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毓君
- 作品数:41 被引量:2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效应研究被引量:32
- 1996年
-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和培养基效应研究葛台明余毓君(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EFFECTSOFGENOTYPESANDMEDIAONWHEATANTHERCULTUREGeTaimingYuYujun(Huazhong...
- 葛台明余毓君
-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基因型培养基
- 小麦体细胞多个性状变异特点的研究
- 1997年
- 用12个基因型的幼胚和8个基因型的幼穗作外植体,研究了R2代多个性状的变异方向及平均表现,结果表明,(1)R2代各数量性状的变异在幼胚(或幼穗)间的平均表现呈连续变异,为提高试验基础水平,应有较大的外植体群体,使较优外植体个体能参与试验;(2)各性状变异趋势为:抗赤霉病性多向感病方向变异,病小穗数约增加0.5~8.0个,抗病株出现机率较小。抽穗期一般提早0.3~5.0d。大部分幼胚系株高变异趋高,幼穗系株高趋矮,基因型间具很大随意性,降矮幅度一般为2~5cm。穗部性状变优,平均穗长增加1cm左右,平均每穗小穗数增加1.5~2.0个,平均单株穗数增加0.5~1.0个;(3)超亲优株普遍存在,具有获得优良突变体的可能;
- 余毓君
- 关键词:小麦体细胞变异赤霉病抽穗期株高穗部性状
- 小麦无性系抗赤霉病突变体2870被引量:3
- 1991年
- 在崇阳红麦×鄂恩一号杂交当代14天胚龄的幼胚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R2代中,选得抗性较好的1个单株。1989年(湖北省该年为赤霉病大流行年)种的为R3株系,编号为2870,经麦穗接种赤霉病菌分生孢子,抗性表现突出,仅接种小花发病至该小穗病,未扩展至穗轴。早熟(5月中下旬收获)、中秆(88cm),每穗20个小穗。
- 余毓君
- 关键词:小麦育种赤霉病抗性
- 一种抗稻瘟病水稻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涉及选育抗稻瘟病水稻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栽培稻和小粒野生稻的杂种幼胚抢救并看护培养,再生植株用栽培稻回交4-6代得到抗稻瘟病水稻材料。所用培养基为培养基上添加0.5-5g/L络...
- 陈葆棠张端品余毓君
- 文献传递
- 小麦幼胚培养再生植株第二代若干性状的变异被引量:2
- 1990年
- 再生植株第二代(R_2)各性状如F_2代一样均表现为介于双亲的连续变异,并有超亲遗传。各性状的变异幅度均大于F_2代,超出F_2代变异范围的株率依性状而有所不同,从1.64—65.3%。R_2代各性状的遗传力较F_2有较大的提高。这些都反映了经体细胞培养后诱导了变异,丰富了R_2的遗传基础。
- 余毓君普志廖平安余凤群
- 关键词:小麦幼胚培养性状变异
- 平湖剑子麦、洪湖大太宝、崇阳红麦、延岗坊主、万年2号抗赤霉病性基因分析被引量:5
- 1991年
- 本试验将抗性组分分析法与单体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了小麦抗性基因染色体定位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平湖剑子麦是抗性较稳定的中抗至抗病品种,其抗性基因涉及6D、7A、3B、5B和6B 等染色体。洪湖大太宝抗性基因和感病基因并存,是一个中抗偏感或中感品种。崇阳红麦属感病品种。延岗坊主的抗性基因位于染色体3A 上,感病基因位于5D 上,是一个中抗品种.万年2号麦穗前期抗病基因位于4D 和5A 上,是中抗品种。两种方法结合研究多基因控制的赤霉病抗性,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和较多的遗传信息。
- 余毓君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性组分染色体定位
- 小麦幼胚培养后代基因型间、株间、穗间的抗赤霉病性差异被引量:2
- 1992年
- 前人的工作已证明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频率和变异幅度比其他育种方法创造的变异要大要广。在小麦抗赤霉病性方面,无性系的变异规律,正在开始研究。余毓君等提出(崇阳红麦×鄂恩一号)幼胚培养F_2R_2代的抗赤霉病性遗传特点表现在:R_2代较F_2代更具有发病慢、病情轻、抗性增强、株系间差异显著等特点。本试验进一步选用多种材料,从基因型间、株间、穗间的差异进行无性系R_2代变异特点的研究,以加深对无性系抗赤霉病性变异规律的认识。
- 曹清波占艳生余毓君
- 关键词:小麦再生植株赤霉病
- 苏麦3号单体系统对^(60)Co-γ射线辐射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 1995年
- 小麦品种苏麦3号的21个单体系统经诱变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后,不同单体及不同性状的辐射敏感性表现不同,在抗赤霉病性上,按接种至始症发病天数、接种至穗轴发病天数、接种后第15天病小穗数、腊熟期病小穗数及病小穗率等几个指标统计,辐射后二体表现不敏感,却有几个单体系表现敏感提高了抗性.对于分蘖数、抽穗期、株高、剑叶长和宽,每穗小穗数等性状,二体与单体的表现趋势相同,只有4A的敏感性最大.
- 张远武余毓君
-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Γ射线辐照
- 禾谷类作物品种混合的育种学评价被引量:5
- 1991年
- 作物品种混合(Varietal Mixture)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物种的混合种植。物种混种,诸如大麦与燕麦、黄豆与玉米、高粱与粟米混种,目的主要是为了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更高的生物学产量或经济产量。但研究和初步采纳混合品种却是本世纪的事。
- 刘立毅黄自强余毓君
- 关键词:作物禾谷类育种
- 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培养程序初探被引量:18
- 2001年
- 为了缩短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进程 ,快速获得松脆胚性愈伤组织 ,以普通小麦、大麦和多花黑麦草为材料 ,采用能促进植株再生的高浓度铜离子作为毒害筛选因子 ,以MSD培养基为基本配方 ,2 .5mg L的 2 ,4 D浓度 ,不同梯度浓度的铜离子处理愈伤组织。结果表明 ,0 .1mmol L的Cu2 + 对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筛选作用 ,能使松脆胚性愈伤组织保存下来 ,而其它类型愈伤组织褐化死亡。产生的松脆性愈伤组织能很快适应悬浮培养 ,从而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用密实细胞体积及其斜面高度评价细胞悬浮系的特点 ,发现悬浮细胞不仅具有很强的生长势 ,提高了愈伤对营养缺乏的忍受度 。
- 余舜武朱永生余毓君章荣德张端品
- 关键词:细胞悬浮培养胚性愈伤组织铜离子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禾谷类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