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宇东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市精神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突触
  • 2篇突触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精神分裂...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分裂症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下丘
  • 1篇下丘脑
  • 1篇脉络丛
  • 1篇病理
  • 1篇病理报告
  • 1篇病理变化

机构

  • 2篇吉林市精神病...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作者

  • 2篇黄清
  • 2篇曹宇东
  • 1篇方青
  • 1篇魏维

传媒

  • 1篇中国民政医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理报告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 (SZ)病变分布 ,病变性质 ,脑室扩大 ,发病机制情绪中枢和HPA轴 ,神经突触等病理改变。方法 :本文 5例慢性SZ患者尸检脑组织 ,每例统一部位共取 2 9块及肾上腺、脑垂体 ,按常规进行光镜和电镜样品制片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合文献分析。 12例急性SZ患者和 6例正常健康对照组 ,服药前 8点、16点、0点进行血浆皮质醇测定。结果 :1 发现本文的病变分布以局部脉络丛为中心局部皮层下边缘结构 (包括下丘脑、杏仁体、海马、隔区 )等情绪中枢和脑室、HPA轴。 2 病变性质呈非特异性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和肾上腺皮质改变一致。 3 脑室扩大是由脉络丛通透性增高引起脑脊液增多 ,脑室扩大。 4 脉络内有新旧病灶 ,同时存在。 5 探讨本病的情绪障碍和发病机制的病理分析又有情绪中枢病变也相同。结论 :1本文病变分布不仅与AnismanH证实的严重应激刺激状态下NE和 5 -HT耗竭部位相同 ,2 本文的病变性质与Selye证实的严重应激状态下心理因素引起的病变性质相同。 3 从病理形态上证实了脑室扩大是脉络丛中脑脊液增多引起并脉络丛内发现新旧病灶同时存在局部新的病灶同时存在局部新的病灶是复发的病理标志。 4 病理和生物化学上证实了SZ病人的二个“生物钟”的昼夜周期节律紊乱。 5 我们认为SZ病?
金凤哲刘松宋顺善黄清曹宇东魏维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脉络丛病理变化神经突触
慢性精神分裂症下丘脑的形态学观察
2001年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 (SZ)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 3例慢性SZ患者尸体下丘脑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慢性SZ患者下丘脑部室管膜表面变性坏死、无细胞 ,病灶中有大量淀粉样小体和水肿 ,脉络丛血管扩张 ,管壁内膜有坏死和钙化 ;神经突触内大部分突触小泡和线粒体消失 ,部分前后膜模糊不清。结论 慢性SZ患者下丘脑神经突触中功能性组份减少 ,间接地证明了慢性SZ患者去甲肾上腺素 (NE)、5 羟色胺 (5 HT)、单胺氧化酶 (MAO)
方青王传江金凤哲黄清曹宇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下丘脑神经突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