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桧林
- 作品数:24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解放思想是走出新路的关键
- 1994年
- 在我国,历史研究曾经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史学深受“内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使历史研究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从总体上看,研究者对历史的考察,还缺乏恢宏的气魄、广阔的视野和深透的洞察力。这是缺少有宏伟气势和严密逻辑结构、体现高度智慧的学术著作的主要原因。在当前,历史研究特别需要的是打开视野,拓宽思路,深入历史的底蕴,加强宏观研究。只有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过程,才能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来。
- 王桧林
- 关键词:历史研究无产阶级文化逻辑结构史学工作者
- “抗战无底论”与“不降必胜论”想说什么?——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集团对日政策剖析
- 2005年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既有坚持抗战的一面,又有对日妥协谋和的一面,表现出复杂和时有变化的情况。通过对《敌乎?友乎?》、《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抗战过程应有的基本认识》、《不降必胜的道理》等材料进行分析,可以窥见蒋介石当时对日政策的真相。
- 王桧林
- 关键词:抗战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妥协
- 正义的战争 关键的时期
- 2005年
- 王桧林
-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战时期民主革命
- 抗日战争有无战略反攻阶段问题被引量:4
- 1993年
- 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学者们对一些问题持有不同观点。对本刊发表的文章,读者亦有提出商榷意见的。本刊愿意为不同观点的争辩提供论坛,相信这对活跃研究气氛,推动学术发展是有益的。
- 王桧林
- 关键词:毛泽东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原子弹抗战胜利
- 五四时期民主思想的演变被引量:2
- 1989年
- 一民主是五四时期两大中心口号之一.它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一经有人提倡和宣传,很快就成为风靡一时的思潮。但是它只是时代精神灵光的闪现,因为中国并没有由此走上民主的道路。直到今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仍在建立之中。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省与深思。我们认为,今天的现实,肇基于五四时期民主思想的演变。因此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将是很有意义的。
- 王桧林
- 关键词:平民主义民主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民主政治平民政治民主主义
- 校勘工作须引起重视
- 2001年
- 王桧林
- 关键词:校勘工作治学方法
- 中国现代史教材的编著与科学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 2007年
- 一自从1956年我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初稿)的编著工作,到现在整整50年了。这期间虽然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但一直没有离开中国现代史教材的撰著和修改工作。
- 王桧林
- 关键词:中国现代史教材编者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国际观念的变化被引量:2
- 2005年
- 抗日战争时期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极为特殊的、也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时期。一方面,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原本就异常艰辛和曲折,到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武装侵略、血腥屠杀和疯狂掠夺,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这对中国的社会转型的进程无疑深刻地打上战争劫难的历史伤痕;另一方面,自20世纪以来逐渐觉醒并日益滂湃的中国民族意识、现代主权国家观念和思想潮流,在五千年文明蕴力的基础上形成了足以取得抗击任何外来侵略战争胜利、扭正中国社会发展航向并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震撼人心的浩然生命韧力和强力,这又是中国20世纪社会发展甚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史上甚为关键、极为重要的一页。值此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之际,作为20世纪社会转型问题笔谈栏目,我们组织、约请了对抗日战争问题向有深入研究的魏宏运先生、王桧林先生、王建朗先生、荣维木先生,从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对中国社会转型、抗战中的中国与20世纪的国际外交体系的变动等角度,各自贡献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表达作者和我刊对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在我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这段历史的纪念和思考。
- 王桧林
- 关键词:中国人抗日战争期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战争中国抗日战争不平等条约
- 以史鉴今 资政育人——史家纵论《中国二十世纪通鉴》
- 2002年
- 由龚育之、金冲及、郑惠、张海鹏等担任主编,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经四年精心编纂而成的《中国二十世纪通鉴》,已由线装书局出版。该书记述了20世纪一百年中国疆域内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艺术、体育、卫生、民族、宗教、环境、灾害、区划变更、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活动,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中发生的有重要影响的事务,也都有记载。全书1100多万字,共分20卷,每五年一卷,收入各种事件、信息、资料10万多条,并为500多名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和有影响的人物写了简要评传。 该书出版座谈会于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现将几位史学专家在会上的发言和评论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 金冲及魏久明王桧林陈东林鲁振祥
- 关键词:编年体史书书评
-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复兴被引量:2
- 1995年
-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复兴王桧林中国古语说"多难兴邦",这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这段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极大灾难,也给中国提供了民族振兴的机运。抗日战争是中国最危急的时候,也是中国复兴的时期。中国的抗战一定会胜利,中国的抗战会使中国复兴...
- 王桧林
- 关键词:民族复兴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文化复兴冯友兰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