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兵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中足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中足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因中足粉碎性骨折就诊的患者共85例,以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复位并维持中足内外侧柱的形态和稳定,必要时结合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4种分型的AOFA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AOFAS评分为(65.6±12.8)分,术后6个月为(74.4±11.9)分,术后12个月为(82.5±14.6)分,术后24个月为(84.2±10.2)分,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以及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总体优良率为94%。结论:对于中足粉碎性骨折患者,自制组合式外固定架能恢复内外侧柱的解剖结构,固定较为稳定,使足部获得良好的功能。
- 杜志云崔丽丽崔晓兵苗爱军胡晓艳
-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三柱理论
- 核磁共振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影响研究
- 2020年
- 探讨对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完成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9月~2019年04月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诊断组(44例):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完成胸腰椎骨折诊断;对照组(44例):采用CT检查方法完成胸腰椎骨折诊断;就组间胸腰椎骨折检出数据展开对比。结果:诊断组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检出数据(97.73%)高于对照组(77.27%)明显(P<0.05)。结论: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得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疾病检出率显著提升,最终实现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以及预后。
- 崔晓兵
- 关键词:核磁共振检查
- CT与MRI检查在脑梗死并脑出血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 2020年
- 探讨对脑梗死伴有脑出血患者分别实施CT以及MRI检查后获得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8月~2019年0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作为检验对象;临床对所有患者分别展开CT检查以及MRI检查操作,并且保证两项检查操作间隔时间在12h以下,就最终脑梗死伴有脑出血疾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对于80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完成CT诊断后,脑梗死伴有脑出血患者获得确诊62例,梗塞合并脑出血经一次检出患者49例;脑梗死经不小于2次检出患者10例,脑出血经不小于2次检出患者8例;检出脑出血以及脑梗死部位分别为111个以及252个;对于80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完成MRI诊断后,脑梗死伴有脑出血患者获得确诊78例,梗塞合并脑出血经一次检出患者63例;脑梗死经不小于2次检出患者5例,脑出血经不小于2次检出患者4例;检出脑出血以及脑梗死部位分别为158个以及319个;最终发现上述表现MRI检查结果优于CT检查结果明显(P<0.05)。结论:MRI检查方法的有效应用,同CT比较,可使得脑梗死伴有脑出血患者疾病诊断效果获得有效提升,为获得最佳诊断结果,提倡将二者结合完成脑梗死伴有脑出血疾病诊断,以对患者病情状况做到客观反映,确保脑梗死伴有脑出血患者获得早期诊断以及治疗。
- 崔晓兵
- 关键词:CTMRI脑梗死脑出血
- 不同角度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构建基于MRI影像特征的胸腰椎骨折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不同角度置钉对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MRI影像特征,通过有限元软件构建胸腰椎骨折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mesh系统装配螺钉,以矢状面平行终板、斜向上终板7°、斜向下终板7°共3种角度置钉,模型施加载荷,模拟椎体在垂直、前屈、侧曲、后伸、旋转状态下的螺钉应力,比较5种状态下椎体的最大位移。另纳入同期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影像学资料,依据矢状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分为平行组(平行终板置钉)、向上组(斜向上终板置钉)、向下组(斜向下终板置钉)。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胸椎侧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缘高度比。术后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结果在各组模型中,椎体位移侧曲状态下最大,垂直状态下最小;在各运动状态下,椎体最大位移值平行组最大,向上组最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胸椎后凸角、胸椎侧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上组胸椎后凸角、胸椎侧凸Cobb角最小,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最高,与平行组、向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上组术后3个月ODI和JOA评分优于平行组和向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向上终板置入椎弓根螺钉可有效提高骨折椎体稳定性,有助于术后脊柱功能的恢复,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效果。
- 崔晓兵刘霞
- 关键词:胸椎腰椎脊柱骨折骨钉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