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节鸣
- 作品数:171 被引量:1,545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2009-2013年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情况分析
- <正>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由对两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菌株感染引起的疾病。我国是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数位居全球第二位~([2])。2007-2008年全国结核菌耐...
- 彭颖陈松华钟节鸣张明五张钰黄玉王晓萌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发现率
- 文献传递
- 浙江两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 了解城乡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开展社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个县区,对74 17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对现患病例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5 92 % ,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 =16 0 89,P <0 0 5 ) ,城市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5 89% )高于农村(5 2 2 % ) ,农村女性标化患病率(6 0 9% )高于男性(4 30 % )。糖尿病家族史、恶性肿瘤史、高血压史、超重、年龄为城市社区人群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 99、1 96、1 89、1 0 6、1 0 4 ) ,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史、海产品摄入多、肥胖、年龄为农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 33、1 80、1 2 1、1 11、1 0 3) ,水果摄入多为城乡社区人群保护因素。结论 控制体重、高血压,倡导合理膳食。
- 胡如英韩晓军钟节鸣俞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病例对照LOGISTIC回归流行病学
- 浙江省医院急诊室故意伤害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急诊室伤害监测中故意伤害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对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首次就诊于浙江省6个县(市、区)18家监测医院门急诊的故意伤害病例进行调查。数据统计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率的差异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年期间共监测故意伤害者6 023例,占伤害监测总数13.61%,他伤/杀与自伤/杀人数比为9.11∶1;故意伤害年龄分布以15~44岁(77.89%)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38∶1,农民工(30.32%)在各职业人群中所占比例最高;他伤/杀主要发生在街道/城区(41.39%)和家中(23.28%),自伤/杀高发于家中(77.14%);发生时间以空闲时(65.08%)居多;受伤性质自伤/杀以中毒(46.70%)和刀割伤(25.38%)常见,他伤/杀主要为裂伤(30.90%)、血肿/瘀伤(18.76%)和击伤(12.37%);受伤程度多为中等(52.45%)或轻微(41.28%)。结论本研究表明故意伤害的预防控制已不容忽视,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干预策略以减少故意伤害发生。
- 张洁钟节鸣赵鸣俞敏
- 关键词:故意伤害急诊室
- 浙江省小型汽车驾乘人员安全现状及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研究
- 俞敏赵鸣钟节鸣丛黎明王建跃叶俊杰何玉芳朱匡纪唐倩如
- 根据《世界卫生报告》,道路交通伤害的疾病负担将从1990的第9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3位。伤害是中国第5位死亡原因。根据公安部2003年统计数字,共发生交通事故667507起,死亡104372人,受伤494174人,直接...
- 关键词:
-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交通事故预防汽车驾驶员安全带使用
- 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设计和实施方案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结直肠癌位居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死亡第4位,是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实现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负担的有效手段。[方法]2020年浙江省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在全省范围内向50~74周岁户籍居民提供免费结直肠癌筛查服务。本文将重点阐述该项目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结果]项目充分考虑浙江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资源状况,结合浙江省结直肠癌筛查经验和工作基础,制定了筛查策略。[结论]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朱陈龚巍巍钟节鸣王实吴伟李德川潘婷婷杜灵彬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阿司匹林在社区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的用药现状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在社区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7个乡镇2013年高血压和糖尿病随访管理信息和社区门诊诊疗系统信息。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1)》推荐的标准,判断研究对象是否应服用阿司匹林,计算阿司匹林使用率,用SAS 9.2软件进行2个独立样本率的χ~2检验。结果通过身份证号将社区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随访信息与社区门诊诊疗系统信息进行匹配,发现在社区门诊就诊过的高血压患者15 006例,糖尿病患者4 059例。