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颖

作品数:14 被引量:13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专访
  • 2篇遗产
  • 2篇文化
  • 2篇文化遗产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大遗址
  • 1篇大遗址保护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者
  • 1篇遗址
  • 1篇遗址保护
  • 1篇展览
  • 1篇少年
  • 1篇契合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教育
  • 1篇走近
  • 1篇组织者

机构

  • 5篇南京博物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博物馆

作者

  • 5篇毛颖
  • 1篇龚良
  • 1篇陈燮君
  • 1篇贺云翱

传媒

  • 5篇东南文化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文博事业发展要契合社会与民生要求——龚良院长专访被引量:4
2010年
随着我国文博事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设成为新的工作重心和研究重点。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认为,近年在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局的探索实践充分表明,保护文化遗产能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博物馆要强化公众服务,做和谐社会的促进者;考古发掘要与探索地域文明相结合,并以保护遗产为最高目标;大遗址保护要尊重和惠及民生要求。
龚良毛颖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公众服务考古发掘大遗址保护
博物馆:城市的文化支点——陈燮君馆长专访被引量:1
2010年
随着2010上海世博会与国际博协第22届代表大会的成功举办与召开,博物馆的职能与作用,特别是其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再一次成为博物馆界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上海博物馆陈燮君馆长指出,上海博物馆和上海文化遗产工作的实践表明,文化遗产见证了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博物馆在珍藏、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文化遗产的同时,能通过拓展服务功能,与城市文化建设产生良性互动,从而成为城市的文化支点,推进城市文化发展。
陈燮君毛颖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遗产城市文化文化支点
博物馆策展人:学者 艺术鉴赏家 展览组织者——屈志仁先生专访被引量:9
2011年
博物馆策展人的素质与能力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特别是专题展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国际著名博物馆策展人屈志仁先生以"忽必烈的时代"展为例指出:博物馆策展人应同时具备学者、艺术鉴赏家与展览组织者的素质与能力,通晓与展览有关的历史学、艺术史、文化史及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知识,组织、协调从研究策划、选取展品到展览开放、出版成果乃至配合实施教育计划等展览的全过程,以确保展览的成功,而博物馆亦将籍此推进学术研究,履行教育职责,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屈志仁毛颖
走近“文化遗产学”:问题与对策——贺云翱教授专访被引量:9
2011年
近年来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颇为学术界关注。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认为:虽然文化遗产事业因为兴起时间及学科建设时间短暂、实践积累不足、原有学科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等原因,学术界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科建设产生一些疑虑,但文化遗产学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社会性、跨学科等特点,与考古学、文物学及博物馆学等相近学科有明显的差异,其学科建设具备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国情发展需求的优势以及应对全球化的对策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国家有关部委和高校应紧密结合,高校、科研机构与博物馆等应通力合作,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特别是日韩等邻国的经验并勇于建设和创新,学术刊物积极发挥引领与平台作用,共同推进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并且,随着文化遗产学进入教育部学科名录,成熟的文化遗产学的大学科体系的建设将会得到有效推动。
贺云翱毛颖
关键词: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跨学科
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被引量:22
2010年
教育是博物馆的职能之一。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国博物馆界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总体还处于探索阶段和不平衡状态,在以人为本、网络宣传、志愿者组织及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从完善服务、因人施教、鼓励参与、创新陈列展览、发展网络教育、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等方面着力加强与完善新时期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职能。
毛颖
关键词: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