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轶飞 作品数:38 被引量:30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河南省55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及早发现危重症,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病历,填写个案调查表,应用Excel录入数据库,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55例重症病例,其中危重症13例。4岁及以下占94.55%(52/55),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5岁半,男女性别比为1.9︰1;重症患儿通常有高热、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以及肢体抖动等主要临床表现;危重症以3岁以下患儿为主,出现嗜睡、呕吐、呼吸音异常、血性泡沫痰、心率﹥130次/min的可能性高于普通重症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心率﹥130次/min持续时间、总病程、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也高于普通重症患儿。结论重症危重症患儿是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及时识别重症危重症患儿有助于指导临床救治,减低病死率,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聂轶飞 王海峰 康锴 陈豪敏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症 流行病学 2010-2014年河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河南省2010-2014年戊肝流行特征,利用PHGIS1.7.0软件绘制戊肝地区分布图,采用时间分布曲线结合圆形分布法分析戊肝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4年河南省共报告戊肝病例3 205例,年均发病率为0.680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Z=5.91,P<0.01);死亡3例,病死率为0.09%;实验室确诊2 922例,占病例总数的91.17%。病例主要集中在豫中部和南部地区;3月发病最多,10月最少;戊肝发病高峰日为3月21日,总的流行高峰期为11月20日至次年7月20日,戊肝发病在时间上存在集中趋势(Z=nr2=40.93,P<0.01)。男性发病率为0.9812/10万,女性为0.36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99,P<0.01)。患者年龄8个月-95岁,平均年龄(50.90±14.83)岁;30-5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2.03%。农民2 013例,占病例总数的62.81%。结论河南省戊肝以散发为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性中年农民为高危人群,农村为重点防控地区。 尤爱国 杨建华 潘静静 苏佳 聂轶飞 王海峰 唐晓燕 许汴利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圆形分布法 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人力资源现状,评价该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抽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面人力资源配备现况调查。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调查的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5个,卫生人力资源总数为772人;分别由占42.23%的医生、33.42%的护理人员、8.55%的医技药剂、4.66%防保人员、11.14%的行政后勤构成;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居多;学历以大中专为主,预防保健人员中专以下比例高达30.56%;虽职称以初级职称占多数,高级职称比例偏低,但多数均已取得相应的卫生职业技术资质;整体收入不高,51.17%的人员收入低于1500元/月,尤其是预防保健人员最低。结论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数量不足,结构配置不十分合理;医护比例失调,护士和药剂人员配置不足;整体学历较高,中级及以上人员和中医专业人员比例偏低。 聂轶飞 尤爱国 王海峰 李孟磊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 河南省卫生应急预案评价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河南省卫生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管理进行评价。方法2019年11月,收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4个直管县中东呼吸综合征应急预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专家打分评定,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总分平均为65.19,标化后的预案完整性、质量、编制过程、管理四个一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62.41、77.99、47.93和51.29,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763,P<0.001)。每项一级指标中二级指标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3个(59.09%)地区分数超过全省平均分,17个(77.27%)地区分数超过60分。不同地区各一级指标分数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各地区卫生应急预案编制能力参差不齐,亟待提高,需重视预案的编制过程及培训、演练、评估工作。 潘静静 王文华 范威 聂轶飞 尤爱国 李军 李杉 杨凯朝 叶莹 黄学勇2012-2013年河南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河南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3年河南省传染病突发事件特征进行分析,应用PHGIS1.7.0制作事件地区分布图。结果2012—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传染病突发事件34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9.39%;发病526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0.19%。27起(79.41%)为一般级别事件,未分级事件7起,占20.59%。其他类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最多,占44.12%。呼吸道传染病27起,占传染病突发事件总数的79.41%。事件持续时间为0~184d,平均为8d。卫生部门调查处置投入时间为6~158d,平均为26.5d。事件分布在14个省辖市29个县区,城市10起,农村24起,分别占事件总数的29.41%和70.59%。事件主要集中在3-6月和9—12月。25起事件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占传染病突发事件总数的73.52%;发病472例,占病例总数的89.73%。结论河南省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传染病突发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托幼机构和学校是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 尤爱国 潘静静 李凤丽 聂轶飞 郭大城 苏佳 许汴利关键词: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应急 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评价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CHSC)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以及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数据基础。方法抽样调查获得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后,对其配备现况进行评价。采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卫生资源人力总数为772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人员(包括后勤人员)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0.54人和0.48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0.23人和0.18人。医师的比例偏高,护理和药剂人员配置不足,医护比例1∶0.79,高于国家均值1∶0.41。大专以上学历占87.3%,中级及以上职称和工作年限五年以上所占比例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数量仍不十分充足,结构配置不十分合理,整体素质一般。 聂轶飞 尤爱国 王海峰 李孟磊 高利华 许汴利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力资源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河南省2004~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性分布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流行的季节性流行规律,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04~2011年的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布的肘值为0.413,2004—2007年的M值为0.425,2008~2011年的肘值为0.393;圆形分布总的集中趋势r值为0.426。2004—2007年的发病高峰日、流行高峰期及高峰期时间跨度分别为7月29日、5月18日~10月8日及144d,2008—2011年的则为8月1日、5月8Et~10月25日及171d。结论细菌性痢疾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5—10月为该病的流行高峰;河南省该病的季节性在逐渐减弱,应根据其流行特点的变化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聂轶飞 王海峰 李孟磊 黄丽莉 许汴利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季节性 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60岁及以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0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0例男女比为1.16∶1,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为主,早期94.97%的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25.70%淋巴细胞计数减少,43.57%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中除咳痰在轻症和重症病例中有统计学差异(χ^(2)=5.13,P=0.023)外,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新冠肺炎病例重症率和病死率均与年龄和基础性疾病有较大关系,积极控制原发病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王文华 范威 潘静静 尤爱国 聂轶飞 王博昊 王海峰 叶莹 黄学勇关键词:流行病学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排除病例和确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2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已排除病例,结合传染病报告卡和个案调查,描述分析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5635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267例,疑似排除病例4368例。确诊病例中位年龄大于排除病例(45岁vs.34岁,Z=14.857,P<0.01)。确诊病例中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与来自武汉及周边地区人群接触史、涉及聚集性疫情等暴露史比例均高于排除病例(P<0.01),而暴露史不明确的比例低于排除病例(P<0.01)。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中重症比例分别为11.6%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38,P<0.01)。确诊病例中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发热、干咳、乏力、胸闷、腹泻、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胸部CT异常比例高于排除病例(P<0.01)。结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进行确诊和排除时,除了病原检测结果,应综合考虑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 潘静静 范威 王文华 聂轶飞 尤爱国 王博昊 叶莹 黄学勇 郭万申关键词:确诊病例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因素,指导疫情防控。方法 将河南省安阳市2022年1月本土Omicron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468例感染者,其中重型2例(0.4%),无死亡病例,具有临床症状的90例(19.2%);38例(8.1%)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疫苗,92例(19.7%)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超过6个月(含完成加强接种在28 d内),338例(72.2%)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在6个月内或完成加强接种超过28 d。有症状的病例中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χ^(2)=4.270,P=0.039);全程接种在6个月内的比例低于无症状的病例(χ^(2)=9.882,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全程接种在6个月内及完成加强接种超过28 d是出现症状的保护因素(OR=0.455, 95%CI:0.212~0.978,P=0.044)。结论 对于Omicron,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在6个月内及加强接种可以减少或减轻症状,应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潘静静 范威 李亚飞 于铭洋 王莹莹 王文华 王若琳 尤爱国 聂轶飞 王海峰 叶莹 黄学勇 郭万申关键词:疫苗接种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