在高血压患者中,符合一级预防者共7 517例,阿司匹林者使用率为15.19%,不同性别间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二级预防者共2 120例,阿司匹林者使用率为43.73%,男性的使用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1,P〈0.05)。在糖尿病人群中,一级预防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7.86%,不同性别间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预防阿司匹林使用率为53.70%,男性的使用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0,P〈0.01)。一级预防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阿司匹林使用率最高,为18.97%。结论在社区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阿司匹林的使用率过低,尤其是一级预防的使用率。应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医生阿司匹林预防性用药的培训,提高社区医生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意识,进一步提高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 林鸿波沈鹏李小勇俞敏钟节鸣方乐陈向宇郭丽花
- 关键词:阿司匹林高血压糖尿病
- 浙江省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面访形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驾驶员的一般情况、交通工具状况、驾驶相关行为、睡眠状况、吸烟、饮酒、药物使用、道路状况等因素。结果 2008-2009年间共调查246例病例组和492例对照组驾驶员,在控制年龄、性别、驾驶机动车类型等因素下,驾车频率高(OR=3.08)、有吸烟史(OR=1.94)、行驶车道错误(OR=2.36)、驾车时身体状况差(OR=1.87)、睡眠不足(OR=4.63)、定期车辆检修(OR=0.33)、佩戴安全带/安全头盔(OR=0.30)等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道路交通伤害与驾驶员行为、车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应针对人、车、路三方面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 赵鸣俞敏丛黎明钟节鸣张新卫肖媛媛王建跃叶俊杰何玉芳朱匡纪唐倩如
-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对照研究
- 2010-2014年浙江省儿童暴力伤害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儿童暴力伤害的主要流行特征,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浙江省医院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0~17岁儿童暴力伤害病例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收集0~17岁儿童暴力伤害病例1 292例,占全部儿童伤害病例的2.10%,随时间的推移,儿童暴力伤害占比呈下降趋势。儿童暴力伤害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4.79:1,伤害原因以钝器伤(83.13%)和锐器伤(7.89%)为主,学校(53.10%)和街道/城区(26.24%)为主要伤害发生地点,严重程度以轻度(50.15%)和中度(46.28%)为主,91.25%病例的伤害性质为软组织伤,主要受伤部位为头部(66.92%)。93.34%的儿童暴力伤害均由吵架、打架所引起,受伤者与施暴者关系主要为伙伴(63.54%)和陌生人(25.93%),通常以手或脚等身体的一部分作为直接施暴工具(72.50%)。结论需关注儿童暴力问题,利用监测系统和专题调查掌握儿童暴力的主要流行特征,并据此开展针对性干预。
- 赵鸣俞敏王浩潘劲郭丽花钟节鸣
- 关键词:儿童暴力
- 浙江省城乡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门诊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 1998年浙江省卫生服务调查12个县、区 72 0 0户家庭询问调查的资料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建立概率模型。结果 在城市居民中 ,影响居民 2周就诊概率的因素有年龄 <15岁、慢性重症疾病、有公费医疗、有劳保医疗、有半劳保医疗 ,OR值分别为 6 3 0、 3 79、 2 81、 2 2 2、 1 97;农村 2周就诊概率影响因素有年龄 <15岁、急性重症、慢性重症、急性轻症、慢性轻症等 ,OR值分别为 1 71、 3 5 9、 1 97、 1 42、 1 63 ,减低就诊概率的有离医疗点距离超过 2公里、患有慢性疾病、长期失能等 ,OR值分别为 0 45、 0 62、 0 64。结论 城市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而农村应着重解决卫生服务的可得性和农村居民经济困难看不起病的问题。
- 俞敏刘立群钟节鸣
- 关键词:城乡居民门诊影响因素
- 浙江省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居民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5—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11个市的6 532名普通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为44.5%;各年龄组知晓率分别为12岁~组49.6%,20岁~组49.2%,30岁~组51.9%,40岁~组48.2%,50岁~组40.1%,60~65岁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知晓率(45.9%)高于女性(43.0%)(P<0.05);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文盲/半文盲知晓率最低(24.9%),小学学历者为35.4%,初中学历者为52.1%,高中学历者为54.7%,大学学历者最高(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人群中,医务人员知晓率最高(90.6%),无业人员知晓率最低(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庭人均收入≥15 000元和<15 000元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职业、年人均收入是知晓率改善的影响因素;在信息的获取方式中,报纸、传单、电视、宣传栏、听说及主动学习是知晓程度改善的促进因素。结论浙江省公众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知晓程度依然较低,文化程度、家庭收入、部分职业因素,以及结核病信息的获取方式等均会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产生影响。
- 张明五陈松华钟节鸣陈彬彭颖何铁牛王晓萌
- 关键词:结核病知晓率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