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娜

作品数:29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乌鲁木齐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病毒
  • 12篇病原学
  • 11篇流感
  • 9篇手足
  • 9篇手足口
  • 9篇手足口病
  • 6篇肠道
  • 6篇肠道病毒
  • 4篇禽流感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流行性
  • 3篇流行性感冒
  • 3篇监测分析
  • 3篇核酸
  • 3篇感冒
  • 3篇病毒分离
  • 3篇病原学检测
  • 2篇阳性
  • 2篇疫情

机构

  • 24篇乌鲁木齐市疾...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新疆疾病预防...

作者

  • 24篇薛娜
  • 22篇樊旭成
  • 21篇高枫
  • 21篇韩志国
  • 10篇陈薇
  • 3篇芮宝玲
  • 2篇孙梅英
  • 2篇房师松
  • 2篇张凯伦
  • 1篇卢耀勤
  • 1篇刘健
  • 1篇马合木提
  • 1篇杨建东

传媒

  • 6篇医学动物防制
  • 4篇医学信息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2016年乌鲁木齐市儿童流感流行病与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监测流感病毒在乌鲁木齐市儿童中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儿童流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2016年门、急诊0~14岁组流感样病例患儿为监测对象,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送至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运用实时荧光PCR对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和分型,并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门、急诊共接诊0~14岁组患儿795 906例,其中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97 815例(12.29%),ILI%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同年份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12,P<0.01);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4 562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1 014份(22.23%),其中5~14岁组儿童519例,明显高于0~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2,P<0.01)。乌鲁木齐市儿童流感流行于冬春季节,新甲型H1N1、乙型和甲型H3N2流感病毒交替流行。结论乌鲁木齐市儿童中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不同年份的优势流行株不同,学龄儿童为主要易感儿童,应当加强监测。
蒲玉娇樊旭成薛娜高枫韩志国相然芮宝玲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儿童流行病学病原学
多重实时荧光PCR在诊断学龄前期CAP中应用价值
2019年
目的探讨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学龄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8年1月~12月到乌鲁木齐市某社区服务门诊就诊的206例CAP患儿,给予常规采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所有患儿均接受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感染病原体并比较。结果常规采血方法检测结果呈阳性有116例患儿,占56.31%;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呈阳性共有201例患儿,占97.57%。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结果阳性率高于常规采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实时荧光PCR在学龄前期社区获得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方便快捷,能够提供较高价值的诊疗参考。
樊旭成薛娜韩志国高枫
关键词:学龄前期社区获得性感染
乘积季节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u1,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期内即可造成大规模流行的特点,好发于0~5岁儿童,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少数严重者可致死亡。自2008年5月2日原卫生部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实施疫情监测以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樊旭成杨建东高枫薛娜韩志国卢耀勤刘健陈薇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15~2018年乌鲁木齐市B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对近几年乌鲁木齐市流感病毒数据的分析,了解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掌握其流行的特征和规律,为政府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从时空分布和人口特征学等方面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导出的乌鲁木齐市2015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8年乌鲁木齐市B型流感阳性检出率依次为29.02%、21.94%、37.65%,总阳性率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整体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之间阳性标本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占68.99%),6~15岁的年龄组次之,16岁以上年龄组最低,阳性标本在年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B型流感主要存在By和Bv两种系别的流行,流行季节以春、冬为主,男性易感于女性,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加强流感的实时监测,特别是及时掌握已暴发中分离的流感毒株的变异情况,对于B型流感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樊旭成韩志国薛娜相然高枫
关键词:B型流感病毒病原学
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监测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为进一步规范外禽环境标本的采样和检测流程及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三年期间采集的909份禽类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分析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结果在909份标本中,共检出禽流感阳性116份,阳性率为12.76%;阳性标本中,以H9亚型为主;不同监测场所和不同季度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城乡活禽市场和第一季度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6.45%(90/547)、22.33%(46/206);不同标本类型和不同的送检检测时间间隔的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外环境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偏高,存在禽流感流行风险,监测场所和监测季度是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相关因素。
