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磊 作品数:39 被引量:229 H指数:9 供职机构: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1-2013年河南省志贺菌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1-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病原学特征。方法以河南省2011-2013年分离到641株志贺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及PCR检测毒力基因方法,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测,以了解志贺菌菌型分布、药物敏感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641株志贺菌共分为2群、11种血清型,福氏志贺菌(B群)占84.6%(542/641),宋内志贺菌(D群)占15.4%(99/641),其中以F2a血清型为主的福氏志贺菌检出率由2011年的44.3%(87/196)上升到2013年57.6%(114/198),宋内志贺菌检出率由25.4%(50/196)下降到5.1%(10/198)。进行药敏试验的325株志贺菌株对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氯霉素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群与D群的耐药谱有差异。进行毒力因子检测的244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对set1B的携带率高于宋内志贺菌,且近几年志贺菌对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河南省近年来志贺菌流行菌型正在发生改变,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较高的耐药性,分离菌株中普遍携带有毒力因子。 穆玉姣 张白帆 赵嘉咏 黄丽莉 李孟磊 夏胜利关键词:志贺菌属 血清分型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2005-2009年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监测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腹泻患者和宿主动物中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2009年河南省监测点所送可疑菌株进行血清学和PCR复核,对确认菌株进行stx1、stx2、eaeA、hlyA毒力基因测定。结果河南省2005-2009年共监测各类标本10 732份,检出O157∶H7菌株255株,检出率为2.38%;其中动物粪便标本的检出率为6.31%,检出率最高的为羊粪(8.04%),其次为牛粪(7.20%);各年份菌株检出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产毒株主要来自于羊、牛、鸡粪便及蝇类和生肉标本;毒株类型主要为stx2、eaeA、hlyA组合型。结论河南省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存在,最重要的动物宿主是羊和牛;部分食品在加工环节有可能被污染,存在引起暴发的危险性。 李孟磊 宋信兵 赵嘉咏 黄丽莉 罗绮 尤爱国 夏胜利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腹泻 动物宿主 基因型 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人力资源现状,评价该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抽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人力资源配备现况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5个,卫生人力资源总数为772人;分别由占42.23%的医生、33.42%的护理人员、8.55%的医技药剂、4.66%防保人员、11.14%的行政后勤构成;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居多;学历以大中专为主,预防保健人员中专以下比例高达30.56%;虽职称以初级职称占多数,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但多数均已取得相应的卫生职业技术资质;整体收入不高,51.17%的人员收入低于1500元/月,尤其是预防保健人员最低。结论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构配置不十分合理;医护比例失调,护士和药剂人员配置不足;整体学历较高,中级及以上人员和中医专业人员比例偏低。 聂轶飞 尤爱国 王海峰 李孟磊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 口服培菲康散剂预防1~6岁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益生菌(培菲康散剂,BIFICO)对1~6岁婴幼儿腹泻发病的影响及预防作用。方法490例婴幼儿按年龄分层招募后被分为两组:试验组(n=247)和对照组(n=243)。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为原则,给予合格的受试者口服临床研究专用培菲康散剂。受试者连续服用试验用药4天、随访观察21天为一个周期,共进5个周期。研究期内遵循“逢泻必检”原则,对受试儿童随访并采集腹泻婴幼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评价预防效果。结果共有480名完成全部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有120人次和95人次发生腹泻,腹泻发生率分别为50.85%和3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75,P=0.041)。以观察周期分组后,第3周期对照组婴幼儿腹泻发病率显著高于实验组(x^2=4.415,P:0.036)。从腹泻婴幼儿粪便中共检出轮状病毒14株、诺如病毒3株、扎如病毒3株、腺病毒2株,另外检出沙门菌5株、细菌性痢疾4株。结论口服培菲康散剂可降低l一6岁婴幼儿腹泻发病率,对腹泻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刘晓玲 李孟磊 马文霞 夏胜利 许汴利关键词:腹泻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地理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地理流行特征,为下一步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制定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3月16日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SPSS 22.0进行Fisher确切概率和线性趋势检验,采用Arc GIS 10.3进行优化热点分析和IDW插值分析。结果河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 273例,报告死亡22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信阳市(278例)、南阳市(156例)、郑州市(143例)、驻马店市(138例)和商丘市(92例),热点县区集中在信阳市、驻马店市和南阳市东部县区。1月24日新增县区主要分布在与湖北接壤的信阳市和南阳市,1月25-27日新增县区主要分布在离湖北相对较远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发病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不同临床严重程度的死亡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值=103.410,P=0.001),且存在呈线性关系(Z=216.801,P=0.001,Pearson's R=0.413,P(Approx. Sig.)