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云翱

作品数:103 被引量:35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历史地理
  • 23篇文化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3篇文化
  • 20篇考古
  • 15篇文化遗产
  • 14篇遗产
  • 12篇六朝
  • 12篇出土
  • 10篇文物
  • 9篇考古学
  • 9篇古学
  • 9篇长江
  • 5篇丝绸之路
  • 5篇文化遗产学
  • 5篇南京出土
  • 5篇海上丝绸之路
  • 4篇学科
  • 4篇学者
  • 4篇遗址
  • 4篇世界遗产
  • 4篇文明
  • 4篇明清

机构

  • 9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市博物馆
  • 2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社会主义...
  • 1篇台湾大学
  • 1篇南京博物院
  • 1篇江苏省作家协...

作者

  • 94篇贺云翱
  • 6篇干有成
  • 3篇周桂龙
  • 2篇费和平
  • 2篇路侃
  • 2篇于晓磊
  • 2篇王芙蓉
  • 1篇仲德崑
  • 1篇史永高
  • 1篇王震中
  • 1篇冯慧
  • 1篇张复明
  • 1篇薛冰
  • 1篇刘巍
  • 1篇王碧顺
  • 1篇丁家钟
  • 1篇何努
  • 1篇周岚
  • 1篇周琦
  • 1篇徐明尧

传媒

  • 10篇南方文物
  • 8篇东南文化
  • 7篇群众
  • 7篇大众考古
  • 6篇江苏地方志
  • 5篇世界遗产
  • 4篇华夏考古
  • 4篇考古与文物
  • 3篇文物
  • 3篇中国文化遗产
  • 3篇长江文化论丛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交通运输部管...
  • 2篇东方收藏
  • 1篇中外建筑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新华文摘
  • 1篇考古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独龙阜东出土南朝石塔构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南京独龙阜东出土的南朝石塔构件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南朝石塔构件,构件上雕刻的仿木结构高浮雕图案生动反映了南朝时期方形木塔的结构特点,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国及约同一时期韩国、日本境内的木塔形态、结构和文化源流关系都有重要价值。
贺云翱
“比较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七被引量:1
2014年
"考古学是对一群(assemblage)古物古迹的研究,脱离了比较。
贺云翱
关键词:考古学利器学者柴尔德
《冶山存稿——南京文物考古论丛》评介
2005年
贺云翱
关键词:文物考古青年学者考古学博物馆
三至六世纪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南朝铜器的科技考古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西亚地区的响铜技术何时传入中国及东亚列国,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经对江苏句容、江都及南京出土的南朝铜器作科技考古研究,发现最迟在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来自西亚的新型的响铜技术已经在中国南北方地区立足,此后可能相继传入韩国(百济),并进而到达日本地区。过去,响铜及黄铜(输石)技术的考古学研究作为相对独立的领域在日本受到重视.但中国考古界则鲜有研究。新发现的这批南朝响铜器及黄铜制品时研究3-6世纪时期东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响铜和黄铜(输石)工艺的传播乃至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贺云翱翟忠华夏根林冈村秀典广川守向井佑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根系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5000年中国文明未曾断裂的根本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中国传统文化远不止儒释道思想,它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文献的三类文化遗产,内涵极其丰富多样,拥有重要的经济、文化、生态、历史、科学、艺术、创新等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是互相否定的关系,而是人类发展中相互依存的有机结构。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完全吻合,依托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已经包容吸收的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中国有条件成为文化的强国。
贺云翱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建设文化遗产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
“长江文化”与“考古学”刍议
2001年
在议论'长江文化'的时候,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不仅仅是我自己从事考古学,难免对学科有所偏爱,材料也较为熟悉,而且确实是我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幸投入'长江文化'的学术探讨中以来获得了许多直接的体会。
贺云翱
关键词:题目议论考古学学科长江
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二等奖) 基于3S技术的历史南京城市空间格局数字复原研究——以明朝、清朝和民国老城为例
2013年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01年,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南京曾分别编制过三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肯定这些版本保护规划正面意义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既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多局限于有限的历史资料和当代的历史遗存.且历史和考古资料多为文字描述.对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缺乏系统研究。只有通过对历史地理沿革的推演.以及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地图的研究.才能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赖以发展的条件和特点,加深对城市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制定出合乎南京城市地位和区域特色的建设方针。
周岚叶斌周岚叶斌赵伟王芙蓉刘正平王芙蓉迟有忠尹向军赵伟何流贺云翱崔蓓诸敏秋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规划明朝民国
“联合申遗”是中国的重要选择被引量:1
2013年
存中国已经申报成功或已被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录的项目中,出现三种“联合申遗”的类型:一是逐步扩展型,如明清皇家陵寝、明清皇宫两个系列,它们都是首先有一个或几个项目先行申报成功,然后再分年度逐步扩展;
贺云翱
关键词:申遗扩展型明清皇宫
南京毗卢寺东出土的六朝时代瓷器和瓦当被引量:3
2004年
南京毗卢寺东一个灰坑中一批瓷器、板瓦、筒瓦、绳纹砖和瓦当,对研究六朝都城的物质文化面貌具有一定价值。
贺云翱邵磊
关键词:六朝瓷器
河南南阳市邢庄汉、宋墓群发掘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2006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联合对位于南阳市蒲山镇李才村邢庄的古墓群进行发掘。发掘墓葬13座,出土器物很少,以陶器为主,年代为汉、宋时期。
王国奇贺云翱周桂龙周桂龙万圆圆申伊欣
关键词:汉墓宋墓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