韩志国薛娜樊旭成高枫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H9亚型
2018年乌鲁木齐市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5种病毒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2018年乌鲁木齐市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样本中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了解呼吸道病毒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规律.方法利用多重实时荧光PCR的方法,对2018年1月-12月的1935份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样本进行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核酸检测,并分析核酸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年龄、性别以及区域分布的差异.结果1935份样本中,5种呼吸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0.34%.其中,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为37.73%;其次为副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8.32%;另外3种病毒核酸阳性率均为1%左右.5种病毒核酸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为乌鲁木齐市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相较于7~12岁的儿童,3岁以下儿童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应重点加强婴幼儿阶段儿童的呼吸道病原监测.
樊旭成何华高枫韩志国薛娜房师松汤晓璇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毒病原学
2009-2010年度乌鲁木齐市流感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2009-2010年度乌鲁木齐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统计2009-2010年度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诊室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比例,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原学检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与2006-2008年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流感样病例监测显示,35周ILI%(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开始呈波浪式上升,41周(十一长假后)至第44周ILI%开始急骤上升,44周达高峰(17.01%),是近几年最高水平。45周开始ILI%又呈快速连续回落趋势,下降到50周的4.35%。病原学检测显示,哨点医院采集的标1 915份本中,流感病毒阳性511份,阳性率26.68%,其中甲型H1N1阳性396份,占77.50%,H3N2阳性43份,8.41占%,H1N1阳性18份,占3.52%,B型阳性54份,占10.57%。结论在本监测年度乌鲁木齐市发生甲型H1N1暴发流行,高峰出现在44周,较往年提前了8周,进入2010年后则以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为主。
马合木提阿布都热依木.阿不都克力木高枫孙梅英樊旭成薛娜陈薇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
流行性感冒病毒细胞培养阳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影响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细胞培养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4月—2017年3月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对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细胞分离培养,以分离得到的阳性样本为病例组,阴性样本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病毒分离阳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298份PCR核酸检测阳性样本中,分离阳性率为22.80%(296/1 298)。其中,季节性H3N2占13.79%(179/1 298),甲型流感病毒H1N1占1.54%(20/1 298),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占7.24%(94/1 298),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占0.23%(3/1 298)。样本来源、发病采样时间间隔、原始样本PCR核酸检测结果、不同采样机构和采样至收样时间间隔对病毒分离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收样至接种时间间隔以及提高医疗机构的采样水平是提高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的关键。
韩志国薛娜樊旭成高枫
关键词:流感病毒病毒分离细胞培养影响因素
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病毒分离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病毒分离培养的最适细胞系和最优培养条件,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集适当的临床标本,对标本进行核酸提取和鉴定,根据不同的手足口病病毒分离方法,随机选取相应的阳性标本接种于横纹肌肉瘤传代细胞(RD),观察结细胞病变效应(CPE),有4+病变的培养液进行RT-PCR鉴定其效果。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2 267份,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79.31%,在病原体进行病毒分离时最佳细胞系是RD细胞,最优培养温度条件是35℃,血清浓度为2%,接种量为300μl,接种方式为直接接种,样本采集以粪便标本最佳。结论合理的细胞系和培养条件可以明显提高病毒的分离培养效率。
相然樊旭成韩志国薛娜蒲玉娇杨建东芮宝玲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分离病原学流行病学
2013-2015年乌鲁木齐市外环境标本中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为乌鲁木齐市人禽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收集的外环境标本进行流感病毒A型核酸监测,其中阳性标本进一步作H5、H7、H9亚型的分型检测.监测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收集1 043份禽流感外环境标本,核酸检测 FluA 阳性123份,阳性率为11.79%,其中H9亚型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77%;阳性检出率高峰每年不同;城乡活禽市场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14.23%);禽类饮水和其他标本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8.44%和19.44%.结论乌鲁木齐市外环境中常年有H5、H7、H9等多种亚型禽流感病毒,病毒活跃期每年不同,有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全年均应加强监测.
韩志国高枫薛娜樊旭成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