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台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6篇植株
  • 4篇多花黑麦草
  • 4篇原生质
  • 4篇原生质体
  • 4篇植株再生
  • 4篇质体
  • 4篇黑麦
  • 4篇黑麦草
  • 3篇杂交
  • 3篇体细胞杂交
  • 3篇细胞杂交
  • 2篇原生质体培养
  • 2篇再生植株
  • 2篇胚性
  • 2篇小麦组织培养
  • 2篇不对称体细胞...
  • 1篇冬小麦
  • 1篇悬浮系
  • 1篇营养

机构

  • 1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1篇葛台明
  • 7篇余毓君
  • 3篇章荣德
  • 3篇秦发兰
  • 3篇谢岳峰
  • 1篇朱根发
  • 1篇张端品
  • 1篇余舜武
  • 1篇林兴华

传媒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分化潜能小麦胚性悬浮系的建立及保持被引量:12
1995年
报道了小麦具高度植株再生潜能的优质胚性悬浮系的建立与保持方法。Ⅱ型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快(3天即可加倍),分散好,两周左右即可建立起优质悬浮系;在改良N6液体培养基中增殖较慢(4─5天加倍),较易形成块状结构;AA液体培养基不适于小麦胚性悬浮系的培养。长时间悬浮培养后,小麦胚性悬浮系再生能力下降,在NBD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转回液体培养可使其再生能力得以保持与恢复。
葛台明余毓君
关键词:小麦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效应研究被引量:32
1996年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效应研究葛台明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EFFECTSOFGENOTYPESANDMEDIAONWHEATANTHERCULTUREGeTaimingYuYujun(Huazhong...
葛台明余毓君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基因型培养基
小麦+多花黑麦草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获得杂种再生植株被引量:8
1997年
为转移野生种的有利性状,进行了小麦体细胞不对称杂交的研究。由小麦品种"京花1号"和多花黑麦草的悬浮系分离原生质体通过电融合得到了大量的再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了99株绿苗和大量白化苗。同工酶检测表明,所得到的植株带有多花黑麦草的部分遗传性状,是真杂种。为抑制亲本原生质体的分裂,分离原生质体前,多花黑麦草的悬浮细胞用软X-射线照射,以杀死部分细胞核;小麦的原生质体用2~4mmol/L的IOA室温暗处理15min。研究表明,受体悬浮系的再生能力愈强,融合的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也愈强,白化苗的再生频率也相对较低。
葛台明余毓君谢岳峰张端品章荣德秦发兰
关键词:杂交小麦黑麦草植株再生同功酶
小麦+多花黑麦草不对称体细胞杂种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02年
为向小麦转移多花黑麦草的有利基因,创建小麦新胞质种质,进行了小麦与多花黑麦草原生质体电融合的研究,成功地再生了小麦+多花黑麦草体细胞杂种.经6种限制性内切酶、13个探针(其中含9个线粒体探针,3个叶绿体探针和1个核基因探针)的73种酶/探针组合检测,小麦与多花黑麦草间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分子鉴定表明,约 93.4 %的再生植株为真杂种,所得到的体细胞杂种为高度不对称的体细胞杂种,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体细胞杂种细胞中不共存.
葛台明余舜武林兴华秦发兰余毓君谢岳峰
关键词:分子鉴定小麦多花黑麦草RFLP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
普通栽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研究
该文研究小麦+多花黑麦草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葛台明
关键词: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小麦多花黑麦草
小麦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二代群体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葛台明
小麦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用缩短继代间隔的方法,从小麦35816幼穗愈伤组织中筛选到由小颗粒组成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并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从中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经高压灭菌的改良MS或改良N6培养基中,得到了大量的再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经直接分化或增殖后分化均得到再生植株。生长迅速的再生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植株再生能力;将再生细胞团增殖后分化能明显提高植株再生率和再生植株数。随着悬浮培养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培养中直接胚胎发生途径将减少。
朱根发葛台明余毓君
关键词:小麦胚性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冬小麦原生质体培养的胚状体直接发生被引量:12
2000年
冬小麦品种“京花一号”胚性愈伤组织在改良的N6培养基 (NBD培养基 )上继代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转入改良MS液体培养基 (MSDL培养基 )后得到胚性悬浮系 ,分离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MS培养基 (MSDP培养基 )上培养 ,再生细胞直接产生体细胞胚胎 ,并再生出完整植株。体细胞胚胎形成过程与小麦合子胚的形成过程十分相似。
葛台明章荣德秦发兰余毓君谢岳峰
关键词:冬小麦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发生植株再生
多花黑麦草胚性悬浮系的建立及原生质体培养被引量:11
2000年
以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Lam .)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经高有机态氮培养基改造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在 1 / 2AA培养基 +1 / 2MSDL培养基中得到了生长迅速、分散的胚性悬浮系。
葛台明章荣德秦发兰余毓君谢岳峰
关键词:多花黑麦草原生质体培养
小麦Ⅱ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及培养特性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从小麦品系"鄂35816"幼穗愈伤组织中得到了Ⅱ型胚性愈伤组织。根据愈伤组织的状态和生长速度提高继代频率,可促使Ⅰ型向Ⅱ型胚性愈伤组织转变,并保持植株再生潜能;1.0~2.0mg/L2,4-D、CaCl2·2H2O3.0mmol/L和KH2PO43.0mmol/L的组合有利于Ⅱ型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和植株再生。
葛台明余抗君
关键词:小麦植株再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