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立华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机器人
  • 3篇工业机器人
  • 2篇无人机
  • 2篇空海
  • 1篇动力系统
  • 1篇一体化教学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水下光通信
  • 1篇通信
  • 1篇通信技术
  • 1篇能源
  • 1篇能源管理
  • 1篇切换
  • 1篇切换技术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切换
  • 1篇拓扑优化

机构

  • 6篇广东理工职业...
  • 3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巨轮(广州)...

作者

  • 6篇吴立华
  • 2篇白洁
  • 1篇吴立华
  • 1篇李克天
  • 1篇张冰洁
  • 1篇刘永福

传媒

  • 4篇机电工程技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人工智能与机...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跨介质通信技术的空海无人机设计与实现
2025年
随着跨介质无人机在海洋监测和水下巡检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增加,水空一体化无人机的设计面临水下通信受限和环境适应性不足的技术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跨介质通信技术的空海无人机系统,旨在实现无人机在空中和水下环境之间的无缝转换。该系统采用十字共轴多旋翼结构,通过水下光纤通信技术解决水下通信的高带宽和低损耗问题,显著提升通信效率。无人机设计包括空中、水面和水下运动模式,以及出水及入水方式,确保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水下信号传输和结构转换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适用于海洋监测、应急救援等多种复杂场景。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水下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高稳定性的共轴双层旋翼结构设计,以及系统集成和实验验证,为水空一体化无人机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吴立华蔡展达武云发何镜奎张彬如陈婷婷黄贤由林俊华
关键词:水下光通信动力系统能源管理
基于OCTOPUZ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虚拟仿真被引量:5
2023年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调试效率和安全性,以工业机器人仿真装配工作站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仿真软件OCTOPUZ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与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联合虚拟仿真调试方法。利用SolidWorks创建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OCTOPUZ仿真模型,并根据工作站的任务流程在PC中完成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和PLC编程。针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仿真时存在的仿真软件OCTOPUZ与PLC信息交互的问题,采用OPC技术,把PLC作为服务器、OCTOPUZ为客户端,进行PLC与仿真软件OCTOPUZ之间控制信号的实时交互,从而完成了PLC与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虚拟仿真联合调试。通过仿真,能够提前发现并解决工作站装配过程中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PLC控制程序和其他机电零部件设计的问题,节约实际设备调试的成本,从而提高实际设备的调试效率和安全性。
康国坡张冰洁吴立华毕辉黄佳禄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机器人OPC
基于Matlab的遗传算法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7年
针对某机械的悬臂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单目标非线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结合Matlab软件进行优化计算,阐明了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的具体使用过程和方法,验证和分析遗传算法所得到最优解的准确性与迭代子代数目密切相关。应用遗传算法和Matlab软件,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很高的计算精度,为多目标非线性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和工具。
吴立华白洁左亚军谭国所刘永福李克天
关键词:遗传算法MATLAB优化设计
基于拓扑优化的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被引量:8
2018年
结合串联型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特征,针对其薄弱零部件采用多目标的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获得最优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对大臂进行拓扑优化来提高其结构的刚度、固有频率并达到轻量化的目标;其次依据拓扑优化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制造工艺等要求,对大臂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对大臂最终设计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刚度和动态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且轻量化效果明显。
吴立华吴立华白洁李克天
关键词:拓扑优化工业机器人有限元分析
基于跨介质自适应切换技术的空海无人机推进系统
2025年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推进,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高效运维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传统海上风电巡检依靠人工和单介质无人机面临的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的挑战,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跨介质自适应切换技术的空海无人机推进系统,旨在提高海上风电巡检无人机在水面和空中之间的切换稳定性和切换效率。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系统可以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并调整工作模式,以优化能耗并提高运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为海上风电智能巡检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With the global transition to renewable energy, offshore wind power, a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mix, ha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effici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traditional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spections, which rely on manual labor and single-medium drones, this project proposes an adaptive cross-medium switching propulsion system for aerial and aquatic drones. The system aims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switching between air and water during offshore wind farm inspections. By employing an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the system can dynamically sens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adjust its operational mode, opt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ing operational stabil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ystem exhibits excellent adap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fering a novel solution for intelligent offshore wind farm inspection.
武云发丁俊羽吴立华陈婷婷郑锐滔张友娣蔡展达邵佳源
关键词:自适应切换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办学时间短,教学资源缺乏,"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困难等问题,本文以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为例,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设计了教学项目,采用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最大化利用了实训设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朱强吴立华康国坡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