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霄欢

作品数:33 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腹泻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感染性
  • 7篇感染性腹泻
  • 6篇生命
  • 6篇癌患者
  • 5篇疫情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乳腺癌患者
  • 5篇生命质量
  • 5篇腺癌
  • 3篇肿瘤
  • 3篇癌症
  • 3篇病原谱
  • 3篇病原学
  • 2篇心理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机构

  • 16篇上海市疾病预...
  • 1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上海市预防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7篇宫霄欢
  • 15篇吴寰宇
  • 14篇潘浩
  • 14篇肖文佳
  • 11篇余金明
  • 9篇王继伟
  • 7篇陈学芬
  • 6篇袁政安
  • 6篇石常宏
  • 5篇孙丽
  • 4篇匡小舟
  • 4篇黎健
  • 4篇张庆云
  • 4篇金必红
  • 3篇姜晨彦
  • 3篇张曦
  • 3篇郑雅旭
  • 3篇庄源
  • 2篇孙晓冬
  • 2篇胡家瑜

传媒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肿瘤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2013年7月-2015年6月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及病原学监测研究
目的:了解2013年7月-2015年6月上海市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随机抽取26所不同级别医院,对在其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
黎健潘浩肖文佳宫霄欢匡小舟庄源吴寰宇袁政安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病原谱
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38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占全部新发肿瘤的23%,全球每年死于乳腺癌的人数超过45万。随着乳腺癌的筛检、早期诊断和治疗护理水平的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得以长期生存。癌症被视为一种慢性病而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乳腺癌患者在整个生存阶段受到身体、情感、女性身份、社会关系、职业和经济等各种问题的挑战。生命质量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已成为全球癌症控制战略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以及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应用。
宫霄欢王继伟余金明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癌症患者恶性肿瘤护理水平
糖尿病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研究糖尿病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为糖尿病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综合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4月至7月在上海进行横断面研究,3 344例女性社区乳腺癌患者接受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等,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QOL量表C30(EORTC QLQ-C30)中文版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ACT-G)中文版分析受试者的生命质量.比较患和未患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组间差异.结果 在所有被调查的乳腺癌患者中同时患有糖尿病者为14.38%.对于EORTC QLQ-C30量表,患糖尿病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未患糖尿病者的相应得分(P<0.05),而在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等生理及症状维度以及经济困难领域患糖尿病者得分均高于未患糖尿病者,且大部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对于FACT-G量表,未患糖尿病者的生理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4个维度得分以及FACT-G总分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的相应得分(P<0.05).结论 糖尿病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应采取慢性病综合管理措施以提高糖尿病和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王继伟宫霄欢陈学芬石常宏孙丽张庆云罗正年袁正平余金明
关键词:糖尿病乳腺癌生命质量
上海市2008—2017年霍乱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霍乱发病的流行病学规律、耐药特点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2017年上海市发现和报告的霍乱病例开展流行病个案调查,在19家监测点开展霍乱弧菌水源、食品和外环境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并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阳性菌株开展12种抗生素耐药检测,研究霍乱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耐药特性等。结果本市霍乱病例以本市居民居多,郊区占90.48%;临床表现以腹泻、呕吐为主,其中腹泻≥10次占61.9%、呕吐≥3次占45.45%;病例发病前1周均有可疑饮食史,其中有聚餐史占76.19%;霍乱弧菌水源、食品和外环境低水平污染状况与本市病例发病情况相符;阳性菌株均对头孢曲松敏感,耐药率最高的为磺胺类药,达74.07%。结论上海市霍乱在过去的10年期间一直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而高危食品、发病前1周聚餐史可能是主要的危险因素,霍乱弧菌耐药情况较为普遍。
肖文佳吴寰宇宫霄欢林声潘浩
关键词:霍乱耐药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眼科门诊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国眼科门诊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临床研究,于2013年7月—2013年11月对全国23个省45个城市的94家医院的眼科门诊主诉有干眼症状的31 124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随后进行干眼诊断的相关特异性检查。结果眼科门诊主诉有干眼症状的就诊患者干眼患病率为67.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2.8%,女性为72.7%,女性患干眼危险性高于男性。小于25岁年龄组男性患干眼的危险性高于女性,而其他年龄组的女性患干眼的危险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研究对象的干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对象有角膜屈光手术史患干眼相对危险度是1.28,研究对象有糖尿病史患干眼相对危险度是2.11。女性泪膜破裂时间和Schirmer I试验结果值随着年龄增加变小,而各年龄组男性差别不大;女性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中国眼科门诊主诉有干眼症状的就诊患者干眼患病率高,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上升。角膜屈光手术和糖尿病是干眼的危险因素。高年龄组女性的临床客观检查结果值最差。
石常宏余金明王继伟宫霄欢孙丽张庆云康玫
关键词:干眼流行病学眼科门诊
上海市一起潜伏期病例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调查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对上海市一起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在潜伏期传染的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感染来源和病例传播链。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要求,2020年1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5例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鼻咽拭子和痰液等标本,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追踪排查密切接触者并采取隔离医学观察,调查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分析传播链等,并及时落实相关防控措施。结果病例一于2020年1月20日发病,有与COVID-19确诊病例共同环境的暴露史,2月1日确诊;病例二于1月22日发病,1月27日确诊;病例三于1月25日发病,1月30日确诊;病例四于1月20日发病,2月1日确诊;病例五于1月23日发病,1月31日确诊。5例病例中,除病例二死亡外,其余4例病例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本起疫情中,排除其他的共同暴露因素后,1月19日病例一和病例二及病例三参加了6 h的聚会,病例一在潜伏期内可能造成病例二和病例三的感染,这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节点。结论COVID-19病例在潜伏内可能具有传染性,这对后面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警示和借鉴作用。
