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高氯酸介质中单甲基肼与亚硝酸的反应动力学
- 2009年
-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高氯酸介质中单甲基肼(MMH)与亚硝酸(HNO2)的反应,建立了单甲基肼与亚硝酸的反应速率方程式。高氯酸介质中HNO2和MMH反应的速率方程如下:-dc(HNO2)/dt=kc(H+)0.9c(MMH)1.1c(HNO2)。温度4.5℃,c0(Cl O4-)=0.50 mol/L时,反应速率常数k=(46.0±2.7)L2/(mol2.s),该反应的活化能Ea=(42.4±0.1)kJ/mol。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氯酸介质中,单甲基肼与亚硝酸能很快反应,提高酸度、增大单甲基肼浓度均有利于亚硝酸的还原。
- 魏艳王辉潘永军丛海峰矫海洋贾永芬郑卫芳
- 关键词:高氯酸单甲基肼亚硝酸反应动力学
- 异羟肟酸型配位体对TBP萃取钚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00年
- 为有效地去除铀产品中的钚 ,以乙异羟肟酸和丙异羟肟酸为无盐配位体 ,用单级萃取分配法 ,对TBP萃取Pu(Ⅳ )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时间、酸度、配位体浓度、相比、温度、磷酸二丁酯(HDBP)浓度、Pu价态等因素对分配比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异羟肟酸型配位体对Pu(Ⅳ )有很好的配位效果。
- 江浩常志远潘永军朱建民
- 关键词:异羟肟酸乏燃料后处理钚萃取
- 络合剂用于 Purex 流程中铀线低浓镎、钚分离的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对络合剂用于提高Purex流程铀线低浓Np、Pu分离效果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比较了几种羧酸型络合剂对Np、Pu、U的络合分离效果。研究了络合剂浓度、HNO3浓度、温度、相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模拟料液的逆流串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络合剂能显著改善U中Np、Pu的分离效果,U-Np分离系数增大100—300倍,U-Pu分离系数增大近1个数量级。
- 江浩郑伟芳常志远于恩江潘永军朱建民刘黎明
- 关键词:络合剂
- 氨基羟基脲在Purex流程铀钚分离中的应用
- 为了解氨基羟基脲(HSC)在Purex流程铀钚分离中的作用,研究了氨基羟基脲的硝酸水溶液对30%TBP/煤油中Pu(Ⅳ)的还原反萃取行为,考察了氨基羟基脲的浓度、两相接触时间、两相相比、反萃液硝酸浓度、NO3-浓度、有机...
- 肖松涛叶国安潘永军罗方祥杨贺兰天
- 关键词:铀钚分离
- 文献传递
- 酸碱分析数据处理新方法
- 一般强酸、强碱的浓度分析采用的是简便迅速的酸碱滴定指示剂显色法。对于弱酸弱碱的分析也多采用这种方式,只是需要强化条件,比如采用更换溶剂的方法;否则对于滴定突跃不太明显的弱酸弱碱分析误差会较大。对某些体系根本无法采用指示剂...
- 贾永芬潘永军魏艳
- 关键词:滴定终点酸碱分析二甲基硝酸铝等当点滴定曲线
- 文献传递
- TBP-煤油从硝酸介质中萃取Tc(Ⅶ)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恒界面萃取实验装置研究了TcO4-/HNO3/TBP-煤油、TcO4-/HNO3-Zr/TBP-煤油、TcO-4/HNO3-U/TBP-煤油以及TcO4-/HNO3-Zr-U/TBP-煤油等萃取体系中锝的萃取动力学行为,关联出相应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出了表观速率常数;并根据实验结果对Tc(Ⅶ)萃取动力学相关规律进行了探讨。在所研究的体系中,Tc(Ⅶ)的萃取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出Tc(Ⅶ)萃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均呈负值。
- 王辉贾永芬魏艳李会蓉丛海峰潘永军
- 关键词:锝萃取动力学PUREX流程
- 短链羟肟酸对Pu(Ⅳ)的配位、还原及反萃被引量:10
- 2003年
- 在λ 19分光光度计上观测了加入甲羟肟酸(FHA)前后Pu(Ⅳ) 硝酸溶液的吸收光谱随时间的变化,并进行了甲、乙羟肟酸(FHA,AHA)对含铀的30%TBP/OK中Pu(Ⅳ)的反萃实验。结果表明:在硝酸溶液中短链羟肟酸能与Pu(Ⅳ)形成比较稳定的配合物,随着溶液放置时间的延长,溶液中的Pu(Ⅳ)逐渐被还原到Pu(Ⅲ),但该还原过程比较缓慢;在一定条件下,短链羟肟酸能有效地将有机相中的Pu(Ⅳ)反萃到水相,配位剂浓度的增加和反萃酸度的降低有利于短链羟肟酸对Pu(Ⅳ)的反萃。在同样条件下,AHA对Pu(Ⅳ)的反萃效果比FHA好,但这种差别随着配位剂浓度的增加和反萃酸度的降低而变小。
- 郑卫芳江浩朱建民朱兆武潘永军迪莹何建玉
- 关键词:配位反萃铀钚
- 氨基羟基脲在Purex流程铀钚分离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研究了氨基羟基脲(HSC)的硝酸水溶液对30%TBP/煤油中Pu(Ⅳ)的还原反萃取行为,考察了HSC浓度、两相接触时间、两相相比、反萃液硝酸浓度、NO3-浓度、有机相U浓度和温度对Pu(Ⅳ)还原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两相接触时间能显著提高Pu(Ⅳ)的反萃率,增加氨基羟基脲的浓度、降低反萃液酸度、降低NO3-浓度、增加有机相U浓度和升高温度也对Pu(Ⅳ)的反萃率有一定的提高。采用16级逆流反萃取实验(还原反萃段10级,补充萃取段6级),模拟Purex流程1B槽U/Pu分离工艺,在相比(1BF∶1BX∶1BS)为4∶1∶1的条件下,U的收率大于99.99%,Pu的收率大于99.99%;铀中去钚的分离因数SFPu/U=2.8×104;钚中去铀的分离因数SFU/Pu=5.9×104。HSC作为还原反萃取剂,可有效实现铀钚分离。
- 肖松涛叶国安潘永军罗方祥杨贺兰天
- 关键词:铀钚分离
- 硝酸介质中单甲基肼与亚硝酸的反应动力学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硝酸介质中单甲基肼(MMH)与亚硝酸(HNO_2)的反应。HNO_2和MMH反应动力学速率方程为-dc(HNO_2)/dt=kc(H^+)c^(1.1)(NO_3^-)c^(1.1)(MMH)c(HNO_2)。当t=2.6℃、c(NO_3^-)=0.50mol/L时,反应速率常数k=(115±2)(mol/L)^(-3.2)·s^(-1),反应活化能E_a=(37.8±0.1)kJ/mol。研究结果表明:在硝酸介质中,甲基肼与亚硝酸能快速反应;提高酸度、MMH浓度或硝酸根浓度均有利于亚硝酸的还原。
- 魏艳丛海峰潘永军矫海洋贾永芬
- 关键词:单甲基肼亚硝酸反应动力学
- 酸碱度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水解离子存在或者弱酸弱碱体系酸碱度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用用三次函数拟合pH-χ滴定曲线pH=aχ<Sup>3</Sup>+bχ<Sup>2</Sup>+cχ+z,x=-b/3a即是滴定终点时已知浓度的酸/...
- 贾永芬潘永军魏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