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型胶原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缺损
  • 1篇胫骨
  • 1篇胫骨缺损
  • 1篇膝关节
  • 1篇膝关节置换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突变
  • 1篇基因突变分析
  • 1篇骨缺损
  • 1篇关节
  • 1篇关节置换
  • 1篇成骨
  • 1篇成骨不全

机构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熊永发
  • 2篇代端明
  • 2篇闫飞
  • 2篇周林
  • 2篇秦志华
  • 2篇曹虎
  • 1篇姚玉仙
  • 1篇王栋
  • 1篇杨胜龙
  • 1篇张伦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遗传学杂...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成骨不全Ⅰ型胶原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5例成骨不全(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 OI )患者Ⅰ型胶原基因( COL 1 A 1/COL 1 A 2)的突变。方法收集中国贵州5例成骨不全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 DNA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 DNA 直接测序法对标本进行Ⅰ型胶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所有患者 COL1 A1/COL1 A2基因均存在多个突变位点,仅1例患者为外显子突变外,其余均为内含子突变。结论Ⅰ型胶原基因( COL 1 A 1/COL 1 A 2)基因内含子突变也极有可能是中国人群成骨不全致病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提供了Ⅰ型胶原基因的突变谱。
王宗孝姚玉仙闫飞代端明张伦曹虎熊永发周林秦志华
关键词:成骨不全基因突变
初次膝关节置换Rand C型胫骨缺损处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初次关节置换胫骨Rand C型缺损的处理措施。方法8例(13膝)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Rand C型骨缺损患者。2膝外翻,11膝内翻;男2例(3膝),女性5例(10膝);年龄56~81岁,平均67岁。4膝自体骨移植,7膝螺钉骨水泥填充,2膝金属垫块。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2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x线平片及Lysholm评分结果。结果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21.150±4.059)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91.230±6.153)分,术后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t=-56.157,P=0.000),其中优(≥90分)4例(8膝),良(80~89分)4膝,中1膝76分,优良率92.3%,术后末次随访复查x线平片可见植骨均愈合,未见移位、骨吸收、骨溶解、胫骨平台塌陷、假体松动及感染征象。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胫骨近端RandC型骨缺损的治疗中,自体植骨、螺钉骨水泥、金属垫块为胫骨假体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近期疗效。
闫飞代端明王栋曹虎陈权书熊永发秦志华周林贺家州高登宁杨胜龙
关键词:关节置换骨缺损胫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