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疫情
  • 4篇源性疾病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4篇食源性疾病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暴发疫情
  • 2篇疫源
  • 2篇流感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情况
  • 2篇防控措施
  • 2篇病毒
  • 2篇病情
  • 2篇病原学

机构

  • 15篇北京市怀柔区...

作者

  • 15篇闫雪
  • 5篇李超
  • 4篇闫乐
  • 4篇刘利英
  • 4篇卢丽彬
  • 3篇范义
  • 3篇赵小娟
  • 3篇刘洋
  • 3篇王保东
  • 2篇高志鹏
  • 2篇周纪臣
  • 2篇张明清
  • 1篇姬莉莉
  • 1篇张武力
  • 1篇周继臣
  • 1篇卢晓红
  • 1篇谢尚刚
  • 1篇关通
  • 1篇赵娟
  • 1篇魏志权

传媒

  • 3篇首都公共卫生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碘缺乏病预防干预可持续性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食用碘盐、尿碘和甲状腺肿大监测结果的分析,探索预防碘缺乏病干预措施的可持续性。方法每年对居民食盐含碘量抽样检测;对儿童、育龄妇女、孕妇尿碘进行抽样检测;对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抽样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002~2010年,碘盐覆盖率平均为94.83%;碘盐合格率平均为98.66%;合格碘盐食用率平均为93.56%;非碘盐检出率为5.17%。2006~2010年儿童、育龄妇女、孕妇三类人群尿碘中位数波动在147~345μg/L之间,且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在0.90%~7.96%之间;2005~2010年监测8~10岁儿童未检出甲状腺肿大。结论现行碘缺乏病预防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并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周纪臣张明清李超闫雪
关键词:碘盐碘缺乏病预防干预
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2年全年均有发病,病原以CoxA16型病毒感染为主,时间分布以5~7月为主,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以托幼儿童为主。结论怀柔区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今后的防控重点应放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要加强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督导。
闫雪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北京市怀柔区2007—2008年度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及防控措施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07—2008年度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评价该区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现住址是怀柔区的2007—2008年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月份手足口病发病居于高峰,7岁以下儿童发病较高,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2008年手足口病发病数(103例)较2007年(477例)大幅度下降。结论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群防群控、果断处置"是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刘利英卢晓红闫雪
关键词:手足口病
某学生军训基地一起学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本文报告了北京市怀柔区某学生军训基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调查处理情况,为规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理提供了依据。
张武力周继臣刘利英张明清李超闫雪谢尚刚赵娟刘洋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疫情处理防控措施
北京市怀柔区一起皮肤炭疽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间以散发病例和小的暴发为主啪,皮肤炭疽多见。近5年来,我国每年炭疽病例报告数波动在数百例,主要集中在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地区。北京白1983年以后无本地感染炭疽病例报告,怀柔区自1958年开展疫情统计以来,无人间炭疽病例报告;动物疫情方面,近年来公开资料未见报道。2016年7月,北京怀柔区发生一起涉及10例人感染皮肤炭疽确诊病例的暴发疫情,现将该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赵小娟刘利英李超闫雪高志鹏刘洋王保东关通魏志权
关键词:炭疽疾病暴发流行流行病学研究
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常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和标本检测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病例2930例,致病菌检出率为15.22%,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副溶血弧菌。不同月份、不同年龄、不同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的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比较,其中8月份、25~44岁年龄组及水产品类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中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月份、不同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为主,不同月份、年龄段及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致病菌检出率不同。
卢丽彬赵明星闫乐范义柳丹闫雪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
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腹泻病例沙门氏菌感染状况分析
2022年
分析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腹泻病例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方法:搜集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包括哨点医院收集到的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腹泻病例信息及病例便标本或肛拭子的沙门氏菌检测结果。结果:2017-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食源性腹泻病例2010例,沙门氏菌阳性71例,阳性率3.53%(71/2010);5月份检出率(6.00%)最高;人群以18-45岁年龄组病例 (5.21%) 、家务及待业人群(8.65%)阳性率最高;可疑食品暴露史以酒类及其制品类病暴露史人群检出率(13.33%)最高;血清型鉴定结果以肠炎沙门氏菌检测出率(35.21%)最高;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88.89%)。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不容忽视;应在感染高发季节,结合发病年龄、职业、可疑食品暴露史特点,加强健康行为的教育与干预,做好食源性疾病致病微生物监测,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闫雪赵明星闫乐卢丽彬范义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耐药率
北京市怀柔区民办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分析民办幼儿园与公立幼儿园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现住址是怀柔区2009年的所有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例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316例手足口病病例发生在托幼机构中,其中民办幼儿园发病250例,公立幼儿园发病66例,分别占托幼机构手足口发病例数的79.11和20.89%。结论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托幼机构是防控的重点人群,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是降低手足口等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环节。
刘利英闫雪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因素
2012-2014年北京市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分析怀柔区2012-2014年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为该地区病毒性腹泻防控方法 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监测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核酸,PCR方法检测肠道腺病毒核酸,RT-PCR检测星状病毒核酸,并对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便标本360份,总病毒检出率为42.47%,杯状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出率依次为:21.39%、17.78%、9.17%、4.72%,混合感染率为8.61%.各年龄组间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以1~2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55.81%);流行高峰为秋冬季.结论 怀柔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构成多样,以杯状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赵小娟李超闫雪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杯状病毒轮状病毒
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掌握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 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病不同性别发病情况差异较小,不同年龄段发病差异较大,以0-4岁散居儿童为主;可疑食品种类中占比最多的是乳与乳制品(23.82%);致病菌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为夏春季,阳性率较高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发病虽处于较低水平,但依然不能忽视,应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教,提升居民食品卫生知识素养,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闫雪赵明星闫乐卢丽彬范义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