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洪

作品数:43 被引量:186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鼻炎
  • 10篇变应性
  • 9篇变应性鼻炎
  • 8篇免疫
  • 8篇免疫治疗
  • 6篇鼻咽
  • 5篇META分析
  • 4篇舌下
  • 4篇舌下特异性免...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特异性免疫
  • 4篇特异性免疫治...
  • 4篇外科
  • 4篇教学
  • 3篇蛋白
  • 3篇对变应性鼻炎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甲状腺
  • 3篇舌下免疫治疗

机构

  • 41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四川省科学城...
  • 1篇新疆巴音郭楞...

作者

  • 41篇江洪
  • 14篇陈丽鸿
  • 12篇龙宇
  • 11篇张应龙
  • 7篇刘维
  • 7篇刘启珍
  • 4篇蒲红
  • 4篇李洁
  • 3篇赵辉
  • 2篇罗玉杰
  • 2篇冯明亮
  • 2篇刘成刚
  • 1篇苏杨
  • 1篇龙晓莉
  • 1篇胡栋礼
  • 1篇汪波

传媒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山西中医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肿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LC26A4基因突变与耳聋
2012年
耳聋是最常见感觉障碍之一,与遗传关系密切。SLC26A4基因作为第二位的耳聋基因,与Pendred综合征(PS)和非综合征性聋DFNB4密切相关。SLC26A4基因突变主要与PS及DFNB4共同表现出的前庭水管扩大(EVA)相关,且不同种族及地区EVA患者该基因的突变频率及热点突变大不相同。SLC26A4基因的表现型与突变的类型关系不大,而是与等位基因数目相关。但目前SLC26A4基因突变的研究仍不完善。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耳聋及SLC26A4基因的研究进展。
刘启珍江洪
关键词:耳聋SLC26A4基因突变
PBL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式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中心的多样式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耳鼻喉科的80名见习医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以PBL为中心的多样式教学模式。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见习前后的考试成绩。结果见习后,两组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理论考试和总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PBL为中心的多样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鼻喉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效果显著。
刘维江洪张应龙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耳鼻喉科见习
内镜影像系统用于鼻科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价值探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内镜影像学系统用于鼻科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鼻科实习的2014级医学本科毕业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观察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以及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学生临床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提高学生积极性、促进临床与理论融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加快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等方面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影像学系统在鼻科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龙宇江洪盈世亮
关键词:教学鼻科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对耳后注射甲泼尼龙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CNKI、Wan Fang、VIP、CBM、Pub Med、Em 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6月有关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客观的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3. 18,95%CI2. 13~4. 76,P <0. 000 01)。亚组分析根据对照组中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分为A、B、C组,这3组中试验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OR=2. 73,95%CI 1. 56~4. 78,P=0. 000 4; OR=3. 59,95%CI 1. 45~8. 92,P=0. 006; OR=3. 89,95%CI 1. 82~8. 31,P=0. 000 4);试验组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对照组(OR=4. 07,95%CI 1. 55~10. 68,P=0. 004); 125~250 Hz、125~500 Hz两个频段听力提高情况为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明显(MD=15. 25,95%CI 13. 18~17. 32,P <0. 000 01; MD=14. 90,95%CI 13. 06~16. 74,P <0. 000 01),500~2 000 Hz、4 000~8 000 Hz以及250~4 000 Hz三个频段听力提高情况为试验组较对照组无明显优势(MD=6. 49,95%CI-0. 37~13. 35,P=0. 06; MD=8. 72,95%CI-1. 08~18. 52,P=0. 08; MD=7. 59,95%CI-0. 25~15. 43,P=0. 06)。结论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但由于缺乏国外文献,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本Meta分析得出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蒋慧平江洪周立立杨娟向奕琳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甲泼尼龙糖皮质激素META分析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研究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不同严重程度单一过敏和多重过敏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疗效。方法:依据体内实验结果将186例接受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进行SLIT治疗2年的AR患者分为单一轻度过敏和多重轻度过敏、单一中度过敏和多重中度过敏、单一重度过敏和多重重度过敏。评估治疗前后患者鼻部症状评分、药物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和治疗2年症状评分:单一轻度过敏(5.58±1.68、0.58±0.75),多重轻度过敏(5.34±1.49、0.93±0.75);单一中度过敏(4.68±1.55、0.32±0.63),多重中度过敏(6.26±1.46、0.61±0.67);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重度过敏(5.00±1.21、0.35±0.61),多重重度过敏(6.24±1.64、0.92±0.72),组内、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单一轻度过敏(6.09±1.23、1.52±1.25),多重轻度过敏(6.21±0.90、1.97±1.18);单一中度过敏(6.12±0.53、1.16±1.03),多重中度过敏(6.65±1.08、1.65±0.98);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重度过敏(6.26±0.73、1.16±1.13),多重重度过敏(6.49±1.04、1.89±1.07),组内、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评分:各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粉尘螨滴剂对单一和多重过敏的AR患者均有疗效,而对于重度多重过敏患者需要延长脱敏治疗疗程(>2年)。
