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4篇术后
  • 4篇超声
  • 4篇超声引导
  • 3篇手术
  • 3篇老年
  • 2篇炎性
  • 2篇镇痛
  • 2篇镇痛效果
  • 2篇入路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术后疼痛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足
  • 2篇疼痛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麻醉效果
  • 2篇骨折

机构

  • 11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水市第一人...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刘玉杰
  • 5篇黄海
  • 3篇刘玲
  • 2篇宋景芳
  • 2篇胡建刚
  • 2篇王旭光
  • 1篇兑振华
  • 1篇于泳浩
  • 1篇冯璐
  • 1篇姜博
  • 1篇周天林
  • 1篇王盈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pre D组)、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pos D组)及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组(pre-pos D组),每组40例。pre D组和pre-pos D组于阻断主动脉前3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posD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pos D组和pre-pos D组于开放主动脉前30 min灌注液中加入右美托咪定0.2~1.0μg/kg进行心脏灌注,pre D组灌注液中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5 min(T_0)、开放主动脉后15 min(T_1)、体外心肺转流(CPB)结束时(T_2)、术后4 h(T_3)、术后16 h(T_4)、术后36 h(T_5)、术后72 h(T_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记录心脏复跳时间和心脏复跳情况,记录3组前并行循环时间(T_(pre))、主动脉阻断时间(T_(ab))及后并行循环时间(T_(pos))。检测各时间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 I)浓度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不同时间点3组HR、M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6时pre-posD组血浆TNF-α浓度低于preD和posD组(P<0.05)。T_2~T_6时pre-posD组血浆IL-6浓度低于preD组和posD组(P<0.05)。T_1~T_6时pre-posD组血浆CK-MB活性弱于preD组和pos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较单纯的预处理或单纯的后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功能。
黄海刘玉杰冯璐李志军刘玲于泳浩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组(PF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A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b)以及麻醉后5(T5)、10(T10)、15(T15)、30(T30)min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2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T1)、完全阻滞时间(T2)及完全消退时间(T3),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m)。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18、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Tb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组在T5、T10、T15、T30的收缩压、舒张压较Tb下降(均P<0.05),且低于PF组T5、T10、T15、T30(均P<0.05)。PF组T1、T2、T3长于SA组(均P<0.05),Tm短于SA组(P<0.05)。PF组术后12、18、24 h VAS评分低于SA组(均P<0.05)。SA组与P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刘慧杰刘玉杰黄海宋景芳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糖尿病足
超声引导臭氧注射联合二乌汤湿热敷治疗炎性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臭氧联合二乌汤湿热敷对早期炎性偏瘫肩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炎性偏瘫肩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引导臭氧注射联合二乌汤湿热敷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分、Fugl-Meyer肢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VAS疼痛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医用臭氧联合二乌汤湿热敷治疗炎性偏瘫肩痛效果优于单纯PNF,且安全可靠。
刘玉杰刘冠锦冯路兑振华
关键词:超声引导臭氧偏瘫肩痛
右美托咪定术中输注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价术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年龄70~85岁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于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且手术时间≤3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经静脉输液泵注射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20min注射完毕,随后以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毕前30min内停止。麻醉维持:吸入体积分数为0.01~0.03的七氟烷,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05~0.1μg·kg-1·min-1,并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维持肌肉松弛。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5d利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修订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和修订版韦氏记忆量表(WMS-R)进行认知功能测试。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1h(T3)各时间点取颈内静脉血2mL,测定血清CRP、IL-6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POCD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SAS评分〉2分且〈5分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间点的CPR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0.05),在T2和T3时间点的IL-6水平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对照组在T2和T3时间点的CPR水平,在T1、T2和T3时间点的IL-6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右美托咪定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对照组术后W
胡建刚周天林姜博刘玉杰
关键词:老年炎性反应
