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红秀
- 作品数:44 被引量:2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响应面试验优化挤出酶解复合法改性玉米淀粉工艺被引量:9
- 2015年
- 利用挤出酶解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改性工艺的主要因素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挤出温度、玉米淀粉含量进行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玉米淀粉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前后的低聚糖组成、表观结构、结晶度以及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40 U/g、挤出温度140℃、玉米淀粉含量70%时,挤出改性玉米淀粉葡萄糖当量值为19.55%。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挤出物低聚糖的组分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低聚糖样品中各组分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的质量比为1.0∶3.4∶7.5∶6.0∶1.8。玉米淀粉经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后颗粒表面出现孔洞,结晶度下降。
- 刘静雪樊红秀王庆庆赵鑫郭中张艳荣
- 关键词:玉米淀粉高效液相色谱法
- 工程认证背景下“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及探索——以吉林农业大学粮食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食品包装学”是吉林农业大学粮食工程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应用实践性较强的重要专业方向必修课程,具有显著的工程特性。为推进学校粮食工程专业工程认证的开展、提升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工程认证对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以“食品包装学”课程为例,对其进行一系列基于工程认证要求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主要从转变课程教学理念、调整课程教学执行大纲、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多元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及教学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入手。课程教学改革结果表明,“食品包装学”课程经过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解决食品工程的相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升效果明显。课程的改革及探索经验可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和持续改进提供一定参考。
- 刘鸿铖樊红秀樊红秀张艳荣刘婷婷
-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
- 玉米蛋白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前体的制备及其鉴定(英文)
- 2016年
- 以玉米蛋白为原料,制备活性环(组氨酸-脯氨酸)二肽(cyclo(His-Pro))前体——His-Pro和Pro-His二肽。分别采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提取的玉米γ-醇溶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分步水解,筛选出最佳酶解工艺。采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的水解产物中cyclo(His-Pro)前体的含量比其他水解产物要高。采用响应面和L16(4-5)正交试验对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步水解γ-醇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2 mg/m L,先加入12 100 U/g的碱性蛋白酶水解6.5 h,再加入17 000 U/g的风味蛋白酶于p H7.5、55℃条件下水解6 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喷雾质谱法对cyclo(His-Pro)前体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水解产物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脯氨酸-组氨酸二肽(6.88 mg/g)。
- 张艳荣樊红秀刘鸿铖董欣
- 关键词:玉米蛋白
- 玉米植物甾醇的精制、结构表征及GC-MS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以玉米植物甾醇粗品为研究对象,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植物甾醇的精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液料比10∶1,结晶温度1℃,养晶时间3 h,甾醇得率为68.60%,甾醇纯度为95.68%,甾醇得率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和电镜扫描法对玉米植物甾醇进行表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精制产品中玉米植物甾醇的组成,鉴定出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3种植物甾醇,质量分数分别为28.57%、6.18%和65.25%。
- 陈红王大为樊红秀刘静雪刘健影
- 关键词:精制响应面GC-MS分析
- 提取方法对吉林种植人参提取物皂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 2013年
-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SFE)、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溶剂回流法提取吉林种植人参中的人参皂苷;以人参中6种主要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考察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液中6种主要人参皂苷提取产率和组成的差异。3种提取液中均检测出了6种常见的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其提取率之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为0.8557%,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的提取率分别为0.1287%、0.1169%、0.2830%、0.1090%、0.1061%、0.1120%;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为2.2938%,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分别为0.3892%、0.3414%、0.8088%、0.2932%、0.3180%、0.1432%;回流法提取为2.4804%,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分别为0.3914%、0.3396%、0.8898%、0.3300%、0.3620%、0.1676%。回流提取液的HPLC色谱图中某些峰消失,表明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发生了降解。除了6种常见人参皂苷外,在3种萃取液中还检测出少量的未知峰,可以推断出在SFE、超声提取和回流提取条件下,中性皂苷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不同,人参皂苷的提取率及组成具有较大差异,超临界CO2萃取法人参皂苷得率低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但较其他方法其具有分离工艺简单、无溶剂污染以及保护热敏性物质、萃余物再利用价值高等优势。
- 张艳荣张帅樊红秀刘鸿铖邹迪王大为
- 关键词:人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物
- 一种打糕双道式差速碾压机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糕双道式差速碾压机,属于食品加工设备。包括机架、进料料斗、碾压机构、辊距调节机构和驱动装置构成。所述碾压机构是由第一级压辊、第二级压辊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三级压辊组成。所述辊距调节机构是由可调轴承座一侧设...
