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喜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颗分试验在利用红黏土作填料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研究目的:广西是我国红黏土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因该地区兴建大量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以红黏土作为路堤填料的问题也日渐显现。本文通过颗分试验对红黏土进行岩土定名及分类,进而解决该地区的红黏土是否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的问题。研究结论:(1)根据颗分试验中的砾石含量,将该地区红黏土分为"低液限黏土"、"高液限黏土"、"含砾高液限黏土"、"细粒土质砾"4个亚类;(2)根据这4个亚类的物理、力学性质,指出"含砾高液限黏土"、"细粒土质砾"这两类红黏土可以直接作为路基填料;"低液限黏土"类红黏土仅可直接用作路基93填方区的填料;而"高液限黏土"类红黏土仅在采用"包边、晾晒"或"掺砾石、石灰等进行改良"之后,方可用作路基93填方区的填料;(3)本研究成果对广西地区的工程勘察和设计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彭国喜熊灵阳邱世廷
- 关键词:红黏土CBR砾石
- 点荷载仪在优化红层隧道围岩级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前,在划分隧道围岩级别时,多是采用岩石饱和抗压强度来计算围岩BQ值,致使红层地区的隧道Ⅴ级围岩偏长,PPP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压力偏大。按照岩石中“砂质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将红层岩石主要分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砂岩”四类,分析红层隧道的工程地质特征,判断出“岩石强度Rc是影响红层隧道围岩BQ值的关键因子”;分析了“样品失真”是导致常规抗压试验数据偏于保守的根本原因;归纳了点荷载试验具备“设备轻便、取样快捷、离散性小”等优点,阐明采用天然状态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来计算BQ值更贴合红层隧道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的原理;建立了采用“点荷载强度”来优化红层隧道围岩的方法。
- 彭国喜徐天爱刘鹤冰蒋良文袁传保
- 关键词:掌子面
- 优化地层界线在提高软基勘察质量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研究目的:软弱地基是南方丘间公路、铁路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特殊岩土之一,在施工中,软弱地基若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彻底,往往导致上部的挡墙、抗滑桩等支挡措施失效,从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及后期运营安全,这类丘间软基变更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先分析丘间软基的类型及其破坏类型,后探讨包括“勘探设备、天气”等导致软基变更等原因,并确立一系列优化软基地层界线的原则。研究结论:(1)根据有机质含量、孔隙比、天然含水率等指标,将丘间软基主要分为季节性软土、淤泥质软土两类;(2)采用“钻探+静探”的综合手段进行勘察,软基的深度应由钻探来确定,而静力触探主要用来确定软基的地基承载力等力学参数;(3)确立了“避免勾画‘透镜体’原则、沟心软基最大化原则、陡坡软基最不利原则”等一系列优化软基地层界线的方法;(4)本文研究对提高南方丘间软基的勘察质量、减少在施工阶段的软基变更具有指导意义。
- 彭国喜蒋良文范爱民查俊
- 关键词:淤泥质软土
- 西南山区“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失稳机理研究 ——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
- 2009年6月5日下午3时许,我国重庆武隆铁矿乡鸡尾山发生了体积约500万m3的特大型滑坡,死亡74人,同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在我国的西南山区(如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普遍存在与武隆鸡尾山滑坡、三峡链子崖...
- 彭国喜
- 关键词:关键块体
- 黏土岩在评价隧道涌突水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遵义至余庆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桃子台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通过分析泥岩、泥灰岩等黏土岩在地下水运动中的隔断作用,验算隧道底板高程跟黏土岩层底板的高程关系;引入“基坑突涌水验算公式”,复验黏土岩之下的承压水跟黏土岩之上的总水土应力的关系,从定性和定量角度作出了准确的判断。
- 彭国喜秦昭蒋良文熊灵阳
- 关键词:隔水层承压水涌突水岩溶
- 西南山区“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失稳机理研究
- 2009年6月5日下午3时许,我国重庆武隆铁矿乡鸡尾山发生了体积约500万m3的特大型滑坡,死亡74人,同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在我国的西南山区(如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普遍存在与武隆鸡尾山滑坡、三峡链子崖...
- 彭国喜
- 关键词:关键块体
- 文献传递
- 西南山区“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失稳机理研究——以重庆武降鸡尾山滑坡为例
- 2009年6月5日下午3时许,我国重庆武隆铁矿乡鸡尾山发生了体积约500万m3的特大型滑坡,死亡74人,同时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在我国的西南山区(如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普遍存在与武隆鸡尾山滑坡、三峡链子崖...
- 彭国喜
- 关键词:关键块体减灾防灾
- 文献传递
- 四川红层中岩溶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机制被引量:3
- 2010年
- 红层在四川盆地中广泛分布,随着大量基础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红层岩溶问题日渐显现。而相对于红层岩体遇水易软化、膨胀等不良地质问题的研究,红层岩溶问题研究比较少。根据在四川红层地区多年的地勘工作实践,分析了四川红层岩溶具有非均一性、成层性、埋深大等特点,提出真红层岩溶、"假"红层岩溶等两种不同类型的岩溶形成机制。这些红层岩溶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的提出,对这一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彭国喜覃雄谋高磊
- 关键词:四川盆地砾岩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