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华琼 作品数:23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水利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淮河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和预报物理模型 淮河流域位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暴雨的年际变化比较剧烈,旱涝频繁。(然而对淮河流域暴雨的研究往往只限于个例分析,对单个个例的暴雨成因可以了解得很细,而对多次暴雨发生的气候学规律,大量个例的规律性... 程华琼 陈菊英关键词:年际变化 气候成因 暴雨量 淮河流域 暴雨日数 文献传递 东亚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及其对东亚降水气候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东亚中纬度地区海-陆热力差异变化与东亚夏季降水的联系。通过对1958-2000年逐年夏季平均的500hPa位势高度场ERA40再分析时间序列进行EOF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特征表现为东亚中纬度陆地上空的大气热力变化... 程华琼 吴统文 董文杰关键词:东亚季风 降水 海陆热力差异 文献传递 中尺度天气模式在龙芯通用CPU平台的移植和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采用MIPS精简指令集构架.数值天气预报领域是目前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本研究选取广泛使用的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开展龙芯平台天气预报系统研发,在龙芯3A平台成功移植完成MM5模式所依赖的MPICH等各类软件库,构建MM5模式运行的龙芯版软件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MM5模式下垫面处理模块TERRAIN、水平空间插值模块REGRID、垂直插值模块INTERPF以及MM5模式主模块在龙芯平台的编译移植,并实现MM5模式主模块在龙芯3A平台的并行运行.基于以北京为核心区域的嵌套模拟测试表明,运用单个龙芯3A节点模拟48h情景需要耗费大约50h,未来随着龙芯计算节点增加计算耗时将随之降低,将有望在龙芯计算平台实现中尺度气象模式的预报模拟.本研究同时完成格点分析显示系统(grid analysis and display system,GrADS)和三维可视化软件Vis5D在龙芯平台的编译移植,并以此构建中尺度气象模式预报系统展示子系统,实现龙芯平台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所需要的全生态移植与应用. 吴其重 程华琼关键词:龙芯 淮河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和预报物理模型 本文从淮河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出发分析了大旱大涝年暴雨强弱的气候成因,并且进一步得到了淮河流域暴雨的集成物理预报模型. 程华琼 陈菊英关键词:淮河流域 暴雨 时空变化特征 文献传递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 被引量:9 2007年 在1987年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的同时,中国气温也显著增高,1997年达到了峰值,2006年又出现了次峰值.为搞清异常增暖对中国旱涝等灾害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重点统计分析了中国年平均气温对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关系,并分析研究了1951~2006年期间中国月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汛期主要多雨带类型及发生严重洪涝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1)3个中国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但8月气温不高的来年汛期主要多雨带和严重洪涝区域都发生在淮河流域(3/3);(2)5个年平均气温偏高且8月气温也明显偏高的来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和严重洪涝(5/5),特别是其中2个8月气温特高的来年(1954、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和严重洪涝(2/2).对这个前兆强信号的发现和揭示,不但证明了全球和中国异常增暖对来年中国汛期水旱灾害的重大影响,也对准确预测中国汛期主要多雨带分布类型和江淮流域的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 陈菊英 程华琼 王威关键词: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 特大暴雨洪水 1900~2004年长江大水和黄河旱涝对ENSO的响应概率 ENSO是厄尔尼诺(EL Nino)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的合称。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的持续异常增暖;而南方涛动是指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地区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异常,两者之间有着很... 陈菊英 程华琼关键词:厄尔尼诺 南方涛动 文献传递 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与东亚夏季降水的关系(博士后研究报告) 程华琼2003年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及其前兆信号 被引量:16 2004年 分析研究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前期和同期欧亚地区环流背景的逐日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致洪暴雨过程发生前后乌山地区阻塞高压强度指数(UBHII)逐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年淮河流域持续性强暴雨过程均发生在乌山阻塞高压强高峰后的减弱期,即在淮河流域发生持续性强暴雨过程之前乌山阻塞高压就发生了突变;同时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并登陆后的,其北界的位置变化对淮河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发生和持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异常加强后的突然减弱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并西进登陆,是淮河流域地区发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两个重要前兆. 程华琼 陈菊英关键词:淮河流域 致洪暴雨 环流背景 中国异常增暖来年江淮流域易发生大洪水 在1987年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增高的同时,中国气温也显著增高,1997年达到了峰值,2006年又出现了次峰值.为搞清异常增暖对中国旱涝等灾害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重点统计分析了中国年平均气温对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关系,... 陈菊英 程华琼 王威关键词: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 特大暴雨洪水 文献传递 多模式集合预估21世纪淮河流域气候变化情景 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AR4)的14个全球气候耦合模式对中国淮河流域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进行了评估,预估了该地区21世纪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同时,还分析了14个气候模式对1961-1999年气温和降水的模拟能力,并且根据Taylor方法选取具有较好模拟能力的模式做集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气候模式对淮河流域的气温和降水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大多数模式模拟的气温偏低、降水偏多;选取的模式集合可以明显改善模式的模拟能力,但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对淮河流域降水和气温未来情景的预估表明,各模式给出的情景结果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模拟的21世纪气候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气温持续增加,降水出现区域性增加;还重点分析了14个模式集合的结果在2010-2039年、2040-2069年和2070-2099年3个时段的年平均、季节平均降水和气温变化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时段的气温和降水在不同情景下都是逐渐增加的,A2情景下增幅最显著,B1情景下增幅最小。 李秀萍 徐宗学 程华琼关键词:多模式集合 气温 降水 淮河流域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