- 张艳荣王大为刘婷婷樊红秀
- 文献传递
- 谷物在乳业中应用及谷物乳品主食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乳制品作为健康食品的代表,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以谷物为基料开发乳制品,赋予乳制品新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不但实现了乳制品的功能化、主食化及普及化,同时也推动了乳品加工产业的多元化健康发展.本文从谷物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情况和技术特点、谷物乳制品的稳定性、谷物原料和加工工艺对产品品质、结构体系和加工学特性的影响以及近年来谷物乳制品研究现状与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促进谷物乳制品的良性发展、推动谷物乳制品的主食化及食用常态化提供较为详尽的参考信息.
- 樊红秀张艳荣张艳荣苏文净
- 关键词:乳液稳定性
- 挤出-酶解复合处理玉米粉糖化工艺优化被引量:8
- 2013年
- 以挤出-酶解复合法处理的玉米粉为原料生产淀粉糖,以糖化液的葡萄糖当量(DE)值为考核指标,考察糖化时间、料液pH值、葡萄糖苷酶添加量和液固比对糖化效果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淀粉糖产品糖分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的优化糖化工艺为糖化时间3.5h、料液pH5.0、葡萄糖苷酶添加量280U/g(以干物质计)、液固比4:1(mL/g)、糖化温度60℃,此条件下糖化效果最好,所得淀粉糖出品率为106.39%,DE值为46.12%。其中葡萄糖含量31.87%、麦芽糖含量33.47%、麦芽三糖含量12.91%。
- 张艳荣矫艳平樊红秀王大为
- 关键词:糖化高效液相色谱
- 超临界CO2萃取奇亚籽油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为高效地提取奇亚籽油,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奇亚籽油最佳工艺条件,考察物料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以及萃取时间4个因素对奇亚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对奇亚籽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奇亚籽油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60目、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5h,奇亚籽油萃取率为85.50%。奇亚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8.22%,其中亚麻酸高达69.86%。抗氧化实验表明,奇亚籽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也显示出一定清除效果。
- 高妮娜刘鸿铖樊红秀刘婷婷
- 关键词:超临界CO2萃取脂肪酸组成抗氧化活性
- 银耳五谷乳饮料生产工艺优化及其贮藏流变特性被引量:3
- 2019年
- 以银耳五谷膨化粉和乳粉为主要原料研制银耳五谷乳饮料,以银耳五谷膨化粉添加量、银耳五谷膨化粉所用筛网目数和复配稳定剂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银耳五谷乳饮料的感官评分和稳定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银耳五谷乳饮料配方。通过流变仪、粒度分析仪测定银耳五谷乳饮料4、25、37℃温度下贮藏7 d的流变学特性和粒度分布变化。结果表明:银耳五谷乳饮料的最优配方为银耳五谷膨化粉添加量5%、所用筛网目数160目、复配稳定剂添加量0.4%,在此条件下生产的银耳五谷乳饮料感官评分为(90.14±0.32)分,稳定性为(92.27±0.07)%;与未贮藏银耳五谷乳饮料相比,4、25、37℃温度下贮藏7 d的银耳五谷乳饮料静态流变性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特性,动态流变性表现为弱凝胶特性;贮藏温度为4℃时,银耳五谷乳饮料的黏度系数、粒度分布等均接近于未贮藏的银耳五谷乳饮料。为保持银耳五谷乳饮料良好的口感及较长的保质期,银耳五谷乳饮料最佳贮藏温度为4℃,在此条件下,其保质期为180 d,建议冷链销售。
- 邹岩樊红秀高妮娜张艳荣
- 关键词:乳饮料流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