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源性疾病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4篇食源性疾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原体
  • 1篇致泻
  • 1篇致泻性大肠埃...
  • 1篇沙门氏菌
  • 1篇沙门氏菌感染
  • 1篇水痘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程序
  • 1篇耐药
  • 1篇耐药率
  • 1篇弧菌

机构

  • 5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5篇闫乐
  • 5篇卢丽彬
  • 4篇闫雪
  • 3篇范义
  • 1篇郭雪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常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和标本检测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病例2930例,致病菌检出率为15.22%,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副溶血弧菌。不同月份、不同年龄、不同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的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比较,其中8月份、25~44岁年龄组及水产品类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中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月份、不同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为主,不同月份、年龄段及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致病菌检出率不同。
卢丽彬赵明星闫乐范义柳丹闫雪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
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腹泻病例沙门氏菌感染状况分析
2022年
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腹泻病例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方法:搜集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包括哨点医院收集到的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腹泻病例信息及病例便标本或肛拭子的沙门氏菌检测结果。结果: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食源性腹泻病例2010例,沙门氏菌阳性71例,阳性率3.53%(71/2010);5月份检出率(6.00%)最高;人群以18-45岁年龄组病例 (5.21%) 、家务及待业人群(8.65%)阳性率最高;可疑食品暴露史以酒类及其制品类病暴露史人群检出率(13.33%)最高;血清型鉴定结果以肠炎沙门氏菌检测出率(35.21%)最高;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88.89%)。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不容忽视;应在感染高发季节,结合发病年龄、职业、可疑食品暴露史特点,加强健康行为的教育与干预,做好食源性疾病致病微生物监测,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闫雪赵明星闫乐卢丽彬范义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耐药率
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掌握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 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病不同性别发病情况差异较小,不同年龄段发病差异较大,以0-4岁散居儿童为主;可疑食品种类中占比最多的是乳与乳制品(23.82%);致病菌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为夏春季,阳性率较高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发病虽处于较低水平,但依然不能忽视,应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教,提升居民食品卫生知识素养,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闫雪赵明星闫乐卢丽彬范义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ARIMA模型对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的预测研究
2021年
探索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在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预测中的应用,为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用SPSS22.0软件中ARIMA模型对北京市怀柔区2014年1月-2019年6月各月食源性疾病病例数进行拟合,分别用2019年6月-12月及2020年1月-6月的实际报告发病数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探讨预测效果。结果:最优模型为ARIMA(1,1,0)(0,1,1)12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2019年6月-12月发病数,预测误差为2.96%,对2020年1月-6月的实际报告发病数开展预测的误差较大。结论:ARIMA模型能够开展食源性疾病短期预测,若存在有对疾病监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时,应重新积累数据调整模型。
卢丽彬闫雪赵明星闫乐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水痘的发病状况与流行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怀柔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447例,其中2010年402例、2011年345例、2012年287例、2013年213例和2014年200例;发病率分别为101.79/10万、92.49/10万、74.17/10万、53.11/10万和48.76/10万。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冬春季,春末夏初出现小高峰。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结论规范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对防控水痘突、暴发疫情的尤为重要。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覆盖率,加大宣传,推动水痘疫苗第2剂的接种,是防控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的重要方法。
闫乐郭雪卢丽彬
关键词:水痘免疫程序流行病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