,均无须术中输血,均一次性修补成功,术后复查无再出血、继发血肿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结论对于上矢状窦破裂修补术,行术域远端上矢状窦预暴露并适度压迫阻断,可有效控制修补术中出血。
陈新张传玲朱美王琪鸿王伟功
关键词:控制出血
一种可连接急救担架的自动颈椎牵引支架的设计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设计一种能与在用的铲式担架进行简易连接的颈椎牵引支架,使颈椎及上段胸椎损伤的患者在院前急救、转运、入院检查以及术前准备阶段均能获得早期、持续及自动的颈椎牵引,实现治疗前颈椎牵引,以改善预后。方法:1采用组合滑轮与弹簧绳钩代替普通牵引所使用的重锤;2通过对接式齿轮连接块,可将牵引支架固定在担架上;3调整连接块上的齿轮状卡槽,以改变牵引的方向。结果:牵引力预实验使用ES-58拉伸弹簧系列,弹簧绳钩挂15 cm距离可产生0.75 kg牵引力,双侧共1.5 kg牵引力;17 cm距离双侧可产生4.0 kg牵引力;18 cm距离双侧可产生5.0 kg牵引力。结论:此装置拆卸简便,不影响担架在其他场合的使用,除常规医疗救护外,尤其适用于应急救灾与军事医学救治。
陈新张传玲吴晖林信民石树培王伟功
早期牵引治疗合并于中型颅脑损伤的颈椎损伤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牵引在并发于中型颅脑损伤的颈椎损伤前期救治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方法本院对所有疑似合并有颈椎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均常规予以早期颈部制动。近3年来,急诊科、神经外科、骨科协同,对并发于GCS9~12分的中型颅脑损伤的颈椎损伤患者进行早期颈椎牵引,按照就诊先后随机分组:观察组从接诊或人院时即开始早期颈椎牵引,之后才确诊伴有或排除颈椎损伤;对照组起初仅予以颈托制动,待明确诊断有颈椎损伤后才开始牵引。两组其余诊疗标准(含手术指征等)与治疗方法均相同。结果观察组治疗三周Frankel评分改善程度、伤后6个月GOS评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合并有颈椎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除了常规进行开颅手术等治疗之外,早期进行颈椎牵引可以明确改善预后,可以作为后续颈椎手术等措施的有效前期治疗。
陈新林信民吴晖石树培王伟功
关键词:中型颅脑损伤预后
锥颅引流术与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CSDH患者41例,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24例(锥颅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17例(钻孔组)。结果锥颅组治愈15例,好转8例,失败1例;总有效率为95.8%(23/24)。钻孔组治愈16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感染或癫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气颅总、疼痛的总发生率两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锥颅组气颅、疼痛持续>72 h、手术相关出血、拔管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钻孔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治疗CSDH,但钻孔引流术较锥颅引流术引流更为彻底、通畅,出血、疼痛、术后血肿残余等并发症少。
陈新张传玲王伟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锥颅引流术钻孔引流术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