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蓉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三联疗法
  • 2篇螺杆菌
  • 2篇根除幽门螺杆...
  • 2篇标准三联疗法
  • 1篇星状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类
  • 1篇益生菌
  • 1篇萎缩性
  • 1篇萎缩性胃炎
  • 1篇胃炎
  • 1篇细胞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紧张素
  • 1篇根除率

机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邓蓉
  • 2篇张婕
  • 2篇霍丽娟
  • 2篇李亚芳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标准三联与标准三联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商品名:亿活)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亿活在根除H.pylori感染中的临床...
邓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益生菌标准三联疗法非萎缩性胃炎
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疗效。方法收集内镜下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 C呼气试验(14 C-UBT)均为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A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肠溶片20mg Bid+阿莫西林1.0g Bid+呋喃唑酮0.1g Bid)7d;B组先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再口服亿活(0.5g Bid)14d;C组先口服亿活14d,再给予标准三联疗法7d;D组同时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及亿活7d,再继续口服亿活7d。各组患者均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 C-UBT。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185例患者完成随访。B、C、D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A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B、C组患者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D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均高于B、C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C组,但B、C、D三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亿活不同方式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H.pylori的根除率,其中亿活与标准三联同时服用(D组)既可以快速重建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同时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总疗程比B、C组短,患者依从性好,因此最具有临床价值。
邓蓉霍丽娟张婕李亚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标准三联疗法
Ang(1-7)对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TGF-β1/Smad3、CTGF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情况的影响,进而探讨Ang(1-7)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星状细胞中Mas受体、TGF-β1、Smad3及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组肝星状细胞凋亡活性增加,TGF-β1、Smad3、CTGF、Mas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2)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Ang(1-7)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而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P<0.05),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结论 (1)AngⅡ可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2)Ang(1-7)可促使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Mas受体表达下降(P<0.05),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增加(P<0.05)。
李亚芳霍丽娟张婕邓蓉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血管紧张素类SMAD3MAS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