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性脑梗死19例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静脉性脑梗塞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9例确诊为静脉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多表现为头痛、神经功能缺损、癫痫、颅高压等症状体征.19例病例中多发病灶12例,脑叶病变18例,梗死伴出血3例.经各种方法治疗后16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静脉性脑梗死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R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早期给予抗凝、溶栓及病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由丽娜姜海东孙淑霞孙才刘明旭
- 关键词:静脉性脑梗死
-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和铁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检测和复发的指标。但目前为止,并未发现一种标志物为癌细胞所特有,肿瘤诊断的最可靠手段仍是病理学诊断([1])。为了提高肿瘤标志物对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许多学者提倡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及铁蛋白(FERR)是在消化道的肿瘤检测中应用最多的四种标志物([2])。
- 侯英楠沈淑波黄金英石豪孙才郑银子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铁蛋白
-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ESBLs菌株检测和药敏监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方法 ,掌握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和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方法采用双纸片确认法检测ESBLs,药敏试验采用双扩散法。结果 6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5株产生ESBLs,检出率22.06%。结论应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酶菌株,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较高,耐药性严重,临床应引起重视。
- 侯英楠黄金英沈淑波孙才郑银子石豪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药物敏感试验
- 基底动脉尖综合症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3例确诊为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11例,视物不清8例,意识障碍19例,肢体瘫痪11例.所有患者头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多发性病灶.经各种方法治疗后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恶化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成像有助于早期确诊,早期给予溶栓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由丽娜姜海东王晓辉刘明旭孙才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 8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三种自身抗体的测定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有价值的早期诊断指标,笔者对85例早期RA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进行了测定比较,现报告如下。
- 孙才包颖石豪王立秋李百慧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类风湿因子
- 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对58例ACS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的血清Hcy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两组Hcy含量和异常检出率。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血清Hcy含量为(38.77±5.18)μmol/L,正常对照组血清Hcy含量为(15.08±2.81)μmol/L。ACS组血清Hcy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58例中仅有1例Hcy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7%;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58例中有37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63.8%。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cy的含量测定对于ACS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 曹立萍孙才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