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市精神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78.1%,利培酮组为75.0%。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稍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疗效相似,锥体外系反应比利培酮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 冀德才于彩霞孙月吉黄敏黄清
-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 84例精神分裂症家庭病床治疗
-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具有病情迁延易复发的特点.精神病人只有不足 10%能够住院治疗.90%以上的精神病人散在于社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几年来.我院开展了84例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治疗.抽出专职医生负责....
- 黄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病床心理治疗
- 文献传递
- 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钠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钠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后实验组HA-MA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无转躁病例,对照组有3例转躁患者。结论对于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帕罗西汀与丙戊酸钠缓释剂合用,对焦虑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但对抑郁的疗效与单用帕罗西汀时差异不显著。另外,两药合用时,有可能预防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转躁。
- 于彩霞冀德才黄清
- 关键词:丙戊酸钠帕罗西汀焦虑症抑郁症
- 探讨提升民政精神专科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被引量:1
- 2011年
- 长期以来民政精神专科医院因观念滞后、人才匮乏、设备陈旧、医疗秩序不规范等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精神病医院的经营模式和运营机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民政精神专科医院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胡凤艳黄清
- 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理报告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 (SZ)病变分布 ,病变性质 ,脑室扩大 ,发病机制情绪中枢和HPA轴 ,神经突触等病理改变。方法 :本文 5例慢性SZ患者尸检脑组织 ,每例统一部位共取 2 9块及肾上腺、脑垂体 ,按常规进行光镜和电镜样品制片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合文献分析。 12例急性SZ患者和 6例正常健康对照组 ,服药前 8点、16点、0点进行血浆皮质醇测定。结果 :1 发现本文的病变分布以局部脉络丛为中心局部皮层下边缘结构 (包括下丘脑、杏仁体、海马、隔区 )等情绪中枢和脑室、HPA轴。 2 病变性质呈非特异性心理活动所引起的脑和肾上腺皮质改变一致。 3 脑室扩大是由脉络丛通透性增高引起脑脊液增多 ,脑室扩大。 4 脉络内有新旧病灶 ,同时存在。 5 探讨本病的情绪障碍和发病机制的病理分析又有情绪中枢病变也相同。结论 :1本文病变分布不仅与AnismanH证实的严重应激刺激状态下NE和 5 -HT耗竭部位相同 ,2 本文的病变性质与Selye证实的严重应激状态下心理因素引起的病变性质相同。 3 从病理形态上证实了脑室扩大是脉络丛中脑脊液增多引起并脉络丛内发现新旧病灶同时存在局部新的病灶同时存在局部新的病灶是复发的病理标志。 4 病理和生物化学上证实了SZ病人的二个“生物钟”的昼夜周期节律紊乱。 5 我们认为SZ病?
- 金凤哲刘松宋顺善黄清曹宇东魏维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脉络丛病理变化神经突触
- 吉林市122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 2003年
- 目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方法:1999~2002年因精神分裂症来我院住院患者122例,男83例,女39例。入院后应用氯氮平治疗8~15w,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病人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松驰、逻辑倒错、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122例住院病人男性多于女性,可能是男性雄激素高水平是精神分裂症的促发因素,尤其是男性在社会活动、事业、荣誉等方面的心理,精神上的压力增大。导致男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增多。
- 黄清王玉芹关素华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流行病学氯氮平临床症状
- 慢性精神分裂症下丘脑的形态学观察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 (SZ)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 3例慢性SZ患者尸体下丘脑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慢性SZ患者下丘脑部室管膜表面变性坏死、无细胞 ,病灶中有大量淀粉样小体和水肿 ,脉络丛血管扩张 ,管壁内膜有坏死和钙化 ;神经突触内大部分突触小泡和线粒体消失 ,部分前后膜模糊不清。结论 慢性SZ患者下丘脑神经突触中功能性组份减少 ,间接地证明了慢性SZ患者去甲肾上腺素 (NE)、5 羟色胺 (5 HT)、单胺氧化酶 (MAO)
- 方青王传江金凤哲黄清曹宇东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下丘脑神经突触
- 精神科医疗纠纷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对精神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进行分析。
- 胡凤艳李润松黄清
- 关键词:精神科医疗纠纷
- 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适当的行为治疗,以期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患者应用行为治疗并进行对照观察,以NOSIE-30及SANS评分为依据。结果行为治疗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在NOSIE-30测查中的总积极因素增分值及总消极因素减分值研究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ANS评分研究组(治疗后)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为治疗在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促进康复过程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彭俊丽于彩霞黄清
-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