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物不耐受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7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作为试验组,健康体检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对14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试验组IgG阳性率前3位是牛奶、鸡蛋、小麦;对照组IgG阳性率前3位是牛奶、鸡蛋、虾。对比可知,试验组患儿牛奶、鸡蛋Ig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虾、蟹IgG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4周后,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2.0%、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和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牛奶、鸡蛋是主要过敏原,提示医务人员加强饮食干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 黄荣
-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食物不耐受IGG饮食干预
- 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在2~4岁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治疗2~4岁哮喘儿童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活性药物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设计,纳入10家医院于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的245例2~4岁哮喘急性发作的住院儿童,按照1.5∶1的比例随机分为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简称雾化FP)组或雾化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简称雾化BUD组)。观察两组每日日间及夜间临床症状评分、呼吸指数评分及与基线的差值、其他哮喘缓解药物使用来评估有效性,以第3天日间临床症状评分与基线差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并进一步根据哮喘严重程度进行亚组分析。观察用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评估安全性。最终239例完成5~7 d的研究。结果两组间主要疗效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FP组第2天夜间临床症状评分与基线差值大于雾化BUD组(P<0.05);雾化FP组第4天日间临床症状评分大于雾化BUD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日间症状评分、夜间临床症状评分、呼吸指数评分及与基线差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应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例数及次数上,雾化FP组与雾化BUD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哮喘发作患儿,雾化FP组第2、4天夜间临床症状评分与基线差值均大于雾化BUD组(P<0.05),其余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均无鹅口疮及声音嘶哑发生;两组用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雾化FP(0.5 mg)治疗2~4岁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与雾化BUD(1 mg)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安全性良好;雾化FP在治疗第2天的夜间哮喘症状控制优于雾化BUD;在轻度哮喘发作患儿中,雾化FP在治疗第2、4天夜间哮喘症状控制优于雾化BUD。
- 程琪张晗尚云晓杨男韩晓华刘芬刘欣王娟陈宁蔡栩栩冯雍谭春迎王雅文杨晶杨柳戴吉成韩爽李静谭丽玲魏兵孙广荣范文文黄荣娄青蔡艳谢娜成焕吉
- 关键词:儿童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急性发作期
- 做好儿科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效果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患儿及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适时做好心理疏导与沟通,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平时治疗时间通过与住院患儿家属的沟通及患儿的表现,了解护患沟通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及问题存在原因。结果分析患儿及家长的身心特点,总结合适的沟通方法及技巧。结论总结患儿及家长的身心特点,提出一套合适恰当的沟通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临床诊疗效果的提高,增进医患关系,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障碍。
- 黄荣
- 关键词:儿科沟通
- 儿科用药现状及建议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针对儿童用药现状提出建议。方法根据坐诊时与家长沟通及观察,了解现今儿童用药现状。结果儿童体制不同于成人,儿科用药也应有其自身特点。结论针对目前儿科用药的安全及隐患,提出了儿科用药的几点建议。
- 黄荣
- 关键词:儿科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