杨娟江洪向奕琳伍莹
关键词: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重庆市永川地区青少年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热点突变筛查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筛查重庆市永川地区非综合征型青少年耳聋患者中我国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初步了解该地区耳聋基因热点突变谱系及发生频率。方法收集重庆市永川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永川籍非综合征型青少年耳聋患者60例,经监护人知情同意,抽取外周静脉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晶芯R九项遗传性耳聋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检测中国人群中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235delC、176del16、299delAT和35delG)、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12SrRNA(1494C>T、1555A>G)、GJB3(538C>T)。结果 60例受检者全部为重度或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耳聋,共检出耳聋基因突变22例,其中GJB2235delC纯合突变型2例;GJB2235delC/176del16复合杂合突变型1例;GJB2235delC/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型1例;GJB2235delC杂合突变型8例;GJB2299delAT纯合突变型1例;GJB235delG/SLC26A4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型1例;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型2例;线粒体12SrRNA1555A>G均质型突变型6例。60例受检者中47号与55号为亲兄妹,后续统计仅纳入先证者,所以只将47号纳入统计,样本总量计为59例。59例耳聋患者中我国耳聋基因热点突变的携带率是37.29%(22/59),其中GJB2基因突变是该人群首要的致病因素,携带率为23.73%(14/59),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检出率为10.17%(6/59),高于SLC26A4基因的5.08%(3/59),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结论重庆市永川地区非综合征型青少年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携带率较高,对该地区耳聋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耳聋基因突变的筛查是防控永川地区遗传性耳聋的首要步骤,在此基因诊断的基础上再结合用药指导、产前诊断、临床干预可有效减少该地区耳聋的发生。
刘启珍陈丽鸿张应龙江洪
关键词:遗传性耳聋非综合征型耳聋热点突变
舌下免疫治疗成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舌下免疫治疗(SLIT)在成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Pub 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舌下免疫治疗成人SAR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成人SAR患者症状评分(SS)及药物评分(MS)方面,SLIT与安慰剂比较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SLIT组与安慰剂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腔瘙痒、口腔水肿、耳部瘙痒、咽喉不适等。结论舌下免疫治疗成人SAR可以显著改善SAR患者的症状,降低药物评分,且其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
赵辉江洪龙宇罗玉杰
关键词:舌下免疫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花粉症安全性META分析
微视频联合翻转课堂在耳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因为耳部的应用解剖内容抽象,解剖结构复杂及晦涩难懂,学习过程极为枯燥且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度,本次研究将微视频联合翻转课堂的方法应用于耳部解剖教学中,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李洁张应龙江洪冯明亮
关键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解剖教学
塞来昔布联合放射治疗对异位裸鼠人鼻咽癌模型中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放射治疗对异位裸鼠人鼻咽癌模型中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人鼻咽癌皮下移植模型,成瘤后40只裸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塞来昔布组、放射治疗组、联合组(塞来昔布与放射治疗),观察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采用RT-PCR方法考察肿瘤中COX-2的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法以Ki-67为指标测肿瘤细胞增殖水平,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标记法(TUNEL)测凋亡细胞。结果:对照组、塞来昔布组、放射治疗组、联合组瘤体体积分别为(1880±358)、(1574±265)、(1258±262)、和(881±197)mm3;塞来昔布组、放射治疗组、联合组抑瘤率分别为16%、33%和53%。四组中Ki-67阳性率分别为44%、29%、22%和11%;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9%、22%、30%和38%;塞来昔布组、联合组肿瘤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放射治疗组。结论:塞来昔布可显著抑制裸鼠人鼻咽癌模型中肿瘤细胞COX-2 mRNA表达,抑制肿瘤细胞Ki-67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可提高抗肿瘤效果。
凌泽毅江洪张应龙龙晓莉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裸鼠鼻咽癌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2例
2013年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yroid,PMLT)是起源于甲状腺内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不包括转移至甲状腺的淋巴瘤及颈部淋巴结病变的直接侵犯。PMLT罕见,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占所有结外恶性淋巴瘤的比例低于2%,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容易误诊。我科诊治2例PMLT患者,报告如下。
陈丽鸿龙宇刘启珍江洪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淋巴瘤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