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作品数:15 被引量:109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对场所内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使用集中空调的7家宾馆饭店和候车室内的276名从业人员作为暴露人群,13家不使用集中空调的宾馆饭店、候车室内的356名从业人员作为对照人群,于2017年7-9月对以上人员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暴露组人群最近1个月上班时间的眼部、呼吸系统及皮肤等不适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集中空调暴露、女性、高文化程度和高家庭总收入是从业人员出现不适症状的危险因素,佩戴或使用防护用品是从业人员出现不适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公共场所使用集中空调可能对场所内从业人员健康相关症状产生一定影响,应加强卫生管理及监测。 陈丽 甄玲燕 应圣洁关键词:集中空调 公共场所 上海市闵行区大气污染与早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母亲孕期大气污染暴露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拟探讨上海市闵行区大气污染与新生儿早产的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闵行区2015—2016年的全部新生儿分娩和产妇相关资料,同时收集同期的大气污染和气象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各个大气污染物对新生儿早产的影响。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个体特征对大气污染与早产关系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闵行区6家接产医院总分娩新生儿29 324人,其中早产儿1 402例,早产发生率4.8%;早产儿中位数孕周为35.0周。研究期间,PM_(2.5)和NO_2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0.4、44.3μg/m^3,超过了国家标准。在孕早期,各大气污染物对早产的影响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孕中期,PM_(2.5)和CO对早产存在影响;其日平均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20.8μg/m^3和0.2 mg/m^3),早产的发生率将会分别升高11.2%(95%CI:6.7%~15.6%)和15.6%(95%CI:12.0%~19.1%)。在孕晚期,各污染物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M_(2.5)、SO_2、NO_2、O_3和CO的日平均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0.3、7.2、17.2、43.7μg/m^3和0.2 mg/m^3),早产的发生率将会分别升高14.6%(95%CI:3.3%~25.8%)、6.3%(95%CI:2.3%~10.3%)、13.8%(95%CI:5.8%~21.7%)、29.8%(95%CI:21.9%~37.8%)和9.5%(95%CI:2.4%~16.6%)。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孕中期或孕晚期暴露于各大气污染物导致女胎、多胎、二孩及以上和35岁及以上高龄产妇发生早产的风险较高。[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孕妇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暴露于大气污染可增加发生早产的风险。 顾怡勤 陈仁杰 陈丽 应圣洁关键词:大气污染 早产 孕期 病例对照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与职业紧张关系 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医务人员职业生命质量(QWL)现状及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522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生命质量量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分别对其QWL和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QWL总分为(97.7±13.8)分,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4.7%(181/522)。高职业紧张组医务人员QWL总分低于低职业紧张组(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紧张和周平均工作时间均是导致QWL降低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职业紧张是QWL的影响因素,其程度的增加可降低医务人员的QWL。 陈丽 金国忠 顾怡勤 尤佳恺 应圣洁关键词:医务人员 2016—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 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作为放射防护监管的重要内容,其监测情况有助于分析工作状态的个人防护状况,并为今后的防护工作的完善提供依据。[目的]全面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并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变化情况。[方法]依据GBZ 128—2019《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采用热释光剂量仪监测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工种涉及放射诊断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对2016—2019年度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工种和年份等计算人均年有效剂量和年集体有效剂量,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结果]2016—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均未超过20 mSv,监测总人数逐年增加,累计2496人。闵行区不同年份或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9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中位数分别为0.07、0.23、0.13、0.25 mSv·a^(-1),年集体有效剂量分别为122.34、208.92、152.74、209.94人·mSv。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38mSv)明显高于其他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结论]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未见超标现象,放射工作环境相对稳定,放射防护管理情况总体较好。 李莉珊 邓景渊 陈丽 顾怡勤 应圣洁关键词:核医学 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水平,以探讨今后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侧重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放射防护知识问卷》现场自填问卷的方法,对闵行区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闵行区动物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基础知识、防护知识知晓率及防护行为实践率均较高,达60%以上。