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东林

作品数:1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文革
  • 4篇中国改革开放
  • 2篇邓小平
  • 2篇对外经济
  • 2篇新中国
  • 2篇中共
  • 2篇三线建设
  • 2篇三中全会
  • 2篇十一届三中全...
  • 2篇主义
  • 2篇文化大革命
  • 2篇文化大革命时...
  • 2篇历史决议
  • 2篇经济体
  • 2篇决议
  • 2篇基本国策
  • 2篇建国
  • 2篇建国以来
  • 2篇国策
  • 2篇本国

机构

  • 16篇当代中国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陈东林
  • 2篇邢茹玉
  • 1篇李建斌
  • 1篇王桧林

传媒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上海陈云研究
  • 1篇第一届当代中...
  • 1篇第八届国史学...
  • 1篇邓小平研究述...
  • 1篇第六届国史学...
  • 1篇第十届国史学...
  • 1篇陈云研究述评...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史家纵论《中国二十世纪通鉴》
2002年
由龚育之、金冲及、郑惠、张海鹏等担任主编,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经四年精心编纂而成的《中国二十世纪通鉴》,已由线装书局出版。该书记述了20世纪一百年中国疆域内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艺术、体育、卫生、民族、宗教、环境、灾害、区划变更、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中发生的有重要影响的事务,也都有记载。全书1100多万字,共分20卷,每五年一卷,收入各种事件、信息、资料10万多条,并为500多名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和有影响的人物写了简要评传。 该书出版座谈会于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现将几位史学专家在会上的发言和评论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金冲及魏久明王桧林陈东林鲁振祥
关键词:编年体史书书评
陈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思想与实践研究述评
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陈云处于"养病"状态,未能恢复工作,但"文化大革命"爆发,他仍遭到了极左路线的排挤和打击,其间还一度被下放到江西两年多。他虽然一直保留着中央委员名义,但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始终没有进入...
陈东林
文献传递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创立经济特区的伟大决策
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它的形成与新中国对外开放思想和实践的探索步伐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设立对外加工区,第二步是给予引进外资政策,第三步是直接允许外企来办厂。通过系统的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创设经济特...
陈东林
关键词:经济特区
邓小平、陈云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起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发展而又“不折腾”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注目。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而首先把...
Chen Donglin陈东林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
“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状况研究述评
关于"文革"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目前学界大体接受"三落两起"的说法:1967~1968年国民经济受到"全面内战"破坏而急剧恶化,出现倒退;1969~1973年国民经济在战备需要和高速度、高投入的支持下,有所恢复和发展...
陈东林
关键词:国民经济体系
文献传递
156-48-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经济引进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高潮,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20世纪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43方案”,1978年签订对外引进2...
陈东林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方式
文献传递
“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若干经济理论和观点再探析
"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值得注意的是,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相比,经济领域的损失是相对较小的,国家的经济基础和运行机制没有大的改变,大的建设部署安排没有中断,"三五"、"四五"国民经济
陈东林
关键词:毛泽东晚年社队工业
文献传递
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对外经济引进曾经有过三次较大规模高潮,分别是:20 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20世纪70年代初期向西方国家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43方案”,1978年签订对外引进...
陈东林
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热电站对外经济
文献传递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本文的主题,是从史学史的角度,分析《历史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学科和研究的重要奠基和指导作用.《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国史研究的起步和国史学科的开创,《历史决议)关于建国以来32年基本状况和重大事件、...
陈东林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决议》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前后的中美较量--基于中美双方档案的研究
"两弹一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建设成就和历史事件之一。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前后,经历了与美国从策划军事摧毁中国核基地行动到对氢弹试验进行核威慑阻止的较量。中央档案馆有一封1964年9月21日周恩来给...
陈东林
关键词:两弹一星三线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