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西汀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Ⅲ期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47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同步放化疗组(...
- 潘巍孙海王守华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症状和疗效探讨
- 2016年
-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患者均为经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或转移,或病期晚无法耐受手术治疗。患者均严格给予阿帕替尼单药口服治疗,服药一个月后评估病情。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肿瘤缓解情况。结果:全组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0例,症状明显缓解10例,症状部分缓解20例,症状稳定17例,症状加重3例,症状缓解有效率60.0%,(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全组患者转移灶缩小15例,稳定27例,疾病控制率84%。结论: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王东升潘巍马迎杨秀婷
- 关键词:晚期胃癌临床疗效
- 一种放疗科室临床用放疗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疗科室临床用放疗定位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热塑体膜板,所述固定床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顶出所述热塑体膜板的顶出组件,所述固定床板的一端开设有...
- 陈惠陈杰付金平潘巍张文君徐乐姚军尹光
- 文献传递
- 奥沙利铂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其中20例采用放疗同步奥沙利铂化疗者纳入同步化疗组,20例采用单纯放疗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2年局部无进展率、1、2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化疗组2年局部无进展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同步化疗组2年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同步化疗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降低远处转移率,并提高患者2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 涂燕玲陈惠潘巍付金平王夏徐乐
- 关键词:奥沙利铂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
- 食管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放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再次手术切除率低或风险大的患者提供一些治疗参考。方法:收集3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锁骨上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3例;中位年龄61岁。原发病变位于胸上段5例,胸中段21例,胸下段4例。术后TNM分期Ⅱa期5例,Ⅱb期6例,Ⅲ期19例。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2个月。淋巴结转移分布区域:下颈部2例(6.70%),纵隔区22例(73.30%),下颈部+纵隔区3例(10.00%),腹部区3例(10.00%)。28例患者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66Gy/33次/6.6周。2例患者采用超分割放疗:总剂量50Gy/45次/4.5周。结果:30例患者经放疗后CR率达10.00%,PR率达83.30%,SD率达6.70%,总有效率(CR+PR)达93.30%。放疗急性反应主要为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1-2级放射性食管炎17例(56.60%),1-2级放射性气管炎9例(30.00%)。无3级及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气管炎。结论:对于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不能耐受再次手术或手术效果差的患者,而且放疗的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
- 涂燕玲潘巍徐乐付金平
-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
-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8例。A组接受放疗,以及长春瑞滨、顺铂辅助化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疼痛分级、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钙离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后存活率。结果 A组有效率为81.3%(39/48),B组为95.8%(4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疼痛分级0级、Ⅰ级比例分别为16.7%(8/48)、41.7%(20/48),高于A组的0(0)、12.5%(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疼痛分级Ⅱ级、Ⅲ级比例分别为35.4%(17/48)、6.2%(3/48),低于A组的62.5%(30/48)、25.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钙离子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9/48),B组为4.2%(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1年后存活率分别为66.7%(32/48)、85.4%(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安全有效,可缓解疼痛,改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钙离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1年后存活率。
- 武良权潘巍杨健
- 关键词:放疗唑来膦酸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
- 一种胸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系统的改良连接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系统的改良连接件,包括底板,底板的后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中滑动连接有上臂托架,上臂托架包括底座、支杆以及托板,连接板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对插孔,插孔上插接有头...
- 潘巍马迎陈惠尹光陆康才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放疗室的安全监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放疗室的安全监控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第一矩形壳体,所述第一矩形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内水平滑移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矩形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水平滑移的驱动组件,所述连接...
- 陈杰陈惠潘巍付金平张文君涂燕玲徐乐尹光姚军
- 文献传递
- 64排双源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肿瘤的影像病理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析64排双源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诊断腮腺肿瘤的影像病理表现。方法: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都接受CT检查。观察影像病理,分析各扫描期相的CT值。结果:不同类型的腮腺肿瘤在平扫期都显示稍低或者是等密度的结节,腺淋巴瘤三个扫描期相的CT值都比多形性腺瘤要高(P<0.05)。结论:64排双源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腮腺肿瘤影像病理明显,具有诊断价值。
- 王夏陈惠涂燕玲潘巍东强
- 关键词:双期增强扫描腮腺肿瘤
- 伊沙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的成本-效用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伊沙佐米在中国治疗复发和(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经济学以及具有成本-效用优势的价格范围。方法基于实际开展的临床试验,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考察试验组(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和对照组(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年的直接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假定试验组有经济学,倒推对应的伊沙佐米的价格。结果模型运行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均治疗成本分别为64253美元和38179美元,人均获得生命年分别为1.80年和1.37年,人均获得QALYs分别为1.2和0.9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ICUR为90 964美元/QALY,高于2018年中国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8 257.2美元,因此不具有成本-效用优势。当ICUR为3倍人均GDP时,对应的价格为负值。结论试验组治疗复发/难治性MM,无论何时都不具有经济学。
- 卞元清王瑞潘巍贾燕宁张春香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经济学成本-效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