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联合侧路骶丛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镇痛效果及应激呼吸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联合侧路骶丛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镇痛效果及应激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104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全麻,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联合侧路骶丛阻滞,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呼吸频率(RR)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麻醉起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时刻比较,T1、T2、T3时间段SBP、DBP、HR、R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HR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SBP、DBP、HR、RR低于对照组,H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与T0时间段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4时间段各指标均低于T0(P<0.05);观察组术后1、6、1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4、48 h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6 h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19.23%(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联合侧路骶丛阻滞麻醉,临床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生命体征、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黄海刘玉杰刘慧杰李志军
关键词:超声引导髋关节置换
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腔镜肾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静脉复合麻醉下后腹腔镜单侧肾切除术患者6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三组(每组20例):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侧路法组(TM1组),后路法组(TM2组)与切口局部浸润组(M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阿曲库铵和丙泊酚,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全麻维持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注射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中BIS值在40~60之间波动。麻醉诱导后三组均注射0.375%罗哌卡因30 mL,阻滞成功30 min后开始手术。三组患者拔管清醒后连接患者自控镇痛泵(PCA)作为镇痛补救用药。记录切皮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术后2、6、12、24、48 h VAS评分、Ramsay评分及腹部阻滞平面范围;术后0~1、1~6、6~12和12~24 h时段记录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满意度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患者切皮前后血压、心率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患者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均下降(P<0.05),但TM1和TM2组患者术后2、4、6、12、48 h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TM1和TM2组患者术后6、12 h时间点Ramsay评分高于M组(P<0.05),术后2、24、48 h无明显差异(P>0.05),且TM1和TM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TM1和TM2两组患者腹壁阻滞平面6 h内在T4~T10之间,6~12 h平面在T9,12 h以后消失,能够维持较好的镇痛;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术后0~1、1~6、6~12和12~24 h舒芬太尼量均低于M组(P<0.05);与M组相比TM1和TM2组术后镇痛满意度的更高(P<0.05),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两种不同入路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阻滞均可对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均优于局部切口浸润阻滞。
刘玉杰黄海刘玲王盈王旭光
关键词:术后镇痛
喉罩通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全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喉罩(SLIPA喉罩)通气全麻(S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组)两组(n=25)。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患者MAP、HR、ECG、SPO2等生命指标变化,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植入内固定时、手术结束时4个时间点生命体征。结果麻醉后5 min、手术结束两个时间点比较C组HR、MAP下降明显(P<0.05)。 S组麻醉效果优22例、良2例、差1例;C组麻醉效果优12例、良5例、差8例。 S组麻醉优良率高于C(P<0.05)。结论 slipa喉罩通气全麻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比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胡建刚刘玉杰
关键词:喉罩通气全麻腰硬联合麻醉老年股骨颈骨折
泌尿外科微创腔镜手术灌洗液的吸收对患者血液生物化学的影响与麻醉管理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泌尿外科腔镜器械的日益完善,术者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诸多手术从开放转为微创。如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改进后的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气化术(PVP)和微创经皮神经穿刺碎石术(mPCNL)等,已成为治疗肾结石、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早期泌尿系肿瘤的首选方法。
刘玉杰胡建刚
关键词:腔镜手术泌尿外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麻醉管理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灌洗液
鼻滴右美托咪啶在糖尿病足截趾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啶(Dex)作为术前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于坐骨神经阻滞下行糖尿病足截趾术的ASA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经鼻滴注Dex 1μg/kg(D组)、经鼻滴注等量生理盐水(N组),每组30例。于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OAA/S)、血流动力学变化(HR、MAP、Sp O2)、不良反应发生和患者满意度。结果:Dex滴鼻后,D组OAA/S评分较N组在手术开始时(4.02±0.40 vs 4.99±0.20)、手术结束时(4.13±0.36 vs4.98±0.16)均下降(P<0.05);D组HR较N组在麻醉时(73.49±3.93 vs 88.23±4.18)、手术开始时(75.22±4.11 vs 99.69±3.58)均下降(P<0.05);D组MAP较N组在麻醉时(86.63±10.04 vs 93.55±10.28)、手术开始时(87.63±9.24 vs 116.43±11.14)均下降(P<0.05);N组心动过速(9 vs 2)、高血压(10 vs 1)发生例数较D组增多。结论:术前经鼻滴注Dex 1μg/kg能产生明显镇静及抗焦虑作用,并能稳定血流动力学,作为重症患者术前用药,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刘玉杰李兴华翟丽娜王旭光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糖尿病足血流动力学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和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髋关节病症的常用术式,因其属于有创治疗,因此,术后易引发患者出现剧烈疼痛,不但会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对患者恢复质量带来影响阻碍[1]。伴随近几年医疗模式的转变,快速外科理念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对患者术后疼痛良好控制非常重要。有报道指出,在患者术中、术后阶段,区域神经阻滞的开展不但能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也有较好改善作用[2]。本文以我院接收的1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为对象,探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的应用情况。
黄海刘玉杰刘慧杰李志军
关键词:术后疼痛镇痛效果髋关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