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宝玲
- 作品数:93 被引量:3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随访队列保持的调查
- 2013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有(MSM)随访队列的保持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阴性的MSM进行4次回访和1次随访,分析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以及对队列保持的影响。结果队列本底为340人,12个月随访中共随访到259人,队列保持率为76.2%。文化程度高的人比文化程度低的人更容易随访到,其随访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需要进一步在该人群中探讨适合的队列保持策略和方法。
- 张曼王云霞任晖琴王新迪芮宝玲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 冶金行业女职工妇科疾病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冶金行业女职工妇科疾病罹患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0个省(市)冶金行业3 739名女职工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3 739名冶金行业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比例为40.63%(1 519/3 739)。不同年龄、工龄和是否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女工妇科疾病患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妇科疾病的比例增高,≥36岁女工妇科疾病的患病比例明显高于低年龄段;工龄≥6年者患病比例高于工龄≤5年者;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女职工妇科疾病的患病比例明显高于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者。冶金行业女职工所患的妇科疾病排在前三位的是乳腺增生(15.35%,574/3 739)、阴道炎(11.87%,444/3 739)、子宫肌瘤(8.16%,305/3 739)。工作状态、工作姿势和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为冶金行业女职工上述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轮班作业女工乳腺增生、阴道炎和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不轮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时间站立女职工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和恶性肿瘤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有害因素女职工患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和恶性肿瘤的比例高于不接触有害因素的女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冶金行业女职工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保护和健康管理,减轻职业有害因素对生殖健康带来的的不良影响。
- 张丽江俞文兰芮宝玲薛阳于慧敏
- 关键词:冶金行业女职工妇科疾病
- ARIMA模型预测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预测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乌鲁木齐市2009-2016年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数据,应用ARIMA模型,预测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2017-2019年HIV感染率。结果预测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的模型为ARIMA(2,1,0),拟合效果较好,利用模型外推预测乌鲁木齐市2017-2019年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7.7%、6.4%、5.9%。结论运用ARIMA(2,1,0)模型模拟预测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较为方便适用,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HIV流行呈下降趋势。
- 张曼王云霞王凯娄鹏威芮宝玲
- 关键词:吸毒人群HIVARIMA模型
- 乌鲁木齐市肺结核患者的年龄分布调查
- 2012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结核病年龄组分布现状,分析并探讨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8~2011年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控制项目报表、人口学资料及结核病网络专报资料,2011年调查乌鲁木齐城区和城乡结合部2个社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情况。结果 2008~2011年乌鲁木齐市共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5 278例,以75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2011年乌鲁木齐市结核病调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 386/10万,65岁以上老年人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结论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控制需对老年结核病增加关注,加强医防合作,完善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 刘泓芮宝玲陈阳贵张为胜马丽吐逊古.吾拉英
- 关键词:结核病发病率患病率抽样调查
- 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7月至12月,以社区为基础,使用标准化问卷调查780名静脉吸毒人群人口学特征和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具方式、性行为情况;通过检测HIV抗体,确定是否感染HIV。结果在社区中调查的静脉吸毒人员HIV的感染率为29.1%(227/7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维吾尔族、低文化程度、与艾滋病病毒阳性者共用过注射器具和使用前后装入毒品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男对女OR=2.24:95%CI,1.16~4.34)、民族(维吾尔族对汉族OR=3.89;95%CI,2.69-5.62)、海洛因静脉注射频率(OR=1.69;95%CI,1.20.2.38)、共用针头或注射器(OR=1.48;95%CI,1.02—2.15)。未见性行为对HIV感染的影响。结论性别、民族、近6个月海洛因注射频率和共用针头或注射器与HIV感染有关。
- 王云霞关永生米娜瓦尔.艾拜买吾拉尼.依明王君芮宝玲郝敬贡
- 关键词:HIV感染药物滥用静脉内性行为
-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就医告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在就医过程中,向医生告知其感染HIV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托HIV/AIDS随访方式,在7个省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会组织活动场所以及抗病毒定点治疗医院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HIV/AIDS 2 432例,就医时未主动告知率为49.7%(716/1 442),其中男性、18 ~ 30岁年龄组、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民营/三资/个体职业、居住地为小型城市的调查对象不主动告知率分别为51.9%(559/1 077)、62.9%(212/337)、58.1%(555/955)、65.7%(241/367)和62.5%(197/315),传播途径中性传播未主动告知率最高,达66.3%(275/4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既往非法采供血传播途径的调查对象在就医时更愿意主动告知(OR=0.083,95%CI:0.049 ~ 0.141);民营/三资/个体职业患者在就医时更不愿意主动告知(OR=1.531,95%CI:1.017~2.304).结论 HIV/AIDS就医时未主动告知率高,应对HIV/AIDS、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公众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以提高HIV/AIDS就医时主动告知率.
