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兆宝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教学
  • 5篇思维
  • 3篇高中物理
  • 2篇学科
  • 2篇匀变速直线运...
  • 2篇批判性
  • 2篇批判性思维
  • 2篇物理教学
  • 2篇习题
  • 2篇习题教学
  • 2篇理教
  • 2篇科学思维
  • 2篇课堂
  • 1篇大运动量
  • 1篇颠覆
  • 1篇电磁感应
  • 1篇电磁感应实验
  • 1篇动量
  • 1篇性学
  • 1篇学科融合

机构

  • 12篇常州市第一中...

作者

  • 12篇陶兆宝
  • 6篇陈新华
  • 1篇丁佐建

传媒

  • 3篇物理教学
  • 3篇湖南中学物理
  • 2篇教学月刊(中...
  • 2篇物理之友
  • 1篇中学物理
  • 1篇物理教学探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实验数据赋予的科学性思考被引量:2
2019年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阶段研究的最基本的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力学实验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大量的力学实验问题考察都是基于通过对纸带上提供实验数据的处理来实现,纸带数据设计的是否科学,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一道模考习题研究,谈谈匀变速运动实验数据赋予的科学性思考。
陶兆宝
关键词: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
高中物理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思考被引量:7
2018年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教育教学的目标要落实到提高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扣关键能力,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物理教师,必须对核心素养和物理学科关键能力概念有比较清晰的认识,继而才能将学生能力培养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和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构建高中物理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法和策略体系,让国家培养学生的宏观教育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陶兆宝
关键词:科学思维思维能力
圆周运动追击过程中的共线问题探究
2011年
2010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4题是一道圆周运动追击过程中的共线问题,开始网上的解答基本上为8次,在2011届学生复习过圆周运动后,我们让全年级学生做这道题,结果选正确答案14次的只占学生总数的16%,通过对本题的课堂探究,进行方法归纳,学生清晰地掌握了圆周运动追击过程中共线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陶兆宝
关键词:共线问题高考试题思维方法
充分利用错题资源 探寻物理本质规律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以2019年高三物理模考中颇受争议的一道模考题为资源,引导学生讨论速度不在一直线上的连接体问题的分离临界条件。并对解决此类问题的两种常见方法做了"因"与"果"的本质归因分析,提出动力学条件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所在。
陈新华陶兆宝
关键词:连接体MATLAB错题资源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论证式习题教学被引量:1
2023年
批判性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批判性思维开展论证式习题教学,让学生经历“初步理解—思考提问—探索求证—提升创新”的质疑论证过程,探索“模型建构合理性”和“物理结论准确性”,发展学生的分析理解、建构模型、质疑探究、推理论证、反思评估等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专家思维。这样的教学是新高考背景下素养教学的必然选择。
陈新华陶兆宝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定量建立过程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人教社物理必修1教材第一章第3节是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研究,是高中学生第一次将微元和极限思想结合起来,对较为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研究,最终得出匀变速运动规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表达式.
陶兆宝
关键词:人教社教学效果微元
增强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有效性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一、高中课堂教学中增强探究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以知识传授型为主的接受性学习仍然占有过大的比重,大运动量的训练、高知识容量的接收式教学取得的短期功利,对很多师生有很强的诱惑.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使学生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
陶兆宝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物理课堂接受性学习知识传授大运动量
用深度备课引领实验的深度学习——以一个经典电磁感应实验的“颠覆”现象为例
2024年
以一个经典电磁感应实验中的“颠覆”现象为例,通过教师的深度备课,让“颠覆”现象价值重塑,实现对实验相关内容的深度学习,同时对该实验在教材中的编撰提出建议。
丁佐建陶兆宝
关键词:实验教学深度备课
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理融合思维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阐述了数理融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介绍了习题教学中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用物理模型解决数学问题、数学物理模型的深度融合等教学实例,提炼了培养学生数理融合思维的教学策略,并对数理思维融合的前景做了展望。
陈新华陶兆宝
关键词:习题教学学科融合
物理问题情景设置的科学性思考——以竖直平面里凸形圆周运动临界问题为例
2021年
当前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中"物理情景"成为高热点词,教学中设置符合教学需要的物理情景问题,成为教学最重要元素,教学情景的设置首先应符合科学性原则,否则将严重违背科学本质。例如竖直平面凸形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是高中最典型也是最基本的临界问题之一,正因为很基本太熟悉,有时问题设置中的科学错误隐藏之深,就更不容易被发现,发现之后的反思,无论对问题的设置者还是学习者都是一个很好物理观念澄清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陶兆宝陈新华
关键词:科学思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