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智

作品数:29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英德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出血
  • 11篇脑出血
  • 10篇血肿
  • 7篇内血肿
  • 7篇疗效
  • 7篇高血压
  • 6篇血肿清除
  • 6篇颅脑
  • 6篇高血压脑出血
  • 5篇外伤
  • 5篇脑内
  • 5篇脑内血肿
  • 5篇脑外伤
  • 4篇手术
  • 4篇临床疗效
  • 4篇脑损伤
  • 4篇开颅
  • 4篇骨瓣
  • 4篇CT
  • 4篇穿刺

机构

  • 28篇英德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卢智
  • 23篇朱道平
  • 17篇沈冠豪
  • 12篇陈国坚
  • 1篇彭四维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创颅内压监护仪在开颅术后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仪在观察开颅术后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硬膜下的颅内压监护,发现患者有颅内压持续增高的情况时,可及时为其复查头颅CT。结果:通过对50例颅脑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及时地发现了有术后颅内血肿患者15例,其中有8例患者实施了二次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开颅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能明显地降低其因术后颅内血肿导致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创颅内压监护仪能不间断地测定患者的颅内压,该方法比起传统的通过腰椎穿刺法测定颅内压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道平陈国坚陆海颖卢智刘仕武
关键词:开颅手术迟发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
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CT实时引导下对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2例幕上出血(出血量15~30 ml)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于CT实时引导下行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意识状态、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观察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11.81±1.01)分高于对照组的(10.24±1.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力评分(3.50±1.12)分高于对照组的(3.02±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幕上出血量较小(15~30 ml)患者行CT实时引导下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可显著改善其昏迷状态与肌力,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沈冠豪华春华李奕秋朱道平卢智李怀国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症
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影响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采取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机予以分组研究,33例发病6 h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纳入超早期组,30例发病6~24 h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早期组,16例发病24 h以上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晚期组,对比分析三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近期疗效、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血肿量。结果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来看,晚期组比超早期组和早期组低,同时早期组比超早期组低(P<0.05);从近期疗效来看,超早期组为93.94%,早期组为90.00%,晚期组为100%,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GCS予以统计学分析,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三组GCS评分提高(P<0.05),手术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肿量予以统计学分析,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三组血肿量减少(P<0.05),手术前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HICH患者而言,不同手术时机均可以取得良好近期疗效,但手术时机越早,再出血概率越高,对此则需要做好术后监测工作,以避免术后再出血,保证近期疗效。
沈冠豪李奕秋华春华朱道平卢智李怀国
关键词: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近期疗效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在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术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其病理情况,给予合适的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结果痊愈25例,痊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1.4%,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在积极预防的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陈国坚朱道平卢智肖仁威李奕秋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
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8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4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颅骨修补术,研究组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85±3.5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5.69±12.14)分,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的(21.46±2.33)、(56.31±13.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明显高于对比组的3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比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更快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国坚朱道平卢智李奕秋沈冠豪沈绍星陈文波
关键词:脑外伤
超早期冷光源辅助下去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
2014年
目的研究超早期冷光源辅助下去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超早期冷光源辅助下去大骨瓣开颅手术处理的50例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50 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愈后。结果 50例病例,生存41例,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Ⅰ级,恢复正常10例;Ⅱ级,生活自理11例;Ⅲ级,需要他人帮助13例;Ⅳ级,卧床有意识2例;Ⅴ级,植物生存5例;死亡9例。病死率21.95%。结论对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50 ml)患者应尽量争取超早期实施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能够降低病死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道平陈国坚陆海颖刘仕武卢智沈冠豪
关键词:重度脑出血高血压大骨瓣冷光源
术中实时超声辅助定位下清除脑内血肿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对脑内血肿患者应用术中实时超声辅助定位后,对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在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内血肿患者(78例)为本次探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超声组及开颅组.开颅组(39例)实施开颅手术治疗,超声组(39例)实施超声辅助下实施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进行评估,评价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氏量表(Barthel).结果:超声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开颅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两组数据相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GOS评分较术前呈现明显升高趋势,且超声组患者的增高幅度显著优于开颅组,两组数据相较有差异(P<0.05).GC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超声组术后3d、7d的评分数据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超声组术后3d、7d的评分数据显著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超声组术后3d、7d的评分数据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辅助定位能提高脑内血肿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
朱道平李奕秋沈绍星卢秋婵卢智沈冠豪
关键词:超声脑内血肿安全性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
有创颅内压监护在重型脑损伤术后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在重型脑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于我院进行开颅手术及脑室外引流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止血、抗感染、脱水、神经营养等治疗。实验组: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对患者进行硬膜下的颅内压监护。对照组:对患者颅内压不进行检测,仅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颅内压预测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甘露醇使用时间及用量、肾功能损害程度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评估等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颅内压监护可以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陈国坚朱道平卢智刘仕武沈冠豪沈绍星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重型脑损伤术后
CT引导软通道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英德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CT引导下进行软通道穿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ankin量表(MRS)评分与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方式,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李奕秋朱道平卢智沈冠豪沈绍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血管内介入动脉溶栓在急性脑血栓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动脉溶栓在急性脑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动脉溶栓患者中,治疗后均有所好转,并且恢复速度较快,溶栓治疗后患者的意识有所好转,且清醒度较大,神智转清,并无颅内出血现象。结论动脉溶栓的近期疗效较为肯定。
卢智华春华朱道平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动脉溶栓急性脑血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