肖文佳高强金凯宫霄欢韩若冰姜晨彦蒋先进金必红方绮雯潘浩吴寰宇孙晓冬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潜伏期
中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抗凝治疗多中心观察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抗凝治疗策略,为改善NSTE-ACS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中国14个省市的28家三级医院收治的1502例NSTE-ACS患者为受试对象,各中心自行决定诊疗策略,分析和比较受试对象的治疗用药、介入治疗、术后第9天和第30天的疗效终点和安全终点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主要疗效终点事件和主要安全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P<0.05);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钠的应用率分别为0.61%、66.42%和30.61%;介入治疗比例为69.64%;单纯用药比例为70.74%。结论 UA与NSTE-MI相比,预后较优,严重程度较低,两种分型的转归具有差异,但治疗方案无差异,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引起重视;中国当前NSTE-ACS的抗凝治疗以低分子肝素为主,多采用单纯用药、介入治疗。
宫霄欢余金明毛勇胡大一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ST段抬高
蔬菜水果摄入量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蔬菜水果摄入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存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4—7月在上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344名女性社区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行为和生活方式(如蔬菜水果摄入量、体育锻炼等)等,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 EORTC QLQ-C30)第3版中文版》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 FACT-G)第4版中文版》进行生命质量评价。以调查对象蔬菜、水果摄入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析两组调查对象评分的差异,以及调整相关因素后用多元线性模型计算两组的得分差异。结果经调整相关因素后,使用EORTC QLQ-C30量表,每天摄入蔬菜量>250 g 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80.79±0.85)、(80.07±1.03)、(84.17±0.95)、(65.75±1.50)分]高于每天摄入≤250 g蔬菜的患者[量表得分分别为(79.34±0.82)、(77.84±0.99)、(82.76±0.92)、(62.92±1.45)分],t值分别为2.76、3.54、2.40、3.17,P值均<0.05。采用FACT-G量表,每天摄入蔬菜量>250 g的患者的社会状况、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和FACT-G总分[分别为(17.92±0.40)、(14.86±0.42)、(74.78±1.01)分]高于每天摄入≤250 g蔬菜的患者[分别为(17.31±0.39)、(14.34±0.40)、(73.05±0.97)分],t值分别为2.49、2.05、2.90,P值均<0.05。经调整相关因素后,使用EORTC QLQ-C30量表,每天吃水果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80.40±0.82)、(89.81±1.00)、(79.78±0.99)、(84.43±0.92)、(77.95±1.25)、(65.48±1.44)分]高于没有每天吃水果的患者[分别为(79.22±0.87)、(88.06±1.05)、(77.11±1.04)、(81.56±0.97)、(
宫霄欢王继伟陈学芬石常宏孙丽张庆云袁正平余金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膳食生命质量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早期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为输入性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0年3月30日上海市COVID-19境外输入病例数据及上海市各级CDC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相关防控措施信息来源于政府相关部门官网及发布平台。采用EpiData 3.1、Excel 2019和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3月30日,上海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171例(确诊病例170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其中,中国籍122例(71.3%,122/171),外籍49例(28.7%,49/171);年龄中位数为23(P25,P75:18,35)岁,男女性别比为1.3∶1,学生占56.6%(97/171);入境前发病者占45.6%(78/171);临床分型为轻/普通型病例占96.5%(165/171),中国籍和外籍病例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行曲线按确诊日期于3月24日达到峰值,随着防控措施"口岸联防联控机制闭环管理模式"落实,病例数逐渐下降。171例病例来源国主要为英国(37.3%,64例)、美国(18.6%,32例)、法国(11.0%,19例)和意大利(9.4%,16例)等24个国家及地区。需中转至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病例占40.4%(69/171)。病例发现方式主要为海关检疫和社区留验点,分别占43.9%(75/171)和31.0%(53/171)。结论上海市COVID-19早期境外输入病例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各国输入风险与其疫情严重程度基本一致。"口岸联防联控机制闭环管理模式"对境外输入病例的发现及管理效果明显。
方绮雯宫霄欢肖文佳金必红俞晓崔鹏韩若冰孔德川吴寰宇潘浩
关键词:输入病例
2013—2015年上海市腹泻病综合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索临床诊疗与公共卫生充分结合的腹泻病监测新模式,动态掌握上海市腹泻病病原谱与流行病学变化特征。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按照现况研究样本量公式和概率比例规模(PPS)方法进行样本量计算和分配。通过医生问询收集监测病例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信息并录入开发的信息化系统。监测系统共登记初诊腹泻病例58 336例,采样病例共6 543例。进行11种细菌分离和5种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细菌株进一步进行药敏检测。结果成功构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医院"三位一体的监测网络,内容覆盖腹泻病例的临床、流行学和病原学特征,并进行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从6 543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3 059例,阳性率为46.75%。共检出7种细菌、5种病毒。细菌阳性率为12.07%(790/6 543),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256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39例、沙门氏菌(209例)。病毒阳性率为30.46%,主要为诺如病毒(1 172例)、轮状病毒(546例)。病毒阳性数呈较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秋冬季病毒阳性率(52.54%,1 295/2 465)高于细菌(3.57%,88/2 465),夏季细菌阳性率(21.31%,541/2 539)高于病毒(10.05%,255/2 5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探索性构建了"一份标本、多种监测"的腹泻病综合监测的新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临床和公共卫生的信息化联接,基本掌握本市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该模式适用于特大型城市的腹泻病动态监测。
潘浩黎健吴寰宇宫霄欢肖文佳胡家瑜袁政安
关键词:腹泻病信息化病原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