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光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随访
  • 6篇艾滋病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干预
  • 3篇随访管理
  • 3篇干预效果
  • 2篇依从
  • 2篇依从性
  • 2篇知识
  • 2篇随访干预
  • 2篇评价及影响因...
  • 2篇管理队伍
  • 2篇服药依从
  • 2篇服药依从性
  • 1篇地铁
  • 1篇地铁站
  • 1篇真菌
  • 1篇知信行
  • 1篇社会支持
  • 1篇随访研究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0篇杨永光
  • 8篇王宇明
  • 8篇王重建
  • 7篇孙亮
  • 7篇郭笑
  • 6篇刘阳
  • 6篇周浩
  • 1篇王炳蔚
  • 1篇郗园林
  • 1篇黄璐
  • 1篇朱杰辉
  • 1篇刘洋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第四届全国分...

年份

  • 8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市轨道交通空气微生物浓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调查某市地铁站空气微生物浓度及分布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随机抽取该市的5个地铁站,对其空气微生物分布状况、温度、湿度、人流量进行调查,并对空气微生物种类进行鉴定分析。结果:站台、站厅、车厢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100%,细菌总数分布表现为车厢、站厅>站台>地面。站台、站厅、车厢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72%、60%、50%,真菌总数分布表现为地铁内部(站台、站厅、车厢)菌落总数都大于地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与人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0.344(P<0.05)。细菌中优势菌为葡萄球菌属,真菌中优势菌为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结论:该市地铁内部细菌污染程度较轻,但真菌污染程度较严重,且空气微生物浓度与人流量密切相关。
龙金照朱杰辉黄璐杨永光郗园林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地铁站细菌真菌
随访干预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规范化随访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为随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的835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5个项目县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规范化随访率为64.31%(537/835),总体知识知晓率为83.11%,其中规范化随访组为85.10%,非规范化随访组为7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2组比较,亲戚、朋友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日常性行为中规范化随访组安全套使用情况优于非规范化随访组(P<0.001)。结论:规范化的随访干预能够有效改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知信行,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王炳蔚侯宜坦孙亮杨永光郭金玲李自钊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随访知识
对艾滋病随访管理队伍的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河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个项目县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员进行基线调查,督导干预1年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基线和随访调查分别纳入研究对象139人和128人,他们的能力测评得分分别为(27.77±5.49)和(29.77±4.93)分,(t=3.121,P=0.002),其中分析评价能力、政策执行能力、社区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6、P<0.001,t=4.613、P<0.001,t=2.626、P=0.009,t=2.976、P=0.003)(P<0.01)。结论随访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丰富的随访管理经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对随访工作满意和年总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随访管理能力的提升。
刘阳周浩杨永光郭笑孙亮梁淑英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艾滋病随访管理干预效果影响因素
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培训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的随访管理能力及培训效果,为进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治人员的随访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培训前后对学员的随访管理能力及培训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对培训效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员随访知识得分由培训前的(5.91±1.58)分提高到(8.23±1.73)分(t=8.711,P<0.001),随访管理能力得分由培训前的(26.92±3.93)分提高到(31.17±3.19)分(t=8.4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分析评价能力、政策执行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文化技能、社区实践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职称(OR=3.521)、单位级别(OR=4.299)和培训次数(OR=2.833)。超过90%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提示教与学都达到了培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结论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艾滋病防治人员的随访管理能力,该培训模式和方法可行有效。
杨永光周浩刘阳郭笑孙亮梁淑英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艾滋病
随访干预对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随访干预前后对河南省五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市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社会支持度和服药依从性进行基线和随访调查评价。结果基线和随访调查分别纳入研究对象911人和860人,其中抗病毒治疗者分别为798人和795人。HIV/AIDS患者基线与随访调查的社会支持总平均得分分别为(38.64±7.87)分和(40.36±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6,P<0.001);随访干预后调查对象各维度支持得分均高于基线调查平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研究对象基线与随访调查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与依从性差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8,P<0.001)。结论随访干预可以有效提高HIV/AIDS患者社会支持和服药依从性,且社会支持得分越高,服药依从性越好。
杨永光梁淑英刘阳郭笑孙亮李自钊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HIV随访研究社会支持
艾滋病随访管理队伍干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河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五个项目县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人员进行基线调查,督导干预一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
杨永光
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评价方法分析与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评价方法对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评价的差异和一致性,为艾滋病防治人员工作能力的评价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市从事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的139名人员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客观评价法、综合评分法、自评价法对调查对象的随访管理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鉴别能力。结果采用客观评价法、综合评分法、自评价法所得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的得分分别为(27.78±5.49)分、(5.25±2.44)分和(27.12±3.30)分,综合评分法和自评价法与客观评价法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804和0.662。以客观评价法为参照标准,绘制ROC曲线,综合评分法和自评价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95%CI=0.837-0.944)和0.830(95%CI=0.757-0.888),一致率分别为86.33%和77.70%,Kappa值分别为0.771和0.620。结论综合评分法和自评价法具有与客观评价法相似的鉴别效能,在实际工作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周浩梁淑英孙亮刘洋杨永光郭笑李自钊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艾滋病
河南省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态度培训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河南省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的培训效果。方法:采用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量表和Froman Oven修订的艾滋病态度量表进行调查,比较培训前后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结果:培训前后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分别为18.68±3.702和23.83±3.7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艾滋病防治基础知识、职业暴露知识和随访知识得分分别为6.60±2.002 vs 7.96±2.060、6.17±1.418 vs 7.64±0.738、5.91±1.589 vs 8.23±1.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前后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得分分别为1.45±0.590和1.48±0.52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单位(OR=3.921)、职称(OR=3.238)、专/兼职(OR=2.857)。同时,超过90%的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对培训效果和培训资源感到满意,提示教与学都达到了培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结论:通过培训未能明显改变艾滋病随访管理人员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但是能有效提高培训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杨永光刘阳周浩郭笑孙亮梁淑英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
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干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示范区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调查方式,在随访干预前后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区从事艾滋病随访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基线和随访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线和随访调查分别纳入研究对象139人和128人,分别对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进行测评,河南省艾滋病防治人员基线与随访调查的随访管理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27.12±3.30)分和(30.51±6.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干预后调查对象随访管理能力平均得分及其8项基本技能得分均高于基线调查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艾滋病防治人员随访管理能力干预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流行水平(OR=6.191)、培训次数(OR=25.631)、随访工作时间(OR=4.958)3个变量。结论随访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治人员的随访管理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艾滋病防治人员的随访干预和系统培训。
杨永光周浩刘阳郭笑梁淑英尹姗姗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艾滋病干预效果影响因素
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5个艾滋病防治示范县/市的796名抗病毒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704(88.4%)人服药依从性好;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收入水平(χ2=7.674,P=0.022)、确诊年限(χ2=5.203,P=0.023)、社会支持程度(t=2.870,P=0.004;t=2.500,P=0.013;t=2.337,P=0.020)等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确诊年限(P=0.006,OR=0.401)、收入水平(P=0.003,OR=0.364)、客观支持(P<0.001,OR=1.180)、主观支持(P=0.002,OR=1.075)、支持的利用度(P=0.005,OR=1.163)。结论河南省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抗病毒治疗中,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杨永光周浩刘阳郭笑孙亮梁淑英王重建王宇明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