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霍丽娟

作品数:148 被引量:698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结肠
  • 30篇肝硬化
  • 28篇溃疡
  • 26篇结肠炎
  • 25篇溃疡性
  • 24篇幽门螺
  • 24篇幽门螺杆菌
  • 24篇螺杆菌
  • 24篇溃疡性结肠炎
  • 20篇细胞
  • 20篇静脉
  • 18篇门静脉
  • 17篇纤维化
  • 14篇门静脉高压
  • 14篇静脉高压
  • 14篇肝纤维化
  • 11篇黏膜
  • 11篇门脉
  • 11篇门脉高压
  • 10篇三联疗法

机构

  • 12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7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大同市第五人...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太原市第三人...

作者

  • 137篇霍丽娟
  • 15篇田玲琳
  • 14篇黄会芳
  • 10篇赵和平
  • 9篇张婕
  • 6篇张锁娟
  • 6篇刘莹
  • 6篇党小红
  • 6篇徐大毅
  • 6篇王晋江
  • 6篇郭俊芝
  • 6篇贾慧
  • 6篇武淑君
  • 5篇师永盛
  • 5篇安丽婷
  • 5篇韩晓栋
  • 3篇李婷婷
  • 3篇刘近春
  • 3篇郭海荣
  • 3篇李亮成

传媒

  • 2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4篇国际消化病杂...
  • 13篇中华消化杂志
  • 8篇中国药物与临...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当代医学
  • 6篇临床荟萃
  • 5篇胃肠病学和肝...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胃肠病学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山西预防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护理研究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CEI与ARB联合使用对糖尿病大鼠肾保护作用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巨噬细胞ED1抗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并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对肾脏的保护机制。   本研究发现,ARB-缬沙坦可以通过抑制主...
霍丽娟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免疫组化法ACEIARB
文献传递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近期及3年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观察其近期疗效、合并症及3年随访结果。结果25例门静脉建立有效分流,成功率893%,门静脉主干压由术前(406±086)kPa[(3053±6.45)mmHg]降至(233±0.79)kPa[(17.55±6.00)mmHg],P<001。分流后食管静脉曲张基本消失率为36%,减轻率为40%。术后腹水减轻率为762%。脾脏缩小一半以上者60%。术后2周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大于20U/L占52%,总胆红素升高大于17μmol/L占48%,并发症总发生率28%。随访3年,复发出血375%,病死率313%。结论TIPSS可迅速降低门静脉压力,近期疗效满意,中期疗效欠佳,术后并发症较多。
霍丽娟徐大毅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内门体分流术
中药胃肠力苏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Ⅱ期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中药胃肠力苏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Ⅱ期临床试验 )。方法 采用双模拟双盲对照方法 (西沙必利片为对照药 )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情况 ,胃排空变化情况及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 胃肠力苏胶囊治疗组对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 86.67% ,西沙必利片对照组为 80 .0 % ,两组比较 (P >0 .0 5 ) ;服药后比较两组胃排空的变化(P >0 .0 5 ) ,未发现治疗组药物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胃肠力苏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
许翠萍霍丽娟房小芬李亮成耿引凤徐大毅
关键词:胃排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疗法
Th17细胞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免疫调节功能障碍在IBD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Th细胞分化不受调控及其细胞因子过度激活时,免疫系统会转变成促炎状态,进而诱发自身免疫性炎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h17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IBD的发病。这些发现使Th17细胞及调节其发育和功能的途径成为治疗的靶点。文章就Th17细胞在IB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李晓彤霍丽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因子
门静脉高压性肠病的诊治
2011年
一直以来,临床上多把肝硬化、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归咎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事实上,门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则是另一类不容忽视的主要病因之一。而近年来,门脉高压性肠黏膜病变的报道逐渐增多,由其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也不在少数。长期门脉高压症(PHT)可引起胃肠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肛门直肠的病变,其中发生于结肠者称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PHC)。
霍丽娟
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肠黏膜病变诊治上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
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及降低门静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降低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制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成模后将大鼠分为缬沙坦组、模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缬沙坦及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治疗15d,各组于治疗结束测门静脉压力(P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肝脏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PVP明显降低[分别为(9.2±1.7)mmHg和(13.3±2.3)mmHg,P<0.01];MAP和HR无明显变化[分别为(80.7±28.9)mmHg比(88.5±11.8)mmHg,(367±56)次/min比(381±51)次/min,P>0.05],同时HA、PCⅢ和α-SMA表达水平也较模型组降低[分别为(409.70±196.41)ng/ml比(723.71±121.41)ng/ml,(82.69±20.06)μg/L比(118.73±31.81)μg/L,(0.27±0.09)%比(2.26±0.34)%,P<0.01]。结论缬沙坦可安全、有效地降低大鼠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可能与作用于肝星状细胞有关,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黄会芳霍丽娟
关键词:平滑肌肌动蛋白类
美沙拉嗪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颗粒(艾迪莎)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联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方法 38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颗粒(1.0 g/次,4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UC患者血清中MDA浓度和SOD活力,同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MDA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活力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颗粒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UC较单独使用美沙拉嗪颗粒可更明显地降低MDA的水平,升高SOD活力。
安丽婷霍丽娟师永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氧自由基美沙拉嗪
白细胞介素-2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肝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作用
2017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2(IL-22)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肝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大鼠正常肝细胞BRL-3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梯度浓度的重组IL-22(1、10、50 ng/ml)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均给予2 ng/ml的TGF-β1进行刺激,培养48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 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空白对照组vimentin 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0.11、0.67±0.08,E-cadherin 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8、0.77±0.0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vimentin m RNA(1.24±0.02)和蛋白(0.96±0.06)的表达均增强(t值为-3.805和-4.946,均P<0.05),E-cadherin m RNA(0.81±0.06)和蛋白(0.58±0.03)的表达均减弱(t值为2.868和4.890,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梯度浓度重组IL-22干预组vimentin m RNA(0.97±0.10、0.57±0.03、0.30±0.77)和蛋白(0.86±0.03、0.74±0.02、0.61±0.04)的表达均减弱(F值为115.068和45.057,均P<0.05),E-cadherin m RNA(1.03±0.07、1.31±0.02、1.61±0.09)和蛋白(0.70±0.02、0.80±0.03、0.88±0.03)的表达均增强(F值为81.163和59.197,均P<0.05);梯度浓度的重组IL-22(1、10、50 ng/ml)干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GF-β1能诱导大鼠肝细胞发生EMT,IL-22能够逆转TGF-β1介导的EMT,且呈剂量依赖性。
李婷婷霍丽娟倪雅惠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转化生长因子Β1上皮-间质转化肝细胞
IL-22对乙醛诱导下HSC增殖活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对乙醛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增殖的影响. 方法:(1)体外培养HSC-T6s,采用不同浓度(...
倪雅惠霍丽娟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白介素-22肝星状细胞
门静脉高压异位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诊治进展
2024年
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EcV)是指发生于食管胃底以外的门体侧支循环,主要与各种原因导致的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 PH)有关。EcV发生率低,但出血及死亡率高。EcV出血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内镜、介入和外科手术等,常需多学科协作诊治。目前关于EcV多为个案报道,缺乏相关诊治指南,临床医师对其认知不足,造成诊治困难。本文就EcV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EcV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陈晓天霍丽娟
关键词:异位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