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小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抗体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肝
  • 2篇疫苗
  • 2篇疫情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麻疹
  • 2篇免疫规划
  • 2篇抗体水平
  • 2篇监测分析
  • 2篇风疹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机构

  • 8篇攀枝花市疾病...
  • 3篇攀枝花学院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8篇黄小梅
  • 6篇蓝羲
  • 4篇周晓莉
  • 3篇魏小庆
  • 2篇陈鑫莹
  • 2篇黄星辉
  • 2篇王素芹
  • 2篇周晓莉
  • 1篇毛素玲
  • 1篇沈来红
  • 1篇黄婷
  • 1篇程秀伟
  • 1篇袁珩
  • 1篇周丽君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15年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为评估风疹疫情风险,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攀枝花市所有5个县(区)分别随机抽取7个年龄组,各组不少于20名健康人群作为抗体监测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风疹IgG抗体。结果共采集有效血清样本681份,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平均71.95%;不同性别、民族、户籍地、居住地类别人群风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明显,不同县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接种情况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IgG抗体水平较低,人群免疫屏障脆弱,输入性病例引起风疹暴发疫情的风险值得警惕;应加强风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并确保MMR的高接种率;育龄妇女感染风疹风险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对育龄期女性风疹疫苗接种的推动工作。
蓝羲魏小庆周晓莉黄小梅
关键词:风疹抗体
攀枝花市两起学校风疹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攀枝花市两起同期发生的学校风疹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风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两起疫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起疫情共报告学生病例27例,年龄13~17岁,均无疫苗接种史;风疹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IgM阳性率(χ^(2)=9.43,P<0.05);2017年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6,P<0.05);实施风疹防控措施和应急接种疫苗后,新发病例明显减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学校的日常防控措施流于形式,专职校医缺乏,疾病监测敏感性低,病例发现和报告不及时使风疹的自然流行未得到有效控制,形成聚集性疫情;在控制聚集性疫情时,接种疫苗依然是最高效、最便捷的防控措施;对风疹疑似患者开展核酸检测,作为风疹IgM抗体检测的补充,可进一步减少漏诊,对控制风疹疫情十分有利。
李华蓝羲陈鑫莹封正娟黄小梅周晓莉黄星辉王素芹
关键词:风疹疫苗聚集性疫情核酸检测抗体检测
攀枝花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和分析攀枝花市全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免疫状况;为进一步完善攀枝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攀枝花市5个县(区)全人群常住人口,分7个年龄组(<1岁、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每个年龄组抽取约20人,总共706人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攀枝花市人群HBs Ag阳性携带率为2.12%,抗-HBs阳性率为79.32%。共监测<5岁儿童301名,HBs Ag阳性携带率为1.33%,抗-HBs阳性率为85.05%。<15岁监测对象共506名,HBs Ag阳性携带率为1.58%,抗-HBs阳性率为82.81%。结论攀枝花市人群HBs Ag阳性携带率低于2012年全省平均水平,低于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抗-HBs阳性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抵抗乙肝病毒能力相对较高并逐步增强。
沈来红黄小梅封正娟
关键词: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抗体水平
2019年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麻疹及疫苗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按照年龄组分层随机抽样抽取916人,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麻疹IgG。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IgG阳性率为89.08%;不同县(区)人群麻疹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3,P<0.05);不同年龄组的麻疹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人群麻疹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82、0.16,P>0.05);1~<15岁年龄组的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接种率为89.68%;不同年龄组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48.56,P<0.05);1~<15岁年龄组,全程按期接种疫苗人群的麻疹IgG阳性率高于未按期接种或接种时间不详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3,P<0.05);随疫苗接种时间延长,麻疹IgG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5,P<0.05)。结论 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水平与世卫组织标准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加强查漏补种工作。全程按期接种疫苗对提高人群麻疹IgG阳性率尤为重要,建议在7~<15岁年龄组加强接种1剂次麻疹类疫苗,以增强对该人群的保护。
