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锐
- 作品数:62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基线肿瘤负荷相关的巨噬细胞通过IGFBP2-STAT3-PD-L1通路促进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从而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与目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基线肿瘤负荷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疗效负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肿瘤负荷(high tumor burden,HTB)和低肿瘤负荷(low tumor burden,LTB)肿瘤对ICI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具体机制。方法为了进行体内实验,我们通过皮下成瘤的方式建立了多种小鼠模型,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皮下瘤的免疫微环境。为了探讨潜在的分子机制,我们使用了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抗体芯片、蛋白质印迹、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进行体外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治疗对HTB组的MC38或B16皮下瘤均无效。通过流式细胞术我们发现,与LTB组相比,HTB组的皮下瘤中的CD8+T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减少,而M2型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这种变化既不受注射肿瘤细胞的初始数量或肿瘤年龄的影响,也不能通过减瘤手术来逆转。在皮下瘤生长的不同时间点,我们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抑制剂,发现只有在肿瘤早期阶段给药,才能使长到高肿瘤负荷时的肿瘤对抗PD-1治疗有反应,这是因为早期阶段给药可以让生长中的肿瘤保持“热”的肿瘤微环境。在机制方面,我们发现HTB肿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GFBP2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促进M2型巨噬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而PD-L1+M2型巨噬细胞通过依赖PD-L1的方式抑制了CD8+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结论本研究表明,ICI治疗在HTB肿瘤中疗效差的原因是HTB肿瘤通过IGFBP2-STAT3-PD-L1通路促进了PD-L1+M2型巨噬细胞的积�
- 温照伟孙慧颖张志华郑燕喃郑思婷宾建平廖禹林石敏周锐廖旺军
- 关键词:巨噬细胞PD-L1STAT3
- 一种基于组蛋白修饰基因特征开发的前列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蛋白修饰基因特征开发的前列腺癌预后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前列腺癌预后评估的产品,该产品包括检测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试剂,所述生物标志物为21个组蛋白修饰调节基因;还...
- 黄振华周锐戎晓祥
- 一种基于组蛋白修饰调节因子特征的预测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评分模型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蛋白修饰调节因子特征的预测胃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评分模型及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通过无监督的方式聚类76个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调节因子的转录组表达,用以全面评估组蛋白修饰调节因子的表达模型,...
- 戎晓祥黄月周锐黄振华
- HBV相关肝衰竭预后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估模型的构建
- 目的:分析影响HBV相关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评估模型,评价其预测能力。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确诊为HBV相关肝衰竭的5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o...
- 高海兵潘晨陈秀庭方建凯张娟娟周锐周文许利军郑玲
- 关键词:HBV相关肝衰竭预后因素凝血指标
- 文献传递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联合应答的预测因素分析
- 2010年
- 目的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和HBV基因型、亚型等因素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商品名:名正)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联合应答的预测因素。方法对203例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ADV10mg/d治疗48周,并应用PCR-RFLP检测TNF-α-238及-308位点基因多态性,ELISA测定基线血清TNF-α水平,HBV基因分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或HBVS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亚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V应答的因素。结果 203例患者24周和48周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应答率分别为31.5%、59.1%、15.8%、8.9%、13.3%和58.6%、78.3%、29.6%、16.7%、25.6%。获得24周应答的患者较无应答者的基线ALT、TNF-α水平高,而基线HBVDNA载量低(P<0.05);获得48周应答的患者较无应答者的24周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基线TNF-α水平高,而基线HBVDNA载量低(P<0.05)。结论 HBeAg阳性CHB患者ADV治疗24周应答的预测因素是基线ALT、TNF-α、HBVDNA;48周应答的预测因素是24周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基线HBVDNA及TNF-α。
- 高海兵潘晨林明华周锐郑玲林太杰许利军原津津方建凯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型阿德福韦酯
- 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乙肝肝衰竭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是炎症细胞因子IL-1的天然拮抗剂,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探讨IL-1ra在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HB-ACLF)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1例HB-ACLF、2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外周静脉血,用QPlex法检测外周血IL-1ra、IL-1β、IL-6、IL-4、IL-10、TNF-α及IFN-γ浓度,并分析肝衰竭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各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 HB-ACLF患者血清IL-1ra平均浓度为(338.9±268.8)pg/ml,与AHB[(182.7±123.1)pg/ml,P=0.012]、CHB[(77.07±40.5)pg/ml,P<0.001]及HC[(37.9±15.6)pg/ml,P<0.001]比较,浓度最高。但HB-ACLF患者IL-1ra/IL-1β比例(2.96±1.54)较AHB患者(4.54±2.29)低(P=0.048)。AHB患者血清IL-1ra浓度亦较CHB患者(P<0.001)及HC(P<0.001)高。在HB-ACLF患者中,最终死亡患者外周血IL-1ra浓度(P=0.02)及IL-1ra/IL-1β比值(P=0.007)均比存活者低。结论 IL-1ra在HB-ACLF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HB-ACLF患者预后相关。
- 赖静兰刘玉明林春潘晨孙芳黄祖雄林勇周锐林元豹
- 关键词: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
-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评估中血清miR-122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22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检测患者血液生化、乙肝病毒学指标及血清miR-122,行肝脏组织活检术进行纤维化分级,对血清miR-122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血清miR-122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呈负相关(r=-0.341,P=0.001)。肝脏纤维化分级S3、S4患者血清miR-122水平较肝脏纤维化程度为S0、S1、S2患者miR-122水平低(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低水平的血清miR-122可能预示重度肝脏纤维化。
- 林勇林春孙芳周锐陈荣华潘晨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一部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目的:分离、培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其进行鉴定。
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筛选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分析培养过程中细胞出现...
- 周锐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病理分析
- 文献传递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应答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基线血清TNFα、ALT、HBVDNA载量及24周HBV血清学标志物等因素对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时患者血清学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203例HBeAg阳性CHB患者口服ADV治疗48周,10mg/d。采用ELISA测定HBV血清学标志物和基线血清TNFα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eAg阳性患者血清学应答的因素。结果203例患者治疗24周时HBV DNA转阴率为31.5%(64/203),ALT复常率为59.1%(120/203),HBeAg转阴率为15.8%(32/203),HBeAg转换率为8.9%(18/203),应答率为13.3%(27/203);治疗48周时HBV DNA转阴率为58.6%(119/203),ALT复常率为78.3%(159/203),HBeAg转阴率29.6%为(60/203),HBeAg转换率为16.7%(34/203),应答率为25.6%(52/20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8周HBeAg转阴的患者较未转阴者的24周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基线TNFα水平高(P值分别为0.017、0.001、0.029和0.040);48周HBeAg转换的患者较未转换者的24周HBeAg转换率高,而基线HBVDNA低(P值分别为0.000和0.004)。结论24周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转换率,及基线TNFα水平可以预测48周HBeAg转阴率,而24周HBeAg转换率和基线HBV DNA载量可以预测48周HBeAg转换率。
- 高海兵潘晨林明华周锐郑玲林太杰许利军原津津方建凯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阿德福韦酯
- 一种预测肝内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肝内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及应用,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利用BD Rhapsody平台对匹配的肝内胆管癌和癌旁组织进行单细胞测序,利用单细胞测序数据筛选出以SPINK1为代表基因的肿瘤...
- 戎晓祥阮健关嘉允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