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磊

作品数:23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电影
  • 3篇教育
  • 2篇远程教育
  • 2篇桥梁
  • 2篇亲属称谓
  • 2篇亲属称谓语
  • 2篇网络
  • 2篇谓语
  • 2篇文化
  • 2篇现代远程
  • 2篇现代远程教育
  • 2篇校外学习中心
  • 2篇媒体
  • 2篇媒体融合
  • 2篇翻译
  • 2篇称谓语
  • 1篇戴乃迭
  • 1篇地铁
  • 1篇地铁车站
  • 1篇地铁车站深基...

机构

  • 22篇西南交通大学
  • 6篇成都体育学院
  • 3篇暨南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电影艺术...

作者

  • 22篇石磊
  • 3篇张怡
  • 1篇周俊
  • 1篇周星
  • 1篇杨天东

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 2篇新闻论坛
  • 2篇民族学刊
  • 2篇新媒体与社会
  • 1篇编辑之友
  • 1篇科技资讯
  • 1篇教育界(高等...
  • 1篇教育界(综合...
  • 1篇符号与传媒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融合·分离·再融合——身体作为感知媒介
2024年
技术史就是身体感知史。身体作为感知媒介,首先从身体的边界——皮肤表面开始,覆盖全身的皮肤构成了身体多维体验,将各种感知觉聚集成一个整体的感官系统。接着,技术的分割不但使文字、声音、影像等与身体脱离,而且将身体裂变为物理的身体和数字的身体。皮肤触觉的复兴,激活了身体与意识、感知的联结,技术开始突破身体表面的技术性改造,穿透皮肤进入皮下或身体内部,身体不再局限于作为感官表面和界面来感知和体验世界,而是被技术和机器拉伸、刺穿和渗透。机器进入身体和身体进入机器的人机互融技术,人脑与互联网的融合使之成为连接身体与身体的外部神经系统,也使身体摆脱单个肉身存在的状态,由计算机网络连接成为身体互联网。
李慧敏石磊
关键词:虚拟现实人机交互
重构在望 愿景可期--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业的高质量发展被引量:1
2021年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和蔓延,已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并不意味着按下播放键,将那些因为疫情耽搁的事情重新捡起来。疫情是触发点、快进键,促使创新科技长期、持续性地对国内外市场环境进行改变。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于电影业,是触及产业存亡的“危”,也是寻找产业腾飞的“机”。院线革命、网络电影弯道超车、制作云端化、放映体系重构、业态延伸、讲好中国故事等的讨论,都说明中国电影业的视野、周期、规模、迭代方式、速率、工业标准、传播策略、产业融合等,已被注入新的基因。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些新基因,是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我刊诚邀影视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中国电影业转型发展入手,结合全球语境与本土话语实践,共同想象后疫情时代的电影新业态。
本刊记者常江胡智锋石磊石磊杨天东
关键词:中国电影业疫情防控网络电影触发点弯道超车
民族类短视频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被引量:4
2024年
近年来,借助短视频平台,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节日、民族风情得以呈现,短视频的“话题”功能在聚合同类型视频内容的同时,也勾连着每一位参与该话题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民族地区官方代言人、具有少数民族身份或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红博主、以游客身份参观少数民族地区或参与少数民族话题打卡活动的素人等三类创作主体在进行民族类短视频创作时,根据创作内容及平台提示选择或创建了以“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少数民族的魅力”等为代表的话题标签进行精准推送、提升内容热度,呈现了生动多样、富有魅力的多民族类短视频。这些民族类短视屏通过标题描述、话题链接和内容呈现等方式建构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振兴”“美好生活”“文化共情”等主题,具象化地阐发了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涵和实践向度。作为大众共创的媒介内容,民族类短视频应回归民族主体性,激发多民族文化能量,助力讲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秦洋洋石磊
从节日影像志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与认同被引量:8
2021年
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始终是连续的超稳定体系,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携手共进,这是中华民族自然空间、历史起源、文化发展和媒介叙述共同作用建构的。这些“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景象,值得影像媒介去系统化深描。各民族节日影像志以一种深描的方式,从根深蒂固的民族节日文化中,洞察鲜活的中华各民族文化新常态: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各具特色”,少数民族节日中地方文化与官方话语“和而不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嵌入影像叙事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之音”,由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自信与自觉,建构起丰富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肌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石磊石磊
关键词:文化
成都某三甲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石磊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海王》被引量:1
2019年
电影《海王》无论是人物形象、影片的整体视觉效果还是人文内涵都获得了极大的肯定,因此一度被媒体和影迷们称为DC的"翻身之仗"。商业电影是一种与受众互动较为直接的大众艺术,电影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本文依据"接受美学"理论,从类型变奏对观众期待视野的重构,奇观化的场景及叙事与观影期待的实现,"世俗神话"的意蕴对观众的深层召唤,分析这部作品如何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与审美期待而最终成为银幕的宠儿。
黄婷婷石磊
关键词:接受美学世俗神话
桥梁结构状态信息的深度神经网络自动提取
石磊
校外学习中心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4年
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的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学习中心与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间由于各种利益联盟关系,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如何对学习中心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对高校而言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将从宏观层面来讨论如何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学习中心的管理。
张怡石磊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信息化
针对驾培行业的金融联名卡市场营销环境及策略探析——蜀安·中行校友联名卡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步入与产品市场相结合的回归过程,货币市场交易量随着这种结合而迅速扩大。因此,对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种需求一方面体现了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产品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也对...
石磊
关键词:市场营销环境异业联盟驾培行业
文献传递
我国教育投入的规模与效率研究
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教育投入的增加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虽然一国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整体经济增长,但是受到社会总体经济能力的限制,一国教育投入增长的比率...
石磊
关键词:教育投入人力资本绩效评价教育需求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