李华黄小梅蓝羲周晓莉陈鑫莹王素芹魏荣杰
关键词:麻疹IGG免疫规划阳性率消除麻疹
“乙肝疫苗事件”对攀西地区预防接种工作影响的调查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事件"导致的攀西地区居民、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态度变化及疫苗接种率变化,提出应对措施。方法电话访谈302名0~23月龄儿童家长;调查市、县两级各3家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产科接种人员;问卷调查25个乡镇卫生院接种人员。结果知道"乙肝疫苗事件"的家长中,46.77%肯定或怀疑事件中儿童的死亡与乙肝疫苗有关;知道"乙肝疫苗事件"前,62.90%的家长认为乙肝疫苗安全,知道此事件后,比例降为31.72%;16名医院产科接种人员,9人认为乙肝疫苗安全;25名乡镇卫生院接种人员对乙肝疫苗安全性态度在事件前后无明显变化,但其中3个乡镇暂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6所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在"乙肝疫苗事件"期间较上年同期呈下降趋势。结论 "乙肝疫苗事件"对儿童疫苗接种造成了不利影响,应加强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和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的建设。
蓝羲魏小庆黄小梅黄星辉周晓莉
关键词: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媒体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传染性,防止疫情反弹,提出防控建议。方法收集无症状感染者个案资料和流调报告,采用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四川省现有108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主要发现方式为密切接触者筛查、社区筛查和国际交通检疫。无症状感染者的时间分布高峰晚于确诊病例,早期以境内输入和本地感染者为主,后期以输入感染者为主;平均年龄(33.20±17.50)岁,小于确诊病例平均年龄(44.38±16.41)岁(t=-5.29,P<0.05),50岁以下的无症状感染者占比(79.63%)高于确诊病例(67.90%)(χ~2=5.96,P<0.05);无症状感染者职业构成与确诊病例构成不同(χ~2=46.67,P<0.05),学生及幼托儿童占比高于确诊病例(χ~2=31.26,P<0.05)。其中4例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引起了本地病例传播,4起传播链二代续发率最高为50.00%。4起传播链的总体感染率为5.45%(9/165)。结论本省无症状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且具有传染性,及时对高人群和密切接触人员的筛查,对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反弹有重要意义。
黄小梅黄婷黄婷袁珩程秀伟周丽君文桂欢王小娟毛素玲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征
2005-2014年攀枝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分析攀枝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攀枝花市2005-2014年甲肝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攀枝花市2005-2014年甲肝平均发病率11.3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煤矿企业居多的地区和农村地区。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EPI)后,甲肝发病率由2005年的21.39/10万降至2014年3.08/10万,0~14岁病例数构成比由24.62%降低至13.32%,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构成比减少9.40%,季节高峰明显削平。结论甲肝疫苗纳入EPI后,攀枝花市甲肝流行强度明显下降,季节性高发不明显,15岁以上人群、煤矿企业地区和农村地区是防控重点。应推进社区健康教育,强化饮食卫生监督,建议开展15岁左右人群甲肝抗体水平测定和甲肝疫苗的补种,以及成人甲肝疫苗接种,将新农村建设和甲肝综合性防控工作相结合。
蓝羲魏小庆黄小梅周晓莉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攀枝花市2013年和201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近年来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为评估麻疹疫情风险,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采用SPSS22.0进行检验。结果2013年和2015年分别采集有效血清样本706份和682份,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是84.84%、87.24%;不同年龄段、不同接种情况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和2015年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年间均是<1岁组、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且2015年15~岁组及≥20岁组抗体水平较低。2015年,全人群、15岁以下人群与3~15岁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全人群与15岁以下人群接种两剂次及以上麻疹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均大于只接种一剂麻疹疫苗、未接种麻疹疫苗和接种记录不详的人群。结论抗体水平低的人群是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低年龄组及成人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且麻疹高发,是攀枝花市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
黄小梅蓝羲周晓莉魏雪雨
关键词:麻疹抗体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