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源性疾病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疾病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品
  • 2篇副溶血性
  • 2篇副溶血性弧菌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润滑油
  • 1篇生活饮用
  • 1篇生活饮用水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污染事件
  • 1篇污染
  • 1篇污染事件
  • 1篇误食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机构

  • 5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5篇姚利利
  • 3篇何平
  • 3篇沈先标
  • 2篇向伦辉
  • 1篇张勤丽
  • 1篇郑余超
  • 1篇袁江杰
  • 1篇张月娟
  • 1篇陈栋
  • 1篇金凯
  • 1篇陈常
  • 1篇严丽丽
  • 1篇彭真真
  • 1篇高雅

传媒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起误食润滑油引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2024年
目的通过对2020年7月6日上海市某区某工地发生的一起误食润滑油引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防范和处置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搜索与个案调查,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及加工环节样本、病例肛拭子样本等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本次事件基本情况、流行病学特征(首发病例、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及空间与人群分布),以及病例临床表现与治疗情况,同时对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盒饭加工场所、食谱及供餐情况及可疑食品调查)、样品采集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此次事件共搜索到病例37例,总罹患率为59.7%(37/62),均在7月6日发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当日11时40分,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当日12时,占62.2%(23/37);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潜伏期为10~60min,平均30min,流行曲线呈单峰型。病例均有共同饮食史,为同一作坊提供的盒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于烹制该批次盒饭的作坊发现疑似盛装食用油的空矿泉水瓶1只,经进一步调查得知,当日盒饭作坊老板使用了该空矿泉水瓶盛装的机械润滑油烹制盒饭64份,均送至该工地。现场采集病例及该盒饭作坊内从业人员的肛拭子39份,同时采集作坊内剩余食品及原料5份、加工环节样本2份,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误食机械润滑油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可疑食品为由机械润滑油烹制的盒饭。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强化公众食品安全意识,避免类似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韩金津姚利利向伦辉何平
关键词:润滑油
上海市宝山区非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半定量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居民通过非生食水产品暴露副溶血性弧菌的健康风险,为防控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为职能部门制订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程序,应用半定量风险评估软件Risk Ranger结合居民膳食消费量数据和水产品监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预计每人每天因进食污染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海水产品、淡水产品而患病的概率分别为3.53×10^(-7)、5.77×10^(-7),人群中每年患病的人数分别为196人和321人,风险评分分别为45、47,加工过程、食用前的制备等是人群感染风险的敏感性因素。结论上海市宝山区非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需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姚利利杨兴堂沈先标何平张月娟彭真真
关键词: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
上海市宝山区540份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3年辖区内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餐饮店作为采样点,采集水产品样品540份,依据GB/T4789.7-2008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定量检测。结果 540份水产品监测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的总体检出率为20.93%,定量检测均值为2.10 MPN/g,最大值为43 MPN/g,其中虾蟹类检出率(37.30%)和定量均值(2.76 MPN/g)均最高,其次为贝类;不同种类(P<0.05)、不同年份(P<0.05)、不同季度(P<0.05)和不同采样地点(P<0.05)水产品的副溶血型弧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宝山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深入开展副溶血性弧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适时开展高危食品的风险评估,提出风险管理建议,同时应加强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健康宣教。
姚利利何平沈先标严丽丽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食源性疾病
上海市宝山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上海市宝山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后续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得到的疫情和密切接触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密接接触者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2020年1月19日—5月31日,宝山区共管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885例,最终19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率为2.15%。不同年龄组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1,P<0.001);与病例关系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病例接触频率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1);与病例接触地点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1);与病例接触方式不同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25,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密切接触者与关联病例的接触方式为共同生活(OR=74.302,95%CI:16.694~330.697)、年龄增加(OR=2.112,95%CI:1.039~4.294)为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管理过程中,与病例共同居住生活的、年龄高于60岁的密切接触者,为感染高危风险人群,需要重点防控。
高雅姜文婕姚利利郑余超金凯向伦辉张勤丽
关键词:密切接触者
一起化学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为减少或避免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探讨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调查处理措施,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对辖区内某居民小区发生的一起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1号水箱及3户居民家中的4份水样中苯乙烯、六氯丁二烯两项指标均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结论因油漆作业导致该小区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建议加强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培训和教育,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和管理,有效防止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姚利利沈先标袁江杰陈栋陈常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化学性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