=0.001))结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波及县区主要与1月23日前从湖北返乡人员有关,发病数整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趋势。随着临床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病死率也相应升高。 陈伟 王盼盼 郭小芳 康锴 杨改英 李孟磊 赵晓静 杨文杰关键词:地理 河南省农村社区级腹泻病及细菌性痢疾发病率调查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河南省睢县农村2010年5~11月腹泻病发病率及细菌性痢疾发病率进行社区级调查,掌握腹泻病和细菌性痢疾的实际发病率,分析痢疾的菌型分布,研究近年菌型变迁。方法通过主动搜索,对3个村的所有腹泻病病例进行登记和采样,分离鉴定志贺菌,计算腹泻病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分析菌型分布。结果确定常住居民3488人,腹泻病发生1114人次,分离到细菌性痢疾34株,腹泻病发病率31.94%,细菌性痢疾发病率0.97%。宋内菌占55.88%,福氏菌44.12%。结论河南省睢县农村腹泻病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是传染病报告的发病率的18倍,细菌性痢疾菌型可能正发生变化。 李孟磊 黄丽莉 聂轶飞 寰书青 赵嘉咏 夏胜利关键词:腹泻 细菌性痢疾 发病率 河南省2011-2013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宿主分布、血清学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于2011—2013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各类家禽家畜粪便、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标本,共6 057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不同宿主样本中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6 057份样本中共分离出28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4.75%。所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血清型是O∶8和O∶5,生物分型以1A为主。O∶3血清型多具有致病性,其中以猪分离株最多。结论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有存在,猪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病性菌株的主要宿主。 穆玉姣 张白帆 李孟磊 赵嘉咏 景怀琦 夏胜利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宿主 血清学分型 毒力因子 河南首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 查清本次暴发的流行原因和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并依据血清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确认。结果 2005年河南省南部淮滨县新里镇大董庄发生一起恙虫病暴发流行,自9月26日-11月10日共发病32人,以成人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疼、淋巴结肿大、皮疹。恢复期病人血清外斐氏OXk1:160实验阳性率100%,最高效价达1:2560,典型病人的两次血清呈4倍升高;恙虫病荧光抗体阳性率100%,最高效价达1:2560。血清分型主要是Gilliam、Karp、Kato3个血清型;套式PCR检测病人血3份阳性。结论 本次为河南首起恙虫病暴发流行。 许汴利 陈豪敏 朱谦 张锦 夏胜利 李孟磊 李晓光 陈磊 黄西吾 张振才关键词:恙虫病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河南省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对2015年河南省发生的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分析恙虫病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搜索病例,填写《恙虫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血清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搜索到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作为病例组,按1∶2匹配的方式,随机选择与病例所在的同村、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同性别且无临床症状的村民为对照,收集可疑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疫情10月16日至11月20日,共发现病例48例,其中发热≥38.5℃的病例超过83.3%,发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的病例68.7%,有皮疹的病例60.4%,其他临床症状还包括头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寒战等。对采集的16份病人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血清抗体Ig M阳性15份。外斐氏反应检测OXk血清抗体,抗体滴度>1∶160的13份,最高抗体滴度>1∶640,第二次采集病人恢复期血清有7份抗体呈4倍增高。恙虫病PCR核酸检测,阳性4份。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恙虫病暴发疫情,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皮疹、头疼等;外斐氏试验可以作为重要诊断依据,PCR核酸检测方法,作为确诊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去参加田间劳动、在屋内堆放柴草或农作物、在家中饲养家禽及在家中饲养宠物为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孟磊 其木格 王若琳 李懿 苏佳 黄学勇关键词:恙虫病 病例对照研究 河南省首次恙虫病暴发疫情的实验室证实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调查以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要症状的不明疾病病因。方法对可疑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用血清学、免疫学、套式PCR方法检测病人血清抗体滴度、血清型及立克次体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对采集到20例病人进行血清外裴OXk凝集反应,阳性率达100%,11份二次血清OXk效价呈4倍升高;恙虫立克次体IFA检测lgM和lgG抗体,20份均为阳性,最高达到1:2560;恙虫病血清学分型G illiam 4例,Karp 6例,Kato 8例。套式PCR检测病人血结果3份扩增出R t特异性DNA片段。结论首次证实了河南省恙虫病暴发疫情。 夏胜利 申晓靖 邓文斌 黄丽莉 王建丽 李林红 马宏 李孟磊 许汴利关键词:恙虫病 立克次体 套式PCR 血清型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