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端明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某医院患者感染创面检出葡萄球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患者创面感染葡萄球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送检创面感染标本葡萄球菌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从该医院临床送检的患者创面标本中共检出葡萄球菌224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28株和表皮葡萄球菌96株。创面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所试验的34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0种耐药率均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青霉素G耐药率超过50%。两种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吗啉恶酮、利奈唑胺和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全部敏感。结论该医院临床创面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但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更普遍且耐药率更高,提示加强监测和药敏试验。 谢朝云 闫飞 熊永发 代端明 杨忠玲 胡阳关键词:创面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 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病原学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合理用药及减少耐药菌产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监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 590株骨科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中,以伤口及创面感染分离率较高,各检出299株、122株,分别占50.68%、20.68%;其中革兰阳性菌244株,占41.36%,革兰阴性菌327株,占55.42%,真菌19株,占3.22%;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米诺环素、利奈唑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度较高外,对大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骨科创伤患者感染以伤口和创面感染多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革兰阳性及阴性菌耐药率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骨科创伤患者的感染与耐药产生。 谢朝云 闫飞 熊永发 代端明 杨忠玲 胡阳关键词:骨科 创伤 病原菌 耐药性 成骨不全Ⅰ型胶原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5例成骨不全(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 OI )患者Ⅰ型胶原基因( COL 1 A 1/COL 1 A 2)的突变。方法收集中国贵州5例成骨不全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 DNA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 DNA 直接测序法对标本进行Ⅰ型胶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所有患者 COL1 A1/COL1 A2基因均存在多个突变位点,仅1例患者为外显子突变外,其余均为内含子突变。结论Ⅰ型胶原基因( COL 1 A 1/COL 1 A 2)基因内含子突变也极有可能是中国人群成骨不全致病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提供了Ⅰ型胶原基因的突变谱。 王宗孝 姚玉仙 闫飞 代端明 张伦 曹虎 熊永发 周林 秦志华关键词:成骨不全 基因突变 初次膝关节置换Rand C型胫骨缺损处理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初次关节置换胫骨Rand C型缺损的处理措施。方法8例(13膝)严重膝内/外翻并骨性关节炎Rand C型骨缺损患者。2膝外翻,11膝内翻;男2例(3膝),女性5例(10膝);年龄56~81岁,平均67岁。4膝自体骨移植,7膝螺钉骨水泥填充,2膝金属垫块。术后随访6~39个月,平均2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x线平片及Lysholm评分结果。结果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21.150±4.059)分,术后末次随访平均(91.230±6.153)分,术后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t=-56.157,P=0.000),其中优(≥90分)4例(8膝),良(80~89分)4膝,中1膝76分,优良率92.3%,术后末次随访复查x线平片可见植骨均愈合,未见移位、骨吸收、骨溶解、胫骨平台塌陷、假体松动及感染征象。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胫骨近端RandC型骨缺损的治疗中,自体植骨、螺钉骨水泥、金属垫块为胫骨假体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性和近期疗效。 闫飞 代端明 王栋 曹虎 陈权书 熊永发 秦志华 周林 贺家州 高登宁 杨胜龙关键词:关节置换 骨缺损 胫骨 骨科创面感染葡萄球菌属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骨科创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6月-2014年4月骨科临床创面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126株,微生物病原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判断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标准,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26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9株占46.83%,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出67株占53.17%;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克林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耐药率分别为59.32%、35.82%;11.86%、0;44.07%、16.42%;72.88%、34.33%;67.80%、28.36%;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创面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与耐药率不断上升,耐药率明显高于骨科创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严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各种侵入性治疗的规范管理,控制耐药上升趋势。 谢朝云 闫飞 熊永发 代端明 杨忠玲 胡阳关键词:骨科 创面感染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