- 马玲徐鹏芮宝玲琚腊红马丽萍何慧婧黄丽花孙定勇蒋洪林还锡萍常文辉邱柏红杨景元吕繁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 上岗前人员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上岗前人员职业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来自乌鲁木齐市属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中403名上岗前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专家授课、发放宣传材料、现场或网络咨询等方式,进行职业卫生知识、职业防护理论与实践操作等的职业健康教育干预,每半个月1次,累计十余次。干预前后均对调查对象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病防治态度和职业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403名调查对象职业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88.09%vs 49.63%,P<0.01),职业病防治态度总体积极率较干预前提高(96.03%vs 62.28%,P<0.01),职业健康教育总体需求率较干预前提高(84.62%vs 48.64%,P<0.01)。结论针对上岗前人员及时实施职业健康促进可以提高职业知识的知晓率,认识和识别危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是保护就业者身心健康,避免职业危害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 张丽江何华刘军于慧敏张亮路宝利芮宝玲
- 关键词:上岗前干预效果
- 新疆维吾尔族HIV-1感染者gag基因序列分型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扩增新疆地区HIV-1感染者gag基因片段,确定HIV-1感染者流行株的基因亚型。方法抽提88例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宁市HIV-1感染者的血浆标本的RNA,用巢式PCR扩增gag基因片段,将所得到的序列与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确定被检标本的亚型。结果在88例HIV感染者的血浆标本中,共成功扩增57例gag基因片段,扩增率为64.8%。经BLAST初步判断和构建进化树并与国际标准株比对确认,57例感染者感染的HIV毒株序列中,有56个为CRF07_BC亚型,1例为C亚型。57例毒株之间的平均基因距离为0.043±0.003,与3例CRF07_BC亚型国际参考株之间的平均基因距离在0.034±0.004-0.039±0.005之间。结论新疆地区HIV-1感染者以CRF07_BC亚型为主要流行株。57例序列相互之间以及与3株不同来源的国际参考毒株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同源性。
- 米吉提.买买提周素娟王发省常燕玲艾尼芮宝玲王丽王昌敏高眉扬何纳
- 关键词:HIV感染者GAG基因分型巢式PCR
- 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者CRF07-BC流行毒株gag基因遗传特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HIV-1感染者中流行的单-亚型CRF07-BC毒株的gag基因遗传特性。方法对35例CRF07-BC亚型的HIV-1感染者分别于2011年9月(T1时间点)、2012年5月(T2时间点)、2013年2月(T3时间点)和2013年10月(T4时间点)4个时间点采集全血标本。为排除不同程度免疫功能对HIV-1基因变异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按照CD4’T淋巴细胞〈200/pL(重度免疫抑制)、200~500/pL(中度免疫抑制)和〉500/pL(无免疫抑制)分为不同免疫功能的3组。抽提标本RNA,套式PCR扩增gag基因片段,最终将3组研究对象得到的4次序列进行基因离散率和进化树分析,并使用BEAST软件估算该地区CRF07-BC流行毒株的最近共同祖先株形成时间和平均进化速率。为排除HARRT对HIV-1基因变异影响,对HARRT组和非HARRT组进行基因离散率分析。结果3组不同免疫功能的研究对象均呈现出在T1、T2、T3、T4时间点的组内和组间基因离散率依次升高的趋势。HARRT组和非HARRT组也均呈现出在T1、T2、T3、T4时间点的组内和组间基因离散率依次升高的趋势。进化树分析显示,同一样本的几次序列在进化树上聚集成一簇,大部分毒株均在T4时间点上独立分出一支;其最近共同祖先株形成时间为10.9年E95%最高后验密度(HPD):2.O~22.2年],平均进化速率为1.34×10。替换·位点-1·年-1(95%HPD:5.16×10-4-2.23×10。替换·位点-1·年-1)。结论新疆地区HIV-1感染者CRF07-BC亚型毒株会随着在一个地区流行时间的延长,加大该地区同一亚型内的基因离散率;CRF07-BC单-亚型内病毒株的gag基因进化速率相对文献报道的略慢。
- 周素娟米吉提·买买提王发省常燕玲尼芮芮宝玲王丽王昌敏高眉扬何纳
- 关键词:基因产物GAG进化速率
- 乌鲁木齐市1516名吸毒人员HIV、HCV和梅毒感染率和高危行为特征调查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2010年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及相关行为特征。方法查询公安部门资料结合滚雪球办法招募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样进行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本组共调查和采样吸毒人员1 516名,检出HIV、HCV和梅毒的感染者分别占20.38%(309/1 516)、36.02%(546/1 516)和2.24%(34/1 516)。高危行为分析吸毒者中男性(OR:0.62;95%CI:0.40~0.96)、维吾尔族(OR:0.45;95%CI:0.34~0.60)、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服务者(OR:2.32;95%CI:1.65~3.26)共用注射器的比例高;安全套的使用上维吾尔族(χ2=11.98,P=0.0005),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低者(χ2=4.85,P=0.0275)安全套的使用率低。结论乌鲁木齐市吸毒人群HIV流行形势严峻,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高危行为势在必行。
- 王云霞芮宝玲马燕郝敬贡
- 关键词:注射吸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共用针具安全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