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鹏
-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的改进被引量:2
- 2021年
- 以淀粉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土壤的筛选和培养,从而选取合适的微生物,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且实验现象明显。结果表明:制作土壤浸出液选用肥沃田地花草根系处的表层土(-5 cm~0)比中层土(-5 cm以下)实验现象较明显,且只需四天即可观察到现象;将表层土加水浸湿培养1d,再与淀粉糊等体积混合培养3 d,砖红色沉淀更明显。
- 张妍于鹏王婧婧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
- 民勤荒漠区子午沙鼠家群分析及其亲权鉴定
- 本研究分别于2018年4月到7月,2019年4月到6月,在子午沙鼠的繁殖期间,对甘肃民勤县苏武山林场(38°32'24"-38°32'25"N,103°6'40″-103°6'42"E,海拔1377.27米)的子午沙鼠进...
- 曹瑞东陈卓张明宇缪菲杨敏娜龚大洁于鹏
- 关键词:子午沙鼠民勤荒漠区群分析亲权鉴定
- 文献传递
- 对民勤荒漠区子午沙鼠配偶偏好行为的研究
- 配偶偏好是单配制物种在配偶选择实验中偏好配偶而不是陌生异性个体的行为,配偶选择行为是检验物种婚配体系的重要行为学特征.本实验系统观察了室内繁殖的F1代子午沙鼠的配偶偏好行为,结果表明雌性沙鼠在配对3天后与配偶鼠的接触时间...
- 于鹏南旭梅肇昊驰陈向阳
-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科教融合理念的强化与运用被引量:7
- 2021年
-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不可或缺的两大职能,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两者的关系存在失衡、融合度低等问题。本文从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及教学已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从应用科研思政教育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结合科研实践开发实验项目、加强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树立科教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 杨颖丽李家雯丁艳平杨少斌张娅伍雨娟王飞于鹏
- 关键词:教学
- 复合不育剂EP-1对子午沙鼠母本行为及子代个体发育的影响
- 于鹏,E-mail:yupeng200408@163.com炔雌醚是人工合成的脂溶性类雌激素,通过改变生殖器官的结构来控制雄性不育。左炔诺孕酮为全人工合成的强效孕激素,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紧急避孕药。EP-1是由炔...
- 陈卓曹瑞东肇昊驰于鹏
- 关键词:子午沙鼠个体发育
- 文献传递
- 特殊教育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被引量:3
- 2021年
-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建构和完善"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调课程价值、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评价方式等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与梳理,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
- 王飞陈娇郝雪杨颖丽于鹏陈凌云
- 关键词:特殊教育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 探究繁殖期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的配偶偏好行为
-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在实验室条件下,性情温和、社会行为丰富、白天常聚集休息、夜晚活动频繁,且繁殖情况良好,因此很有可能成为研究社会行为的良好动物模型.然而其婚配制度仍不清楚,配偶偏好行为尚无...
- 于鹏欧锐杨旭升
- 关键词:子午沙鼠繁殖期偏好行为
- 绵羊骡马肿瘤间质构造的比较组织学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采集绵羊、骡、马肿瘤组织,通过石蜡切片的常规染色(HE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和网状纤维染色(Gomori银染色法)技术,对腺瘤、腺癌、纤维瘤、纤维肉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和鳞状细胞癌的间质构造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胶原纤维的走向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网状纤维在鳞状细胞癌的癌巢周边较多,瘤细胞之间未见分布,但在纤维瘤、纤维肉瘤、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瘤细胞之间均有分布;间质内毛细血管极少分化成熟。上述结果进一步明确了上述动物常见肿瘤间质的构成及其纤维和血管在分布、数量、染色特性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 宗惠冯旭王彩芬位玉清杜海迪曹旺杰于鹏
- 关键词:肿瘤间质网状纤维绵羊
- 师范类“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5
- 2021年
- 塑造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精神是师范类院校责无旁贷的任务和使命,而将教育精神的养成融入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则是值得深入探索和尝试的有益之举。"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模式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师范类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因此,该课程可成为师范类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挖掘相关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围绕师范生应具备的敬业与担当、仁爱与创新、献身与好学等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价值追求,更好地将德育与智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精神道德的力量,从而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
- 杨少斌丁艳萍杨颖丽于鹏
- 关键词: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案例
- 牛至油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6
- 2017年
- 牛至油作为一种新型动物保健药物,具有促进生长、抗菌、杀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然而其毒性大小尚未见报道。采用Bliss法设计,对昆明小鼠单次灌胃牛至油,测定其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及其95%可信限,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对小鼠进行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牛至油单次灌胃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包括自发活动减少、闭眼、俯卧、震颤、毛发直立、强制性-阵挛性抽搐、角弓反张等,LD_(50)为688.33mg/kg,95%可信限为584.33mg/kg^806.34mg/kg。死亡小鼠均毛发直立、个体消瘦;剖检均可见肝、肾肿大;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高剂量组肝、肾组织受损明显,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疏松,肝血窦扩张;肾小球严重肿胀,肾小囊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肿胀、坏死。综上所述,牛至油对小鼠单次灌胃具有一定毒性,属于低毒物质。
- 欧锐南旭梅吕旭英李琦于鹏
- 关键词:牛至油急性毒性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