5年以上放射工龄组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行为实践率均显著高于5年以下工龄组;本科及硕士防护行为实践率高于大专;兽医的防护行为实践率高于助理。低学历是防护行为不当的危险因素,OR值为3.9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低学历人员及宠物诊所内的兽医助理应为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的重点人群。 尤佳恺 陈丽 金国忠关键词:兽医 低浓度一氧化碳对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背景]针对低浓度一氧化碳(CO)暴露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短期效应,在不同地域不同的人群中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可为制定控制大气CO污染的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为CO毒理、生理学研究提供线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的]定量评价低浓度CO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短期效应。[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上海市闵行区居民总心脑血管疾病及冠心病、中风的每日死亡数据以及同期上海市大气污染物[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和气象资料(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将当日至前5 d单日滞后(lag0~lag5)的污染物浓度和当日至前1、3、5 d的污染物浓度移动平均值(lag01、lag03、lag05)分别引入模型,分析低浓度CO与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死亡的关联性,然后同时引入其他大气污染物进行多污染物模型拟合。以超额危险度(E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示增加的死亡风险。[结果]研究期间,CO的每日质量浓度(下称浓度)为(0.74±0.28)mg·m^-3,远低于我国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4 mg·m^-3),浓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闵行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为19544人。单污染模型中,CO与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死亡风险的关联均在lag05时最高,CO浓度每升高0.1 mg·m^-3,居民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风死亡风险升高,其ER(95%CI)分别为2.23%(1.34%~3.12%)、1.53%(0.19%~2.89%)和2.76%(1.57%~3.97%)。双污染物模型中,在分别调整了PM2.5、PM10、SO2和NO2以后,其效应失去了统计学意义。在最大效应滞后时间(lag05)条件下,CO浓度与3类死因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均呈近似线性的缓慢上升状态,且无明显阈值。[结论]低浓度CO暴露对人群总心� 应圣洁 陈丽 顾怡勤 汪曦 陈林利 李传奇关键词:一氧化碳 心脑血管疾病 中风 上海市闵行区宠物医院X射线防护现状调查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宠物医院X射线诊断机房的放射防护水平与管理情况。[方法]对闵行区11家宠物医院X射线诊断机房管理情况及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机房环境与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1家宠物医院均未执行新建、改建、扩建X射线诊断机房三同时原则。放射工作人员规范培训率70%,放射防护知识知晓率75%;防护用品配备率100%,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配备率73%,工作状态指示灯正常使用率55%。X射线诊断机房平均面积(5.8±2.7)m2,机房防护检测合格率82%。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73 m Sv/a。[结论]该区宠物医院X射线诊断机房的辐射防护水平较低,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不足,内部管理有待加强。 尤佳恺 陈丽 金国忠 欧阳霖关键词:X射线 大气低浓度一氧化碳对上海市闵行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群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大气低浓度一氧化碳(CO)对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群的影响,为保护易感人群,评价人群健康效应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01-01/2018-12-31期间CO逐日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CO日均浓度为0.74(0.30~3.02)m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共4 236例,日均死亡1.93例。滞后4 d,CO日均浓度每升高1 mg/m3导致总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RR值分别为1.144(95%CI:1.034~1.255)、1.185(95%CI:1.050~1.320)和1.141(95%CI:1.027~1.255),但对女性和≤65岁人群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在污染物浓度移动平均值(lag05)时,CO对总人群、男性和>65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表现出最强累积健康效应。结论大气低浓度CO与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降低CO污染水平,保护重点高危人群,降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 陈丽 陈丽 应圣洁 陈林利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呼吸系统疾病 2007-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了解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按照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规范要求,对2007-2016年闵行区8 273人次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临床检查异常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同性别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肝功能和B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眼科、心电图和B超检查的异常率增加;医学应用人员眼科、心电图和B超检查的异常率均高于工业应用人员。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尤佳恺 陈丽 应圣洁 顾怡勤关键词: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