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癌
  • 2篇胆系
  • 2篇胆系恶性肿瘤
  • 2篇蛋白
  • 2篇原发性
  • 2篇糖链
  • 2篇糖链抗原
  • 2篇透明细胞
  • 2篇透明细胞癌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临床诊断价值
  • 2篇抗原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肝肿瘤
  • 2篇高尔基体
  • 2篇癌抗原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9篇刘星雨
  • 5篇范正军
  • 5篇张劲夫
  • 3篇范正君
  • 2篇高剑波
  • 1篇李秋雨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肝脏原发性透明细胞癌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发现肝占位5月余”入院。患者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肝内占位并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AFP6.930ng/mL。
王夏婉刘星雨高剑波范正君
关键词:肝肿瘤透明细胞癌
黏胆症13例临床分析
黏胆症(Mucobilia)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肝内外胆道积聚大量胶冻样黏液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为反复出现的黄疸、胆道炎症等,偶有发热.黏胆症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辅助检查亦难以明确性质及病变部位,故术前诊...
朱广灿范正君刘星雨张劲夫
关键词:病理机制
黏胆症13例临床诊治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黏胆症现阶段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对黏胆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今收治的13例黏胆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病理结果为胆管黏液腺癌8例、胆囊腺癌1例、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2例,2例临床病理未证实,临床表现为黄疸及腹痛,大量黏液阻塞胆道。7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最长已存活26个月;6例行姑息性手术,最长存活15个月。结论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PTCD有助于黏胆症的临床诊断,胆道置管引流可提高生存质量,但不能延长生存期,根治手术加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预后。
朱广灿范正君刘星雨张劲夫
关键词:预后
胆汁中CA19-9、CA125对胆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胆汁中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对胆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胆系疾病患者共95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肿瘤、良性病变两组,术前抽取血清样本,术中抽取胆汁样本,分别测定血清及胆汁中CA19-9、CA125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对临床诊断意义.结果:胆系恶性肿瘤组血清及胆汁中CA19-9及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胆系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系良、恶性疾病组胆汁中CA19-9及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清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汁CA19-9、CA125及双项联合测定的灵敏性为90.48%、83.33%和92.86%,特异性为43.40%、64.15%和72.63%,均优于血清指标(均P<0.05).结论:胆汁中CA19-9及CA125对于胆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指标,且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提高胆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
朱广灿范正军刘星雨张劲夫
关键词:胆系恶性肿瘤胆汁糖链抗原19-9癌抗原125
高尔基体膜蛋白Ⅱ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7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尔基体膜蛋白Ⅱ(GOLPH2义称GP73)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现报道如下。
刘星雨朱广灿张劲夫范正军
关键词:高尔基体胆囊癌膜蛋白
高尔基体蛋白GP73和Ki-67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检测高尔基体蛋白GP73和Ki-67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胆囊癌的增殖、侵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手术切除胆囊癌58例,胆囊腺瘤15例,胆囊息肉15例标本中GP7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胆囊癌组织中GP73和Ki-67的表达量(72.4%,67.24%)高于胆囊腺瘤(40.0%,26.7%)及胆囊息肉(13.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的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Nevi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Nevin分期相关(P<0.05)。二者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73,P=0.000)。GP73和Ki-67表达阴性的患者术后生活期高于表达阳性的患者。结论:GP73和Ki-67的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增殖、浸润相关,联合检测GP73和Ki-67有助于判断胆囊癌进展及预后。
刘星雨范正军周闯陆旭
关键词:胆囊肿瘤高尔基体糖蛋白73KI-67
咀嚼口香糖对脾切断流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并从神经和体液两方面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行脾切断流术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咀嚼无糖口香糖组和对照组.咀嚼口香糖组从术后4 h开始咀嚼口香糖,于第3次咀嚼口香糖后1 h抽取血液检测胃泌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照组则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胃泌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82 h±1.52 h vs 42.82 h±1.30 h)、首次排气时间(60.63 h±2.78 h vs 67.43 h±2.84 h)、首次排便时间(70.13 h±3.12 h vs 86.39 h±2.43 h)、住院时间(12.46 d±0.71 d vs 15.52 d±0.85 d)比较,前者较后者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P=0.000).而实验组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1,P=0.075).咀嚼口香糖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而术后恶心、呕吐以及肠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脾切断流术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方法简便安全,可作为脾切断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儿茶酚胺的水平相关.
刘星雨范正军王夏婉
关键词:咀嚼口香糖胃肠功能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PCCCL)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PCCCL的CT图像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总结该病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肝左、右叶同时累及的多发病灶并伴有肝内及肺内多发转移。病灶最大径1.3~15.8 cm,其中直径<4 cm者7例,直径>10 cm者5例。平扫11例呈低或等密度,其中9例密度不均,5例内可见CT值约-10^-30 HU的脂肪密度影,且均出现在直径>10 cm的病灶中。增强扫描,8例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持续轻度强化,病理证实透明细胞比例较高;4例动脉期明显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组织,门静脉期呈相对低密度,病理证实透明细胞比例相对略低。5例肿瘤内见结节状强化的软组织密度影。6例可见环形的包膜样强化。结论 PCCCL因其透明细胞比例不同,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大,但CT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特点,CT表现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最终诊断仍需结合病理。
王夏婉刘星雨高剑波柴亚如李秋雨
关键词:肝肿瘤透明细胞癌病理学
胆汁中CA19-9、CA125对胆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文检测并比较胆系恶性肿瘤患者胆汁、血清中CA19-9、CA125的表达水平发现,胆汁中CA119-9、CA125对胆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指标,且两项联合测定对提高胆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率更有意义。随着近年来ER...
朱广灿范正军刘星雨张劲夫
关键词:胆系恶性肿瘤癌抗原125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